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药
独到的眼光,独家的访谈,独特的调性,毒辣的评点——毒药聚焦圈内重大、突发、热点事件,深挖业界资深、知名、当红人物,推荐精彩影视剧集,强调网感、深度、专业和趣味,着力树立影视报道新标杆,致力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第一媒体。帐号主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姑苏晚报  ·  《哪吒2》,全球第一! ·  4 天前  
姑苏晚报  ·  《哪吒2》,全球第一! ·  4 天前  
猎聘  ·  在《哪吒2》里,我看见了自己 ·  4 天前  
猎聘  ·  在《哪吒2》里,我看见了自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毒药

这21部惊悚片曾经吓尿奥斯卡,看过两部以上就是大神丨毒药头条

毒药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5-06 12:07

正文


大多数恐怖/惊悚片充满了暴力、血腥、恶心、刺激,以至于这个片种一直被很多人认为难登大雅之堂。在各种评分网站上,能够获得7分以上的恐怖片,某种程度上讲,已经可以说是神作。


但不管怎么样,人们对恐怖/惊悚片的需求一直很旺盛。善解人意的毒药君不仅要推荐恐怖/惊悚片,而且还要推荐超级经典的那种。


奥斯卡牛掰不? (一定有人会说:切,美国主流社会自娱自乐而已) 今天毒药君就把曾经征服过奥斯卡的恐怖/惊悚片打包向毒友们介绍下,准备好板凳昂。


化身博士(1932)

第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弗雷德里·马什)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最佳摄影提名(提名)


故事设定在维多利亚时代,医生杰克尔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新药,吃下去便会变成另一个自我——野蛮残暴的海德尔先生。


导演鲁宾·马莫利安最 大的创举就是在处理杰克尔变成野兽般的海德尔这件事上。他透过出色的摄影和化妆技巧,呈现出绚丽瘆人的效果,完全没有依赖特技。


《化身博士》是第一部被奥斯卡金像奖青睐的 惊悚片,它开创了人格分裂的模式,艺术成就极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歌剧魅影(1943)

第16届奥斯卡



彩色片最佳摄影

彩色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室内布景

最佳录音(提名)


巴黎歌剧院的小提琴家柯丹 因伤被迫退休,不久 发现自己作品被剽窃,于是愤而勒死出版商,此后 歌剧院开始闹鬼,女演员纷纷离奇死亡。


该片在1925年的第一版的基础上改动较多, 是不少影迷的最爱。



尽管现在看来有些稀松平常,但在黑白片时代已经不可多得。


煤气灯下(1944)

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英格丽·褒曼)

黑白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室内布景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男主角(提名)

最佳女配角(提名)

最佳编剧(提名)

黑白片最佳摄影(提名)


《煤气灯下》这个片名,乍一听不知所云很有穿越感。其实,影片讲述的是白富美 少女宝拉和男友安东结婚后家里发生的许多怪事。


一到晚上,房中的 煤气灯忽明忽暗,同时房顶还有传来奇怪的声音。 这一切都是安东搞的鬼,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愣是把宝拉小公主洗脑成了神经病。



影片 黑色而压抑, 情节紧张,悬念迭起,观众仿若身临其境。不少人甚至以为该片是希区柯克的作品。


爱德华大夫(1945)

第18届奥斯卡金像奖




剧情/喜剧片最佳配乐(米克罗斯·罗兹萨)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最佳男配角(提名)

黑白片最佳摄影(提名)

最佳特效(提名)


二战之后,很多人目睹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精神压力过大,在这之中出现了不少精神分裂症和性无能患者。希区柯克围绕弗洛伊德学说创作拍摄了这部电影。


影片讲述了女心理医生与一位假冒“爱德华大夫”的精神障碍患者相爱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大量惊险、让人细思极恐的心理分析。



该片是希区柯克在二战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也是电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学为主题的影片之一,情节离奇、悬念迭起,十分扣人心弦。


道林•格雷的画像(1945)

第18届奥斯卡金像奖



黑白片最佳摄影(Harry Stradling Sr.)

最佳女配角(提名)
黑白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室内布景(提名)


《道林·格雷的画像》改编自奥斯卡·王尔德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少年道林·格雷感叹韶华易逝,愿意用灵魂去交换不老容颜的故事。


好友给 道林 的画像逐渐显露了他内心的丑陋,他自己也在放纵当中最终走向了毁灭。



《道林·格雷的画像》凭借充满韵味的摄影获得了第18届奥斯卡金像奖黑白片最佳摄影奖。这个故事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现一共有7个版本。


巨猩乔扬(1949)

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特效


芝露自幼跟随动物学家的母亲在非洲森林居住,研究如何保护大猩猩。因为一次意外,芝露母亲被猎人误杀,剩下芝露与小猩猩祖相依为命。长大后的芝露以保护大猩猩为志愿,但遭到了猎人们的伤害。


影片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少得可怜,毒药君只能发张图给小伙伴们感受下。



是不是有种憨态可掬的蜜汁诱惑?能获得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特效果然不虚。


处女泉(1960)

第3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外语片

黑白片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处女泉》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该片讲述了纯洁女孩卡琳被歹徒玷污并杀害后,伤心欲绝的陶尔为了替女儿报仇决定违背上帝的旨意亲自手刃仇人的故事。


故事虽然非常简单,但人物十分丰满,延续了伯格曼一如既往的人性关怀,隐喻画面和象征性情节有所收敛,表现得更加生动。



《处女泉》获得了第3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这种现象在影史上十分罕见。


兰闺惊变(1962)
第35届奥斯卡金像奖



黑白片最佳服装设计(Norma Koch)

最佳女主角(提名)

最佳男配角(提名)

黑白片最佳摄影(提名)

最佳音响(提名)


本片改编自亨利·法洛的小说。在影片中,一对步入老年的姐妹,曾经都是童星,现在一个行动不便依靠轮椅,另一个更是疯疯癫癫神经错乱。坐轮椅的想把疯疯癫癫的送进疯人院,但对方不可能逆来顺受,两人终日相互折磨。


本片通过黑色幽默将姐妹俩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有趣的是作为两姐妹扮演者的 贝蒂·戴维斯和琼·克劳馥,生活中也是斗得你死我活。



在1993年导演David Greene翻拍的版本中,两位女主演同样是生活中也有积怨的莱德格雷夫姐妹。


罗丝玛丽的婴儿(1968)

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女配角(鲁思·戈登)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罗丝玛丽的婴儿》由波兰斯基指导,讲述了罗丝玛丽和丈夫凯搬到了一所有着不祥之谈的古老公寓以后的奇怪遭遇。


影片同样有着波兰斯基以往冷峻、阴暗的窒息感,如同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恐怖中又带有几分幽默,揭示了一个看似健康的家庭背后的邪恶。



《罗丝玛丽的婴儿》 开创了以氛围取胜的恐怖电影形式, 上映之初即备受好评。此后好莱坞诞生了一系列魔幻题材的恐怖片,如 《驱魔人》 《天魔》等。


驱魔人(1973)

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改编剧本(威廉·皮特·布拉蒂)

最佳音响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最佳女主角(提名)
最佳男配角(提名)
最佳女配角(提名)
最佳摄影(提名)
最佳剪辑(提名)
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该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被恶灵附身后,母亲试过用各种方法治疗小女孩都无效,最后只好请天主教神父来为小女孩进行驱魔的故事。


1973年,影片上映时众多观众尖叫、头晕、甚至歇斯底里,以至于护理人员被叫到剧院随时待命。英国很多地方禁止放映该片。



能够拿下奥斯卡的十项提名,《驱魔人》的厉害不必多言,它是电影史上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恐怖片,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流行符号,影响了后来众多恐怖片的创作。


大白鲨(1975)

第48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剪辑

最佳音响

剧情片最佳原创配乐

最佳影片(提名)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这部《大白鲨》经常被人们所提及。一个暑期度假小镇的近海出现了一头巨大的食人白鲨,多名游客命丧其口。当地警察联合海洋生物学家、职业鲨鱼捕手一同猎杀这条鲨鱼。


事实上,影片中真正出现大白鲨的镜头很少,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通过恰如其分的渲染营造出了高度的惊悚效果。虽然将近90分钟后大白鲨才全镜头出现,但观众却早已经坐立不安。



斯皮尔伯格被称为电影织梦者,做到了在商业和思想上的平衡,不仅让人为之惊叹,也让人回味良多。


金刚:传奇重生(1976)
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



特别成就奖

最佳摄影(提名)

最佳音响(提名)


一头身高十丈的大猩猩和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女,他们之间会擦出什么火花?对于金刚,不用毒药君说你们也一定再熟悉不过。


导演约翰·吉尔勒明耗费巨资翻拍的这版《金刚》,故事的主线和场景设置几乎与1933年的原版相同,除了把最后巅峰对决场地从帝国大厦搬到了世贸双子塔以外。



虽然,这部影片在当时使用了最先进电影特技的影片被很多观众斥为简单的幻想片,但奥斯卡还是把特别成就奖颁给了它。


天魔(1976)

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原创配乐(杰瑞·高史密斯)

最佳原创歌曲(提名)


影片讲述了一对美国夫妇在领养了婴儿达米安后发生了一连串的离奇怪事,后来发现这个孩子原来是恶魔之子的故事。


在孩子身世逐渐揭晓的过程中,主人公从最初的爱子情深到最后的杀子心切,两种力量此消彼长,充满着紧张窒息的戏剧张力。



该片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男孩那阴森可怕的笑容,让观众的心灵为之颤栗,恐惧到透不过气来。


异形(1979)

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视觉效果

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这是一部不能在吃饭时观看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艘飞船在执行救援任务时不慎将异形带上飞船后,船员们与异形搏斗的故事。


该片的最大看点就是道具的恶心瘆人,据说连演员拍摄时都需要压压惊才行。



现在看来,这些模拟异形依然让人心有余悸,该片当年拿下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实至名归。


美国狼人在伦敦(1981)

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化妆(里克·贝克)


本片描述了两名美国青年大卫和杰克到英国伦敦旅行,露宿荒野时遭狼群攻击后的故事。 大卫身受重伤住院疗养,后来每逢月圆之夜,就会变成全身毛茸茸的狼人上街杀人。


《美国狼人在伦敦》颇有美国版聊斋的意味,传奇化妆师里克·贝克通过精彩的化妆特技使狼人的形象极其逼真,极强地增加了观众的代入感。



该片既令人毛骨悚然,又有怪诞逗趣的一面,使狼人成为一种美国特色,Michael Jackson的歌曲MV《Thriller》中狼的造型就是从该片中获得的灵感。


异形2(1986)

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视觉效果
最佳音效剪辑
最佳女主角(提名)
最佳剪辑(提名)
最佳音响(提名)
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异形2》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影片续接了《异形》的故事。57年过去了,经过长途冬眠的艾伦·蕾普莉与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陆战队重返发现异形的LV-426星球,与大量异形群展开战斗。


詹姆斯·卡梅隆一向以特效技巧著称,在本片中,斯坦·温斯顿为其担任特效师、化妆师。电影中蜂拥而至的异形军团营造出了紧张、压抑的强烈冲击,再次印证了卡梅隆一贯的机械审美快感。



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因为《异形2》夺得了人生中第一座奥斯卡奖杯,该片也被认为是CG技术出台以前的电影制作最高峰。


变蝇人(198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