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绝境处,彼岸花不开” ,这是蔡磊新年公开信中的一句话。
渐冻症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是3-5年,蔡磊原本计划工作到2023年,开始慢慢交接工作。京东的超常规关怀,给予了他超常规的力量。在2025年初,他依然在一线。
刘强东和京东,给蔡磊托底,而蔡磊将这份力量放大,回馈社会,让更多患者看到了希望。
为什么刘强东愿意做每一个员工、每一位战友的“底”?因为多年前,他也感受过托底的力量。
1992年,刘强东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全村的亲邻凑出76个鸡蛋和500元钱,给他托底,齐心合力送他走出光明村。多年之后,刘强东将当年接收到的善意和力量,放大数千倍、数万倍回馈社会。
2025年初,刘强东回到光明村给乡亲们送年货发红包: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1万元的现金红包;刘强东的小学老师们,每人10万元的现金红包;电动车、手机、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5万件年货,乡亲们都是骑着三轮车来拉……有媒体笑称:这让全国人民都想换一个光明村的户口了。
滴水恩,涌泉报。这当然不是天上掉馅饼,都源自当年的那个“底”。刘强东坦言:“没有各位乡亲父老的关心爱护,我也走不出这个村子。”
成功之后,刘强东以超常规的配置回馈着社会。
当年,京东在全国自建物流,为所有的快递员上社保,对企业而言是一笔巨大的成本,不被外界看好。但对社会而言,此举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轨迹。2024年1月,京东物流无锡001号员工金宜财年满60岁正式宣布退休,入职京东时他一无所有,从农村走出来的老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命运会在45岁那年发生转变,任职近15年后有房有车,有了养老保障。
除了五险一金,京东员工的福利保障也持续升级。
比如在居住层面,从20年前创业之初,京东为员工在海淀区六郎庄租下了员工宿舍,到如今遍布全国各个职场、物流园区的超2.5万套员工公寓,这20年来,京东在员工的居住条件改善上,累计投入了220多亿元。
再比如发生意外时有“员工救助基金”,帮助员工在突遭意外或疾病时缓解燃眉之急。截至目前,该基金已累计投入超1.1亿元,帮助了数千名京东员工度过了难关。
过去几年,在大的经济周期下,一些企业开始裁员、降薪,但京东却是坚定的“逆行者”,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越要给员工更多的温暖和信心。
在2024年底,京东宣布了新的年终奖结构,最高可得8倍月薪,全员振奋。过去三年6次涨薪,采销涨,客服涨,逐渐实现全员涨。涨薪的同时,还加大了招聘力度,京东2025年校园招聘全球开放1.8万个岗位,并且校招生薪酬也大幅上调。
2024与2025年交替的节点上,涨薪、发福利,京东的这些举措,让无数大厂打工人心里痒痒的,想换一张京东的工牌。
可以说,当年光明村每一位村民的善意,是刘强东走出乡村、成就一家全球500强的“底”,而京东对于蔡磊的支持,是其与渐冻症殊死一搏的“底”,企业制度的完善,是对金宜财这些基层员工的“底,也可能是茫茫人海中正在求职的某位大学生的“底”。
有“底”,就有温暖,更有力量。
当你的后背得到了托举的力量,那么你就可以更加勇敢地向前,展开更大的怀抱,将你身后的力量千万倍地回馈给社会。
有“底”的蔡磊还在拼,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颁发5000万的大奖,那将标志着攻克渐冻症、改写人类200年历史的时刻到来。
更重要的是,那时候,渐冻症,或将摘掉“绝症”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