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出发
市场回暖,反弹还是反转?市场聚焦在,中美经贸沟通的再次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政策的突破、全球性的宽松预期
“三维一体”,
不过周末关于,中科曙光等五家公司被美商务部列入
“实体名单”,进口将受限
,然后
G20
越来越近,市场可能也会担心,后面灰犀牛重现,外部因素是否会再次低于预期。
其实我对外部宽松预期与经贸沟通上都是将信将疑的态度;但值得聊一下的是重大资产重组的突破,
这个也是全面向注册制过度
,
科创板的成功经验往其他板复制,如果注册制了,也没什么壳价值了
,但至少短期,
看每一条都给了不少上市公司活路,第一条:没利润的公司可以收有净利润的公司了;第二条,
“
累计首次原则
”
压缩至
36
个月,那对目前的一些控制权变更的企业,
36
个月内可以向新实际控制人收购些不构成借壳上市标准体量的资产,而
36
个月后就可以随便注入实际控制人旗下随便多大规模体量的资产了;第三条,支持创业板的重组的支持,还点了鼓励重组的方向;
4
、配套融资对重大资产重组本身是很重要的环节,有了配套融资,现金并购的能力就强了。
Ps
:
想想维格娜丝真惨,出重组预案的时候,对配套融资还是没有限定的,所以计划配套融资个
40
多亿,等即将获批的时候,恰好遇上重组管理办法改了,配套融资最多不得超过总股本
20%
,后来好像只配套融资了几个亿,造成几十亿的资金缺口。老板今天看重大资产重组配套融资又放开不知道心里啥滋味
。
总之,我倾向于依旧处于3200下来的反抽阶段,下行空间确实因为创业板重组放宽而封闭,但上行缺乏弹性,个股可能会很精彩。
聊下干点啥,
最近出现最多的词,
垃圾股重组
和垃圾分类,是不是有内在的关联?
抖音上好多垃圾分类的视频,觉得有点意思,现在文明城市检查直接翻你的垃圾桶,全国硬性考核指标,文明城市创建,他要检查你的垃圾分类。刚才特意问了一下,上海好像垃圾分类的垃圾桶要出台新的标准,前面采购的都没有用了,要重新采购。
前面其实很想聊这个,因为某晚被耽搁;但垃圾股实实在在值得研究,特别是
大民企大土豪旗下壳
公司,大国企爸爸下面的平台企业,核心是爹够强,股价跌的够多,标的太多,不在这里公开聊,私信可以探讨。
有些时候,把握不清,可以配置ETF,比如最近的创业板
50
。
当然,长期看,
外资才是最大的增量资金,现在这个市场最怕有想象力。稀缺才是王道,哪个稀缺一目了然。不出三年千只仙股不是梦,多看核心资产
,也给了核心客户们,我自己的长期核心资产四大金刚,或是简单扼要的宣核心资产上证
50et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