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是国内单机游戏门户网站,提供最具特色的游戏资讯,最新最全的游戏下载,大量游戏攻略、经验、评测文章,以及最新热门游戏资料专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哎咆科技  ·  Apple 智能国行版要来了,苹果官宣! ·  10 小时前  
ZOL中关村在线  ·  备受期待!曝苹果下周将发布新款iPhone ·  昨天  
ZOL中关村在线  ·  你的第一部手机是iPhone还是安卓? ·  昨天  
EETOP  ·  国外AI专家深度剖析:盛赞DeepSeek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游民星空

当了两年“狗”的日本人,正在把人变成真正的狗

游民星空  · 公众号  ·  · 2025-01-21 23:00

正文


到底是人变成了“狗”,还是狗变成了“人”呢?


正所谓,“世界大舞台,有病你就来”。

如今的互联网风气突出一个抽象癫狂,今天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的农民突然爆火,明天就有哪位众星捧月的大拿轰然塌房。

在这样的环境里呆习惯了,见多了,我一度以为我不再会对网友搞出的抽象事一惊一乍。

直到我看到了一个男人把自己装扮成狗大摇大摆地走上街。


是的,我没在开玩笑,这位自称toco的日本老哥穿着造价不菲的狗皮套,模仿着真正的狗的行为举止与动作神态,被人拴上绳子牵上街,尽情打滚摇尾巴,除了看着不怎么像真狗之外,哪哪都跟狗一样,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在进行某种奇怪的play。


不过,在深入了解了一下这位“狗人”之后我发现,这似乎这并不是什么“有钱人的高端玩法”,也不是为了拍些会被打上“露出”“X犬”等tag的神秘小视频, 甚至他好像都没有以此为噱头走红互联网的想法。


这位披上毛茸茸的狗套装将真面目隐藏起来的日本人,可能是真的想变成一条狗。


抽象且滑稽


这位“狗人”其实已经活跃了两年了。

从2022年一家德国媒体当街采访穿着狗服装的他开始,他便一直以这个形象示人,时而 接受采访,时而发点自己穿着狗服装的小视频。


这两年折腾下来,这位toco成功立起来了一个奇葩的人设,他从不真人出境,也从不说话发声,甚至对各路网友的评论毫无反应, 只是专心的穿着那套狗套装扮演着一只小狗。

现如今,他再一次出现在大伙面前“刷脸”,则是因为他开了一家名为“tocotoco动物园”的变狗体验店,欢迎每一个跟他抱有同样理想的人来体验变成狗,似要将自己的理念发扬光大。


然而,网友们对他的评价,则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有人确实对他的这种行为表达了赞赏和鼓励,而更多的评论还是突出一个“闹麻了”。


在国外网站尚且如此,流传到国内就更没有什么好话听了, 而且这件事在国内一度流传过非常邪门的版本,什么花费700万啊,整容成狗啊,为了变成狗把腿锯掉了啊,之类闻之令人瞠目结舌。


虽然全都是借题发挥胡说八道,然而依然可以见得,这种事在我们眼里一直不是很能理解,非得编排上点猎奇的噱头才值得成为营销号眼中的流量美餐。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也不怪网友们的评价多是调侃和不解, 这所谓的“现实系狗套装”在广大网友的眼里确实是难掩粗陋。


与其说是狗,还是更像趴在地上的人,视频中总是强调的“逼真”和“现实”多少有点自欺欺人,连真正的狗看了都疑似会产生“恐怖谷效应”。


而它最新拿出来开店用的阿拉斯加雪橇犬皮套,在我看来也只是做工更精细些罢了,不动的话确实惟妙惟肖。然而一动起来,那笨重的体态,呆滞的表情,“人味”十足的动作, 都让他渴望变成狗的诚挚情感和做出的努力显得滑稽且抽象。



离与喘息


聊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觉得,不就是穿皮套玩吗?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那帮“钱多到可疑”喜欢兽装的“福瑞控”们作为互联网上著名的“毛茸茸爱好者”,不正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再者说了,更加现实一点从游乐园到某些品牌,穿着玩偶服的吉祥物不是到处都是吗?

区区一个“狗皮套”在他们的衬托下甚至显得有点太基础太普通了。

然而,这哥们想要变狗的这番行径与初心,还真与以上这些例子有着微妙却又直指本质的不同。


有着宣传需求的商家自不必多说,“福瑞控”这些为了cosplay套上皮套的爱好者们,其实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

他们或是在扮演喜欢的角色,或是在诠释对毛茸茸的喜爱,亦或是单纯享受套上一层别样外壳后的另一个自己。

他们从这个本质上是变化形象的行为中获取的,是更进一步的快乐和满足, 皮套本身只是一种媒介,是达成目的的过程。


而对于toco这位主动变成狗的人来说,他变成狗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他的目的,暂时放弃人类的身份,就是他全部的追求。

似乎,他不只是要穿上“兽皮”,还要更加贴近单纯干净的“兽心”,释放那份被人的躯壳困住的,独属于野兽的安宁。

这种将人与动物的边界混合互换的行为, 导致整件事缺少了亚文化圈特有的鲜活感,反而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异。


也正是这种怪异,让他的行为脱离了可以理解的范畴,成为了人们下意识用“抽象”和“变态”来形容的行为艺术。

毕竟他没办法真的放弃自己的人类身份,依然进行着花钱制作皮套拍视频传到网上等社交行为,他也不能靠这个解决任何现实问题,第二天他依然要从这幅狗皮囊中钻出来面对或许难捱的生活。


甚至这件事本身都没有给这位toco带来多少热度和流量, 做狗两年,如今toco的油管账号依旧只有不到10w粉,几经媒体报道,关注此事的人也并未增加多少。


只是,令人意外的是,这样看似毫无意义的活动,仍然获得了一部分人的支持。

这位执着变成狗的toco并不是个例,先前我在文中提到过这位老哥开的“变狗动物园”,去年十一月份的预约早已满员。


而在互联网的边边角角,我们依然可以查到各种想把自己变成动物的奇人。

可见,这并不是一个人发疯,或许是猎奇心理作祟,或许是为了博取眼球,亦或者是真的认同这位“狗人”的理念……

不论如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应这种“变成狗”的渴望。


这种渴望对于我们路过的普通人来说或许难以理解,但是在他们的眼里,只要套上皮套,就可以躲进一副虚假的躯壳中逃避社交;只要扮成动物,就能摆脱人类身份的带来的压力与焦虑;只要学着狗打滚摇尾巴,就可以将一切杂乱的思绪通过扮蠢抛到脑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