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19楼
19楼(www.19lou.com),中国最大的本地生活交流与服务平台,随时与你分享最新最热的实时消息以及本地生活服务的最全攻略!生活奇葩狗血,内心灿烂依旧。分享生活,温暖你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四川启动地质灾害一级应急响应 ·  3 天前  
新华社  ·  四川筠连县山体滑坡,最新救援情况→ ·  3 天前  
新华社  ·  林孝埈夺金! ·  3 天前  
新街派 生活报  ·  哈尔滨亚冬会主火炬点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19楼

一位杭州校长欲哭无泪的美国看病经历!4岁儿子关节脱臼,看病用了4小时,打了6折还要花费11000多元...

19楼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08-25 09:00

正文

这两天,有一篇题为 【游记】美西自驾:乐极生悲医院游!谨以此文向中国的医护工作者致敬! 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得很热。

文章讲的是杭州乐爸一家三口到美国旅游,小孩子左手关节脱臼,到当地医院,看病花了4个小时,收费之高更是令人咋舌,打了6折还要11700多元。


很多人看了后感到疑惑: 不是说美国的医疗服务和技术都很好吗,为什么乐爸一家的经历却是这样的?

乐爸在诊室里抱着儿子,等待治疗。


乐爸发了一条微信后阅读量超过230万,粉丝增加13000多


文章的作者乐爸,真名张敏,42岁,是杭州一所小学的校长,也是位旅行爱好者。他妻子也是教师,儿子4岁半,一家三口经常在寒暑假出去旅行。

昨天中午11点多,我在乐爸的办公室里见到了他,他穿了一件深蓝色T恤,人有些清瘦,理了一头干净的短发。

前天上午6点多,乐爸在微信公众号上发了这篇游记《美西自驾2:乐极生悲医院游!》, 没想到发出后,短短一天内阅读量超过100万,还有多个微信公众号要求转载这篇文章。


乐爸说,发了这条微信后,他微信公众号粉丝一夜之间增加了13000多,其中大部分是医务工作者。


截至昨天下午6点,这篇文字的阅读量已达到2301165次,有17431人点赞,留言有1323条。

“真的是没想到,发了这篇美国游记后,竟然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乐爸说。


乐爸一家美国就医经过


乐爸说,这次去美国,是他和妻子第9次带着儿子米乐出国旅行,也是走得最远、时间最长的一次旅行。他在文章中写道:


7月13日晚上到达洛杉矶,第二天因为倒时差,白天昏昏欲睡,到了晚上才精神百倍,和儿子在屋里疯玩。


当时我抓住他的小手,儿子猛地一挣脱,只感觉‘嘎达’一声,儿子哇哇大哭,凭着前两次的经验,我知道他的左手脱臼了。


7月14日晚上11:20,乐爸一家抵达全美排名第六的洛杉矶儿童医院。跑到急诊窗口,通过翻译软件告诉窗口工作人员:孩子左手手臂脱臼了,希望有骨科医生帮着复位一下。工作人员很友好地示意我们在一旁的座位上等候,一等就是半小时。

半小时后,窗口人员微笑着招呼我们办理登记手续,照旧是漫长的等待。进入诊室后,保安给乐爸乐妈手臂上贴上一张不干胶的标签,然后打开厚厚的一道门,一位护士出来把他们带了进去。先量身高称体重,在征得乐妈同意后,护士把儿子的左袖剪开,询问哪里痛。见米乐哇哇大哭,护士赶紧塞给乐妈一袋冰块,示意给米乐左手臂敷着。


护士在电脑上录入了一些资料后,带着去了另一个诊室门口,出来一位女医生,是位华人,但对方用英语告知不会中文。医生用手一碰,米乐就哇哇大哭,医生再次把我们带到另一间诊室。


又是漫长的等待……


到了7月15日凌晨1点多,终于来了一位看上去很专业的骨科男医生。 他边询问边在另一台电脑上记录,问得极其详尽,从米乐的用药史、过敏史、患病史、一直问到家族遗传史,最后终于开始徒手复位。

男医生很谨慎,手法有些生涩, 一分钟后,见米乐哇哇大哭,男医生又起身离开了。 凭着丰富的脱臼经验,乐爸乐妈感觉应该是复位成功了。后来来了一位护士,给了儿子一支棒冰,这态度和服务真是好得没话说。


又等待了至少半小时,期间,乐爸多次跑去看,那位男医生一直不紧不慢地在电脑上写着病历( 十多天后,拿到的病历有四十多页的A4纸


凌晨3点多,离开了洛杉矶儿童医院,脱臼,徒手复位,足足花了四个多小时。


最令乐爸一家惊讶的是, 十多天后到医院付医疗费,打完六折后,竟然还要11748.45元人民币。


这是米乐的第3次脱臼。 前两次在杭州的一家医院治疗,也是晚上急诊,都是直奔诊室,医生一分钟不到就搞定了,第一次仅付了挂号费,第二次连挂号费都省了。


有了这次经历,觉得无论如何,出国旅行,一定一定要购买保险。这次去美国,当初买保险时也犹豫了一下,幸亏最后买了。虽然儿子的医疗费用非常贵,但是因为买了保险,回国后这一万多元的医疗费全额赔付。


在美国看关节脱臼为什么这么费时费钱?浙医二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张茂这样说


问题一:为什么到了急诊,等了半小时医生才来?

浙医二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张茂说,乐爸发的这篇微信他也看到了。作为急诊科医生,他认为,同样是关节脱臼,在两个不同国度的医疗环境下有不同的诊疗经历,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医疗制度、文化等多因素造成的。

他说,在很多发达国家,急诊并不是想看就能看,或是来了就马上能看的。 在美国,医院急诊普遍实行急诊分级制度。根据病患症状由重到轻,依次分为1到5级。比如像心跳骤停、大出血等严重危及生命的急诊患者,就属于1级范畴,需要立刻进行急诊抢救;像一些不是非常紧急的,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分级,不同的分级等待就诊的时间长短也不同。如果并不是非常危急的情况,等待1—2个小时其实普遍的。像关节脱臼,在急诊分级中一般是处于三级或四级。

“在我们国内,急诊实行分级制比较难,多数患者认为,既然挂了急诊,医生就应该马上为急诊患者接诊。”

张茂主任说,浙医二院急诊医学科很早就在国内率先实施3级急诊分诊,从2012年开始实行美国的5级急诊分级制度,今年还组织制定急诊分级标准并在国内推广应用,目的就是让有限而宝贵的急诊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应用,保证真正需要急救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大部分时候,急诊患者都能理解让病情更危重的患者先得到抢救。

问题二:为什么来了好几个医生都没处理好脱臼?

张茂主任说,这个问题也涉及到国外医院急诊的分级制度。患者到达急诊后,护士会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一般情况下,先由 初级医生 接诊,如果遇到处理不了的情况,再由 较高资质和经验的医生 来处理,但是所有接诊的医生都是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这是国家规定的急诊处理程序。对于非常危重的急诊患者例如严重创伤,也有制度保证有好多位来自多个专科的 主治医师 组成的团队进行抢救(在美国,主治医师就是医师的最高级别)。

(对此,乐爸也咨询了他在国外的医生朋友,对方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因为他去的洛杉矶儿童医院是一所教学医院,应该是护士先筛选,确定是否急诊,然后是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处理。这些医学生都处理不好,再由急诊住院医生处理,如果还是处理不好再是骨科住院医生处理。)

问题三:为什么关节脱臼要做这么多检查?

张茂主任也表示,国外的正规医院在患者检查、诊疗等过程中,都必须按照标准的流程, 所有进入医院的人都必须先检测各种指标(包括体重、血压之类),这是固定的程序,因为医生必须对病人全方位负责,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尤其在急诊,更要小心谨慎。 因为患者的病情可能很复杂或随时会出现变化,因此需要全方位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其他相关的检查的情况。

对这个问题,昨天乐爸向记者作了解释, 其实厚厚的几十页病历报告里,涉及到脱臼的只有一页 更多的是进医院以后不同时间的医学监控。

问题四:为什么治疗费用这么贵?

张茂主任说,不光美国,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的医疗服务是非常昂贵的,比一般的娱乐、餐饮等消费都要贵。而急诊又是医疗服务中的稀缺资源,价格会比普通的医疗服务更贵一些。

“毕竟急诊资源有限,是救命用的。提高急诊的收费标准,是为了保证把稀缺的急诊资源,更大限度地用在那些真正需要急诊抢救的患者身上。”

此外,美国的医疗服务收费贵,和医生的准入门槛高也有很大关系。在美国,培养一个医生的代价也非常大。 美国只有读完大学的人才能报考医学院,学费至少5万美元一年,当了医学生后还要当5-7年的住院医生,然后才能申请独立行医执照。

“当然,要申请行医执照并非易事。”乐爸说,他认识一位山东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博士在美国,为了考行医执照,历经艰辛,简直可以用“脱了几层皮”来形容,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最后改行卖西洋参了。

新闻来源:都市快报(dskbdskb) 、乐爸生活家(lebashenghuojia)

记者 俞茜茜

为咱们大中国的医生和医院点赞!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