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萨沙讲史堂
我就是作者萨沙。中国近代历史军事资深作家,已在国内外出版10多本相关书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扬州广播电视台  ·  扬州大女主!你不会不认识吧 ·  16 小时前  
扬州广播电视台  ·  扬州大女主!你不会不认识吧 ·  16 小时前  
江苏新闻  ·  注意!江苏又要下雨了! ·  2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萨沙讲史堂

有10多万国军在南京被俘虏后杀害?这个数字是无稽之谈

萨沙讲史堂  · 简书  ·  · 2017-12-18 20:52

正文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四百八十二期】(历史系列第194讲)

以往有一个观点:有10多万国军在南京被俘虏杀害。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听萨沙说一说吧。

看了萨沙老友璿之前文章的朋友,应该很清楚南京保卫战中国军的实际兵力,不到9万人。

既然总数尚且不到9万,何谈被俘虏屠杀10多万人?

那么,我们看看国军究竟有多少人被俘虏屠杀!

第一,参战的国军有多少?

大家翻看萨沙之前的文章,数字很清楚,约是8万5000人。


第二,突围出去的军队有多少?

官方数据是约四成,也就是3万多人。

当时南京三面近20万日军围困,唯一没有日军的是长江。因乌龙山炮台阻挡了日军,为守军赢得了宝贵的十多个小时的撤退时间。

国军开始从长江撤退时12日下午。

到了13日中午,日本海军第3舰队第11战队的5艘炮舰,4艘驱逐舰,4艘海巡艇突破乌龙山要塞,开始在长江江面扫射水中的国军官兵。

从长江撤退的部队主要是:74军、87师、88师、36师、中央教导总队、徐源泉第2军团,还有宪兵部队等零散部队。

从正面突围的为粤军叶肇66军和邓龙光83军。

我们一个个来看:

徐源泉第2军团

徐源泉部是杂牌军,但老徐作为北洋军阀将领,颇为聪明。

早在战斗开始之前,徐源泉为了保存自己部队实力,就已经准备了撤退,征集了大量渔船还有木筏。

徐源泉部有1万多人,其中一半以上顺利渡江突围,再除去之前伤亡的,其实大部分人不是撤退走了就是战斗中伤亡了。

徐源泉部有几千人没有撤退成功。因为军阀部队组织较差,军官大多先撤走,导致士兵失去控制。

这数千人分散隐藏在幕府山中,被日军包围后连同数千难民,很快被日军屠杀。这是南京大屠杀最早的几个区域。

徐源泉部撤退成功一半以上,约七八千人。

74军

74军军长俞济时身经百战,早就意识到撤退的重要性。所以在垃圾唐生智胡乱之下,仍然自行进行了撤退的准备。该军不但搭了通往渡口的浮桥,还控制了一些渡船,其中1艘可以运输300多人。

74军到撤退时,伤亡很大,但仍然有近万官兵。在一夜的撤退中,超过7000人撤退成功,其中就包括重伤的团长张灵甫和邱维达。大约还有四五千人没有成功撤退,在军官指挥下从正面突围。

在日军阻击下,其中伤员无法带走,大部分阵亡牺牲,最终归队的不过2000人左右。

换句话说,74军突围成功了大部分,近1万人。

36师

除了74军和第2军团以外,宋希濂的36师撤退最好。

36师负责管船,直接控制了2艘小轮船和15只较大的民船,最终渡过去3000多人,占全师的一半左右。

88师

孙元良的88师几乎在南京保卫战中全军覆没。该师下辖的3个旅中,在中华门外的2个旅基本拼光了,只剩下2000多伤员,2个旅长朱赤、高致嵩殉国。

孙元良让辎重营在长江边准备了200多艘小渔船,帮助部队撤退。

令人震惊的是,这2000多先行撤退的伤员,竟然是88师唯一成建制撤退的部队。

在12日17点下达撤退命令后,孙元良仍然奉命在中华门继续防守。

在日军第二天的攻击下,孙元良又死撑了2个小时。于是,该师剩下的部队又伤亡极大,日军认为中华门内的88师官兵遗体就有1000具。

该师剩余部队约一二千人从中华门向南到中山码头撤退时,日军已经封锁了长江。

最终,这些部队几乎都没有撤退成功,连孙元良自己都被裹在城中。

至于有些家伙黑孙元良,说什么孙元良放弃部队逃走。那么请问,为什么其他那么多军长都撤退成功了,只留下孙元良一个人没走成,差点把命都送了。

都放弃部队逃走了,为什么就他一个没走掉?这符合基本逻辑吗?

88师最终成功突围出去的仅仅二三千人,师长也险些送命!

87师

该部伤亡损失也是极大,留一部死守光华门以外,大部在12日晚上到达码头,因为没有控制什么船,极为困难。

87师261旅旅长陈颐鼎和260旅旅长刘启雄,在光华门坚持到13日凌晨3点才撤退。

该部最终只有2000人左右渡过长江撤退,其余5000人死在南京,不过有三分之二是死于战斗。

中央教导总队

教导总队和87师、88师差不多,他们一直在紫金山死守阵地,掩护主力撤退。

教导总队有1万多兵力,因训练有素,战斗力顽强,在绝境下仍然有4000多人成功渡江,还有马威龙旅长等几百人从正面突围。

粤军叶肇66军和邓龙光83军

这2个军大部分是从正面突围(一部没有接到命令或者抗命从长江撤退,伤亡殆尽),在数倍日军层层狙击下伤亡大半,剩下大部分被打散。

仅仅叶肇66军,就有159师代理师长兼任475旅旅长罗策群等3名将军牺牲。

邓龙光军长突围成功时身边仅剩几十人。

而叶肇军长甚至被日军抓了当民夫,趁乱侥幸逃走。

虽然伤亡惨重,因我们是在本土本乡作战,相对熟悉地形又有人民支持,1万多人的粤军仍然有约四千多人突围成功(其中66军有3000人)。

以上叠加起来,有3万多人突围成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