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央视文艺
CCTV3,生活就是舞台,领航中国综艺!第一时间独家发布央视综艺频道相关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央视文艺

董卿:千万不要把我神化了,我也累到哭过

央视文艺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26 14:2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3个月,12期节目,12个各具特色的主题词,92天的时间,《朗读者》与观众共同分享了68名嘉宾,60余个故事,60余段朗读。5月6日晚,《朗读者》节目第一季在“青春”的致敬中收官。然而节目所带来的热度和影响还在延续。《朗读者》的札记、开场白和经典语句被各类新媒体转载、传播和收藏……



5月23日,《朗读者》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嘉宾就《朗读者》的价值引领、传播创新,以及《朗读者》等节目驱动的荧屏文化热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讨会结束已是晚上八点, 送完嘉宾,稍作休整的董卿,接受了人民网文化频道“ 文艺星青年 ”的专访。



董卿的自我评价

大家千万不要把我神化了


因为《朗读者》,董卿又火了,您怎么看大家对您的评价?


董卿: 我一直说,大家可千万不要把我神化了。 我现在也看到了很多大家在微信里转的文章,有些可能是实实在在的,也有一些不排除是跟风的,一窝蜂地上。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冷静和客观的人, 自我评价,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什么天才,更不是什么全才。



您在节目中展现的学识、修养及个人魅力令人折服,您曾说您是属于舞台的。这21年主持生涯馈赠给您的是什么?


董卿 :我只是 很幸运 地遇到了这样的时机, 很幸运 地在某些方面具有一些天分,同时又 很幸运 地遗传了我父亲的一些性格。


我父亲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 他是特别刻苦和勤勉的人,他也是特别笃信靠努力改变命运的人,这些都流淌在了我的血液当中,成为了我的基因。 我就觉得天性使然,我的天性当中有一部分比较好强、刻苦、勤奋努力的个性,加上后天我遇到了这样的一些机遇,能够使我成为电视从业者,再加上长期的一些积累和思考,才有了今天的爆发。



我真的很感谢,让我遇到了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份职业。这是一种很难用语言形容的,也是其他事情很难逾越的一种心里的满足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您觉得作为一个优秀的文化电视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董卿: 作为主持人,我个人认为 首先应该是真诚的 。真诚地去感受自己,感受对方,感受这个世界,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你必须永远敏感,而敏感的前提是你相对比较纯净 ,越是纯净的人越会对周遭的事物有比较单纯的看法,能够触动到他的内心。



第三点,还应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可能我们很多主持人也是一台一台节目地做,为什么有些人在10台、20台、100台节目中就成长蜕变了,有些人可能还是在原地?那些成长的人往往是会思考的人,思考“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未来的方向是什么”,可能这个很重要。


当然, 最后因为你是主持人,所以你还应该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 很多人会思考,也有思想,可能因为不善于表达,也不具备主持人的先天条件。


忆最困难的时候

我也累到哭过,也动摇过


作为制作人兼主持人,当初您坚持做这档节目的初心是什么?


董卿: 我也摇摆过,也动摇过,也累到哭过,或者急到吼过, 只是大家没有看到我的这一面而已。我也有很不堪的那种状态,我没有放弃,是多少觉得自己还有一份责任。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得比较好的人,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找一个平衡 ,就像我在节目当中也说到的,其实所谓的勇气,是你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所以, 在所有这些让你焦虑、纠结、崩溃的事情背后,你还是要明白,最终的彼岸是什么? 你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在拨开一切的乌云和荆棘之后是什么?如果你坚信这一点的话,可能你还是能获取一些力量的。


最困难的时候您想到了什么?


董卿: 最困难的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也会长出很多白头发,形容枯槁、不修边幅,天天披头散发、素面朝天 。所以我经常说,我把最难看的一面都留给了我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把我最臭的脾气都留给了他们。我特别感谢他们愿意承受、分担我的这种焦虑,或者承受我的这种急躁。


董卿谈《朗读者》

第二季想邀请李安导演


每期《朗读者》的卷首语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给自己的未来写一段卷首语?


董卿 我留白吧,因为未来永远不可预知。 而且你足够勇敢的话,它可能比你写成的卷首语更精彩,如果你退缩了的话,你写再多的卷首语也没有用。


《朗读者》这么多期主题,您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董卿: 我都很喜欢,12期的主题词可以说高度浓缩了人生况味,每个主题词都有特别饱和的情感浓度在里面。要说有没有特别特别的, 遇见 ”吧,可能它有特殊的含义,是一个开篇,是一个开始。



《朗读者》第一期“遇见”宣传片


说到《朗读者》影响最深的一期,相信很多观众都会想起斯琴高娃老师。高娃老师选择朗读贾平凹的这篇《写给母亲》,文章里作家贾平凹写到:


我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


当然是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对于这种阴阳相隔的相互牵挂,斯琴高娃自己也说到:


“我常常会听到我妈妈在唱歌呀,真的,我妈妈的喜怒哀乐,那些表情历历在目,好像都是忘不了的。”



所以,当她读到最后这几句的时候, “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她哭了,董卿哭了,全场观众也都哭了……



接下来第二季您希望哪些人出现在舞台上?


董卿: 我倒是很想听听观众的一些意见。我觉得在《朗读者》研讨会成功举办之后,我们也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好好沉淀一下。其实, 大家之前一年多都是忙着“ 低头拉车 ”,到一定时候也需要重新梳理、疏通、疏导。 希望哪些人出现? 我心中是有一些特别理想的人选的,但是这期我没有能够请到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我希望下一期能够实现。


有一些是大家认识的,有一些可能是大家不认识的。比如说我特别喜欢李安导演,他是我自始至终就特别崇拜和欣赏的一个人,而且我觉得他这么儒雅、丰富、深厚、宽广。所以,我特别想知道,如果他来了,他会选什么来读给我们听呢?是他曾经拍过的那些电影吗?那些小说吗?还有什么在他人生当中留下印记的?


作为母亲的董卿

真的很惭愧,我陪孩子的时间太少


我们知道您每天会有1小时的阅读时间,作为妈妈,您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培养怎样的阅读习惯?


董卿: 我真的很惭愧,我陪他的时间太少了。 我都没有资格去说我有什么样的教育心得体会,一个是他太小,我也没有经验;二是我实在是时间很有限,在这方面做得很不怎么样 ,我可能每隔两周、三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见到他一次,每次见面可能也就两三天,最多可能连头带尾四五天了不得了。


有个假期的话,我也不想就在那几天时间里面扮演一个很严厉的母亲的形象,我就怕他跟我更疏远。



我也觉得我爸爸妈妈隔代的宠溺有点小问题,我就老说我爸,“我小时候,你对我那么严厉,你那种劲儿都去哪儿了呢?”现在小朋友经常会动手打人,我爸说“打就打吧”,我说“你们拿出那种对我的架式来啊”。


我也知道这里可能多少会有些问题,可是我也是身不由己,所以我暂时也没有资格去谈教育的心得。


当然,未来我觉得我要教会他的习惯里,一定有一种是阅读的习惯,这是最起码的一点。我相信会的,因为这是在我们家庭的基因里的。


2017年4月份,董卿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的专访时,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问:刘瑜说,很多人说你为什么要孩子,她说为了让我的人生完整。你呢?


董卿: 很多事情不能再拖了,再拖可能你就会永远失去这个机会了。

给了我极大推动力的是我的妈妈。她有一次跟我说,我们早晚要离开这个世界,我希望在这个世界还能有一个人,像我们那样爱你,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个话让我很难过。她让我觉得,我必须也为她做点什么,不仅是为我自己,让她可以放心吧。

当孩子出生后,我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要在很多地方平衡,既不能我的世界只有我,也不能我的世界只有他。

问:你要去压抑你自己的情感需求,这可能也是一种牺牲?

董卿: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我还应该很努力地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他从你身上可以学到一些好的品质。 我不想放弃我继续成长的可能,不想因为他,我就变得止步不前了。

在之前的节目中, 董卿曾化身朗读者,读《红楼梦》送给所有热爱红楼梦的人,以及让她第一个翻开这本书的人——她的妈妈。



朋友眼中的董卿

杏花春雨江南、铿锵玫瑰、一个对手……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




康震眼中的董卿:


杏花春雨江南 ”。 我觉得“ 春雨江南 ”这四个字比较贴合她,她会给我们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我原来觉得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又很温文尔雅,应该是比较好说话的一个人,但是我后来发现 她确实就是像那种铿锵玫瑰 她在原则问题上不会让步的 ,而且她非常坚持自己的创意,认定自己的创意是对的,有这种自信,当然也体现出她专业的素养。所以跟她交往过程中,我觉得,她既是非常知性的媒体人、一个女性,同时也非常善解人意,她实际是很周到的人,很体贴的人。



董卿实际是一个很知性的电视人的代表,就在于她非常自觉地摄入知识,非常自觉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才干。 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媒体人都有这么高度的自觉,特别是在董卿已经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的情况下,她还有这样的知识自觉,我觉得特别难得。


著名作家毕飞宇


毕飞宇眼中的董卿:


是个对手。如果我要跟人打一场比赛,我一定选择她。 和她“打”起来会很过瘾,会快乐。



不管你的智商有多高,你和董卿做节目的时候,不要去可怜她,你吃不了她。你可以发挥你的天性,你有多高的智商,有多大的能力,可以在她面前呈现,她接得住,这是我对董卿的一个基本的判断。


可以用“ 女中豪杰 ”去概括她, 虽然她给我们的外部印象并不是一个豪杰,而实际上她是一个豪杰。她的能量够。



愿来年在第二季的《朗读者》中,我们将遇见更好的董卿!



来源 | 微信号“ 文艺星青年 ”、“ 人民网

编辑 | 刘杪渺

©央视综艺

点击关键词有惊喜,试试看!

山水寄美端午情 | 朗读者研讨会 | 杨帆说相声

朱迅走进南开大学 | 朱迅搭档孙涛 | 一带一路

主持人演过的电影 | 小尼自拍 | 央视的配音演员

胖是工伤 | 轻松应对压力

取悦自己 | “有趣”的人更长寿


期待《朗读者》第二季!为我们点赞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