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闵行
走近从心开始 闵行区政府官方微信等您来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闵行

【砥砺奋进】文化七宝:在历史传承中魅力四射

上海闵行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10-31 16:55

正文


来源|七宝镇

文化是提升地区人文素质的内在动力,而以文化为内核的人文景观则是铸造城市精神的灵魂。七宝地灵人杰,历来是藏龙卧虎之地。悠悠千年,日落月升,沧海桑田,古镇新城,像矗立在大地上的丰碑,勾勒出七宝儿女创建文化城区的怀想与伟绩。

厚积薄发的力量

七宝人自豪地说: “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这是因为七宝建镇比上海县建县早300年,就一个‘早’字,让七宝拥有了许多优势。

许多人只知道七宝老街,其实,七宝有许多叫人骄傲的过往——自古以来都是交通要道,明清时期蒲汇塘是漕运河,相当现在的国道,七宝就是船来人往的枢纽站,物资流通快,商业相当繁荣。七宝地区棉纺织业相当发达,有衣被天下的美称,也因此男人的地位没有女人高。七宝地势高,上海下大雨,这里很少被淹没。尼克松访华时,就是因为七宝地势高,特地将向美国实况转播的卫星电视站建在了七宝。

如今,七宝的传奇还在延续,举“市”瞩目的闵行文化公园、闵行体育公园和七宝生态商务区建设,让大家见识了七宝人的大魄力:舍弃昔日奠定七宝经济腾飞基础的工业园区,承受转型发展的阵痛,拿出大面积土地做“人文”和“生态”。随着万科商业广场、宝龙城市广场的建成,和汇宝广场串成一整片,再加上九星市场,这将构建起七宝不得了的商业文化。

润物细无声的历史文化衔接

文化衔接着历史,书法文化更是延续着七宝的文化历史。

七宝书法,从西晋名士陆机的缕缕墨香,绵绵延续到赵孟頫、杨维桢、屠隆、吕克孝、林则徐、张充仁在七宝留下的墨宝,直至今日,老街的历史遗存、艺术藏馆、文房宝斋,以及店铺书体纷呈的匾额布幌,小巷深处字迹犹存的碑铭勒石,见证了古镇文脉相承的书法渊源。

而今,七宝古镇上的老街仍然延续着历史的遗响。元代赵孟頫题写的“七宝”手迹,明代建筑“解元厅”“四面厅”,以及镇中心南北一字排开的清末民初的建筑群。老街上的商铺店招,广场周边的回廊以及无数门拱两边的柱子,都是当代知名书法家亲笔题写的墨迹。

说到七宝,就不得不提七宝皮影。这项艺术还要从134年前说起,清光绪六年(1880年)春,七宝镇毛耕渔组建“鸿绪堂皮影戏班”,在解元厅作首场演出,从而使七宝皮影戏成为最早最完整地引入上海地区的江南皮影艺术。100多年来,毛氏皮影戏班七代传人辗转献艺于上海各县乡镇,名传八方,形成了鲜明的“海派”个性,推动了上海地区皮影戏的兴盛,使七宝镇成为南方皮影艺术的一个分中心。

在家门口建一流的文化空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