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牌观察报
专业品牌经理人的首席优质读本!专注品牌资讯,聚焦品牌案例、故事,解读品牌人物、事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奔腾融媒 都市全接触  ·  这些食品不要买→ ·  17 小时前  
中国药闻  ·  增强区域发展活力——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⑦ ·  21 小时前  
卓奇365食品网  ·  昆明发布春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  昨天  
卓奇365食品网  ·  昆明发布春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  昨天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  培训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牌观察报

7.98万!丰田要和比亚迪拼了!

品牌观察报  · 公众号  ·  · 2024-06-20 15:52

正文

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 《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

作者 | Sunnyue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想不到从今年开始,车圈价格战就一直没间断过。

前两年时不时发起攻势的常常是特斯拉,现在基本都没它什么事了。

虽然依靠着一定的知名度和科技的老本还能维持着销售榜的“探花”,但是再想掀起什么大的风浪恐怕有一定难度了。

今年先是由“销冠”比亚迪推出“电比油低”7.98万起的秦PLUS。

虽说是插混,但也不影响打破了市面上的价格下限。

蒸蒸日上的新能源都率先发起攻势,燃油车跑得了吗?


卡罗拉,也开始“跟风”降价

先是凯迪拉克,再到保时捷宝马,再到奔驰奥迪,正巧新能源在“冲高”中高端车型;

40-70万价位的BBA传统燃油豪车,被打了个遍。

不服不行,价位摆在那。

高端车被打得价格对折,苦不堪言。


这时候老牌大哥,也是著名的“三大妈”之一,丰田卡罗拉跳出来了。

趁着618直降4.3万元,咱就是说,618的风都刮到了车企上了吗??

图源: 官方微博

6月18日,一汽丰田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即日举行24小时限时特卖会。

紧凑型SUV卡罗拉锐放售价9.98万元起,限时综合优惠3万元;

紧凑型轿车卡罗拉售价7.98万元起,限时综合优惠4.3万元。

十年前,丰田卡罗拉顶配版,落地价格高达18万,跟当年的工资对比一下,属实是让人拿不出手。

如今风水轮流转,卡罗拉入门版 (先锋型) 在部分地区,加上各种优惠,裸车价能低到7.98万元,落地也不过9.5万元左右。

时代在变,卡罗拉的身价也在变。

图源: 网络


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达到了巅峰,总销量高达2376.44万辆。

自此,市场便逐渐转向存量竞争,同时新能源也在其中暗暗发力。

汽车市场日益拥挤,竞品销量涨点,那你就得跌点。

比亚迪在先是在2月19日推出了秦PLUS DM-i 荣耀版,自砍一刀。

价格下调至7.98万元,随后的3至4月间销量飙升至58,830辆。

相比之下,同期卡罗拉的销量仅为19,871辆。

图源: 比亚迪官方微博

想当年秦PLUS DM-i初次亮相——2021年3月至4月间,那时卡罗拉的销售成绩还达到了59,005辆的佳绩。

其实销量并非减少,只是转移到了其他品牌。

虽然如今卡罗拉已经给出了高达4万元的优惠,使得1.2T精英型的裸车价格降低至不到9万元。

但相比之下,秦PLUS DM-i的售价仅为7.98万元,且还无需承担购置税。

孰轻孰重?只要不是抱着一些自己的偏见,明眼人一眼都看得出。


拿着补贴打价格战
这招高!

“当新能源汽车纯电占比达到50%时,建议相关部门研究一下油电同权。”

前几日举办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广汽董事长曾庆洪表示自己的观点。

特斯拉老板马斯克曾经预言,以后造车只剩下特斯拉能源车跟中国能源车,日本车德国美国车以后都会被打压到变成小型车企,传统燃油车就此落幕。

与推特治国的川普相似,马斯克也是混迹社媒的一把好手,他的话也是听听就好。

汽车行业本应坚持长期主义,避免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

但是此时新能源电车借助各种补贴政策,把成本降了不少。

反过来利用降低价格先打出销量,这招确实高,但也损!

图源: 凤凰网财经

别看中国新能源车企发展近几年是风生水起,实际上通过每年财报不难发现。

除了头部几家,亏损都是以亿计算。

但是在行业很多人看来,新能源汽车仍享有不少“特权”。

数据显示,去年5月,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渗透率为33%;

今年5月,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47%。

燃油车市场空间自然在不断受到挤压。

图源:乘联会

当新能源汽车纯电占比达到50%时,“油电同权”政策的呼声开始此起彼伏。

尽管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与市占率节节攀升,却似乎陷入了一种“赔本赚吆喝”的怪圈。

不少纯电动车企及造车新势力在亏损的泥沼中挣扎,却依旧在烧钱拼抢市场。


而这场从去年延续至今的价格战,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都未能幸免,成为了内卷漩涡中的牺牲品。

燃油车产能庞大,市场消费仍占据重要地位,而政策的过渡和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在推进油电同权的同时,需要注重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对任何一方造成过大的冲击。


油电混动,让人眼红

目前,汽车行业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内卷”态势,众多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纷纷陷入了一场激烈的价格战。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尖锐的矛盾最主要集中在了增程式混动。

油车上挂个充电宝,就成了新能源,给各类资源倾斜,还有这等好事。

纯电可以再帮扶帮扶,而 各类混动增程 最起码得和 燃油车 同权。

中国的电价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超低的,而中国的油价中一升油有半升税,燃油车用户税负与电动车用户存在严重差异化。

还有一些限行限购的城市,油电混动在很多人眼里,不应该成为绿牌权限的标签。

大多数网友认为,纯电或者其他可再生资源驱动的车型给予绿牌也许才比较合理。

图源: 网络


其实,很多消费者已经对新能源汽车有了消费偏好。

即使油电同权,也不会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太多影响。

特别是对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头部品牌的影响更为有限。

即使这次丰田卡罗拉大降价。

卡罗拉的低价多少?去跟比亚迪F3比比;

凯美瑞低价是多少?去跟比亚迪F6比比。

虽然卡罗拉说是一车开十年,至于品质:终生发动机不用修。

也确实没错,时至今日路上还是能看到“三大妈”的身影。

但是近期丰田因质量问题而召回车辆也是频发。

日本车企向来以“工匠精神”著称,难不成真要变成“躬匠精神”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