这两天,有一篇题为
《
【游记】美西自驾:乐极生悲医院游!谨以此文向中国的医护工作者致敬!
》
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得很热。
文章讲的是杭州乐爸一家三口到美国旅游,小孩子左手关节脱臼,到当地医院,看病花了4个小时,收费之高更是令人咋舌,打了6折还要11700多元。
很多人看了后感到疑惑:
不是说美国的医疗服务和技术都很好吗,为什么乐爸一家的经历却是这样的?
乐爸在诊室里抱着儿子,等待治疗。
乐爸发了一条微信后阅读量超过230万,粉丝增加13000多
文章的作者乐爸,真名张敏,42岁,是杭州一所小学的校长,也是位旅行爱好者。他妻子也是教师,儿子4岁半,一家三口经常在寒暑假出去旅行。
昨天中午11点多,我在乐爸的办公室里见到了他,他穿了一件深蓝色T恤,人有些清瘦,理了一头干净的短发。
前天上午6点多,乐爸在微信公众号上发了这篇游记《美西自驾2:乐极生悲医院游!》,
没想到发出后,短短一天内阅读量超过100万,还有多个微信公众号要求转载这篇文章。
乐爸说,发了这条微信后,他微信公众号粉丝一夜之间增加了13000多,其中大部分是医务工作者。
截至昨天下午6点,这篇文字的阅读量已达到2301165次,有17431人点赞,留言有1323条。
“真的是没想到,发了这篇美国游记后,竟然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乐爸说。
乐爸说,这次去美国,是他和妻子第9次带着儿子米乐出国旅行,也是走得最远、时间最长的一次旅行。他在文章中写道:
7月13日晚上到达洛杉矶,第二天因为倒时差,白天昏昏欲睡,到了晚上才精神百倍,和儿子在屋里疯玩。
当时我抓住他的小手,儿子猛地一挣脱,只感觉‘嘎达’一声,儿子哇哇大哭,凭着前两次的经验,我知道他的左手脱臼了。
7月14日晚上11:20,乐爸一家抵达全美排名第六的洛杉矶儿童医院。跑到急诊窗口,通过翻译软件告诉窗口工作人员:孩子左手手臂脱臼了,希望有骨科医生帮着复位一下。工作人员很友好地示意我们在一旁的座位上等候,一等就是半小时。
半小时后,窗口人员微笑着招呼我们办理登记手续,照旧是漫长的等待。进入诊室后,保安给乐爸乐妈手臂上贴上一张不干胶的标签,然后打开厚厚的一道门,一位护士出来把他们带了进去。先量身高称体重,在征得乐妈同意后,护士把儿子的左袖剪开,询问哪里痛。见米乐哇哇大哭,护士赶紧塞给乐妈一袋冰块,示意给米乐左手臂敷着。
护士在电脑上录入了一些资料后,带着去了另一个诊室门口,出来一位女医生,是位华人,但对方用英语告知不会中文。医生用手一碰,米乐就哇哇大哭,医生再次把我们带到另一间诊室。
又是漫长的等待……
到了7月15日凌晨1点多,终于来了一位看上去很专业的骨科男医生。
他边询问边在另一台电脑上记录,问得极其详尽,从米乐的用药史、过敏史、患病史、一直问到家族遗传史,最后终于开始徒手复位。
男医生很谨慎,手法有些生涩,
一分钟后,见米乐哇哇大哭,男医生又起身离开了。
凭着丰富的脱臼经验,乐爸乐妈感觉应该是复位成功了。后来来了一位护士,给了儿子一支棒冰,这态度和服务真是好得没话说。
又等待了至少半小时,期间,乐爸多次跑去看,那位男医生一直不紧不慢地在电脑上写着病历(
十多天后,拿到的病历有四十多页的A4纸
)
。
凌晨3点多,离开了洛杉矶儿童医院,脱臼,徒手复位,足足花了四个多小时。
最令乐爸一家惊讶的是,
十多天后到医院付医疗费,打完六折后,竟然还要11748.45元人民币。
这是米乐的第3次脱臼。
前两次在杭州的一家医院治疗,也是晚上急诊,都是直奔诊室,医生一分钟不到就搞定了,第一次仅付了挂号费,第二次连挂号费都省了。
有了这次经历,觉得无论如何,出国旅行,一定一定要购买保险。这次去美国,当初买保险时也犹豫了一下,幸亏最后买了。虽然儿子的医疗费用非常贵,但是因为买了保险,回国后这一万多元的医疗费全额赔付。
在美国看关节脱臼为什么这么费时费钱?浙医二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张茂这样说
为咱们大中国的医生和医院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