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飞地
飞地为致力于推广与传播诗歌艺术的独立文化品牌。飞地(Enclave)源自人文地理术语,意在喻指当代思想、精神之领土与净地。飞地以独立、开放、前瞻的姿态,专注于对诗歌、艺术等文化形态的深度梳理、纪录传播,藉此构建与守护我们共有的人文领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飞地

今晚直播 | 野长城·朱朱诗集赏读会现场

飞地  · 公众号  ·  · 2017-05-26 19:48

正文


寂静是如此地震耳欲聋

飞地之声×第二十一回


……


《新诗》丛刊第21辑

《野 长 城·朱 朱 专 辑》

 赏 读 会 


……


朱朱×蒋浩


时间:2017/05/26 周五晚 8:00-9:30

地点:飞地书局

深圳市八卦岭工业区423栋6楼东1-12





嘉宾介绍

朱朱,1969年9月生于江苏扬州。

著有诗集《驶向另一颗星球》\《枯草上 的盐》\《青烟》\散文集《晕眩》\《空城记》。

获《上海文学》2000年度诗歌奖,第一届刘丽安诗歌出版奖,第二届安高(AnneKao)诗歌大奖,长诗《鲁滨孙》获2002年《诗林》优秀作品奖。现居北京。


《野长城·朱朱专辑》

节选

楼梯上


此刻楼梯上的男人数不胜数

上楼,黑暗中已有肖邦。

下楼,在人群中孤寂地死亡。



小镇的萨克斯


雨中的男人,有一圈细密的茸毛,

他们行走时像褐色的树,那么稀疏。

整条街道像粗大的萨克斯管伸过。

有一道光线沿着起伏的屋顶铺展,

雨丝落向孩子和狗。

树叶和墙壁上的灯无声地点燃。

我走进平原上的小镇,

镇上放着一篮栗子。我走到人的唇与萨克斯相触的门。



野长城



地球表面的标签

或记忆深处的一道勒痕,消褪在

受风沙和干旱的侵蚀

而与我们的肤色更加相似的群山。


我们曾经在这边。即使

是一位征召自小村镇的年轻士兵,

也会以直立的姿势与富有者的心情

透过箭垛打量着外族人,

那群不过是爬行在荒原上的野兽。


在这边,我们已经营造出一只巨大的浴缸,

我们的日常是一种温暖而慵倦的浸泡。

当女人们在花园里荡秋千,

男人们的目光嗜好于从水中找到倒影;


带血的、未煮熟的肉太粗俗了,

我们文明的屋檐

已经精确到最后那一小截的弯翘。



现在,经历着

所有的摧毁中最彻底的一种:

遗忘——它就像


一头爬行动物的脊椎

正进入风化的尾声,

山脊充满了侏罗纪的沉寂,

随着落日的遥远马达渐渐地平息,

余晖像锈蚀的箭镞坠落。


我来追溯一种在我们出生前就消失的生活,

如同考据学的手指苦恼地敲击

一只空壳的边沿,

它的内部已经掏干了。



在陡坡的那几棵桃树上,

蜜蜂们哼着歌来回忙碌着,

它们选择附近的几座

就像摔破的陶罐般的烽火台

做为宿营地。


那歌词的大意仿佛是:

一切都还给自然……


野草如同大地深处的手指,

如同蓬勃的、高举矛戟的幽灵部队

登上了坍塌的台阶,

这样的时辰,无数受惊的风景

一定正从各地博物馆的墙壁上仓惶地逃散。


对谈嘉宾


蒋浩,1971年出生。现为平面设计师。编辑《新诗》丛刊。著有随笔集《恐惧的断片》(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诗集《修辞》(上海三联书店,2005),《喜剧》(Paper space,2009),《缘木求鱼》(海南出版社,2010),《唯物》(台湾,2013),《夏天》(飞地书局,2015)。诗作被译成英、德、法、韩等国文字。2009年赴瑞士参加中国文学节。2014年参加巴黎第37届英法诗歌节。诗作《游仙诗》获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