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摄于:澳大利亚 悉尼
这是「我日」公种号
第 124 篇文章
欢迎点赞分享,谢绝擅自转载
授权私聊,注意节操
引子
早就听好多人推荐 奇葩说 「外星蛋」这一期,所以抱着预期看了。
事实证明还是不能抱预期看,有希望就容易失望,还是要平常心冷眼看,才会像上一期《分手该不该当面说》那样有意外的惊喜。
哦,突然想起来上一期看完了想写的《为什么这么喜欢听邱晨好好说话》文章还没有写,先欠着,先把这篇水完。
这一期 奇葩说 的辩题是《外星高等生物的蛋,是该呵护还是毁灭》,辩题本身其实空间特别大,但这一期节目并没有预想得好看。
想了想,我觉得节目不好看的核心原因,可能是因为观众「没见识」。
脑洞需要动脑
黄执中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这是一道脑洞题」。
脑洞题的好处是,你可以随便想
脑洞题的坏处是,别人会跟不上
「不同等级的文明生物如何相处」,这是一个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会去思考的问题,甚至这个问题摆在面前,他们也不愿意想。所以观众是必然「没见识」的。
所以整期节目在核心话题的讨论上,非常没见识。
这就像健身:
我自己也就勉强能举个 25kg 哑铃
现在我打开电视节目期待看到举 50kg 的
毕竟我以前看过有人举 100kg 的了
但节目里所有人都在举 10kg 的
还不停地叫唤「哎呀我举不动了」
这种感觉让人觉得非常的
——不举
顺便说一下:
100kg 的哑铃,就是一再推荐过的《安德系列》全集,特别是《死者代言人》这一本。
如果你真的对外星文明这个话题感兴趣,《死者代言人》是人类有史以来围绕此问题进行思考的作品中,无法绕开的高峰。
仅就「外星文明」这个特定的主题而言,连《基地》系列都黯然失色,甚至《星际迷航》几乎都不值一提,更不要说所有其他连《星际迷航》都不如的名字里还好意思带「星际」的爆米花作品。
对,我就是在说「烧你妹的脑」的垃圾电影《星际穿越》。
强行深度
所以整期节目给我的感觉是:
被一个非常有深度的话题吸引进去,深度却乏善可陈。但其实讨论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有深度的点的,只不过前期我看了太多推荐所以心理预期太高。这是我自己的锅。
就我个人看法,全部讨论中真正的深度有且只有 3 个点:
1、邱晨
—— 什么是「酷」?
冒险不酷,冒险不就是不负责任嘛?
《超脱》里最经典的那句台词:
想要不负责任、不在乎,都太容易了,而「在乎」,才是真正需要勇气的事情。
为了装酷把自己玩死了,那不叫酷,那叫蠢。
为了生存,明知不可冒险却还要冒险,这他妈才酷。
—— 什么是「人」?
在高等生物面前,人就是渣渣,这是一个事实判断的前提。
可渣渣也要有渣渣的态度,这是基于事实判断的价值选择。
有个段子说野外遇到愤怒的熊如何应对?装死没用,跑又跑不过,打也打不动。唯有大喊一声「来吧!」,勉强算死得有尊严一些。
现在不是你选择如何对待高等文明,而是高等文明已经来了,你选择如何迎接自己的命运,这才算得上是「人」。
这种勇敢面对自己无法回避的命运的人,像 西西弗斯,才最他妈酷。
2、黄执中
—— 什么是「阴暗」?
要想一本正经地装阴暗,是没用的:
- 如果你太阴暗了,过犹不及,难看
- 如果你装得不够阴暗,装腔作势,难看
只有当你真的看到了阴暗,明白这是人性深处的真相,平淡无奇地接受了这一点之后,再冷不丁地甩出来给人看,这才叫「阴暗」。阴暗是冷冰冰的,不是燥乎乎的。
要说「阴暗」,奇葩说这么多期,没有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瞬间能超越 黄执中 在第三季《核电站泄漏,派有家室还是没家室的工程师过去》的辩题里表现出来的水准:
那一句「英雄的后人将活在伟大的阴影里,请放过伟大」,让人汗毛倒竖。
高晓松 当时煽情地反驳,其实根本不成立,黄执中 抛出的那个「道德绑架」的点永远立在人性的真相里,谁看到都会倒吸凉气,这叫「阴暗」。
「阴暗」是一种「痒」,它是让你觉得心痒痒,不是让人尴尬得牙痒痒。
举重若轻,一定得是举得起重的,才能装成轻,不然只会不举。
—— 什么是「活」?
「生」是一个客观描述,对应于「死」,可「活」是一个主观描述,超越了「生」。
黄执中 用一句话把整个辩题的细节全部破拆掉,然后把内核定义成了「好奇心 vs. 安全感」。
对「安全感」的追求是求生,可是如果放弃了「好奇心」就已经心死了,选哪个?
黄执中 的肢体动作搭配漂亮的响指声音,是人类面对未知勇猛向前的非常燃的画面。就像《变形金刚》电影版第一集里,大黄蜂从机器人形态变回汽车后停在坡上,车门洞开,男主角犹豫要不要上车时说的那句台词:
「如果几十年后你垂垂老矣,坐在躺椅上回忆一生时,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没上这辆车?」
心理学研究早就有定论:人类相比于自己做了什么,永远都是更后悔自己没做什么。
为什么?
3、罗振宇
—— 什么是「戳破」?
黄执中 在非常娴熟地偷换概念,他只告诉你,如果你放弃了「好奇心」,你虽死犹生,但他没告诉你,如果你放弃了「安全感」,你当场就死了。
罗振宇 没有直接戳破这一点,因为那样力度太小,也无法消解 黄执中 出色的控场能力给观众们下的「降头」。
怎么戳破「现实扭曲场」呢?一般有两个办法:
罗振宇 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同时做了这两件事:
强行科普 tips
这其实是 2002 年得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 的美国心理学家 Daniel Kahneman 当初做的行为决策实验,他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人并不是像古典经济学家说的那样是“风险厌恶”的,人们其实是“损失厌恶”的」
完整的题目是:
A、直接得 50 块
B、扔硬币,一半概率得 100 块,一半概率没有钱
这时 AB 的数学期望收益相等,但大部分人选 A,即面对收益落袋为安
C、直接损失 50 块
D、扔硬币,一半概率丢 100 块,一半概率不丢钱
这时 CD 的数学期望损失仍然相等,但大部分人选 D,即面对损失拼一把
强行科普结束
胜局的基础,是在 邱晨 发言时就奠定的,但却是在 罗振宇 这里彻底敲定的。
在这个鲜明的切身利益的数字骗局之后,观众不太可能再把自己的命标上一个可以出卖的数字了,因为那样会显得自己特别贱……
—— 什么是「偷换概念」?
场上所有辩手都在频繁地偷换概念,这是整期节目最精彩的地方。
事实上这期节目脱离辩题本身,只看选手表现,是非常好看的。但我把这句话藏在这里说,不放在最显眼的开头说。
为什么?因为大部分看到开头那句话的人,根本看不到这里的这句话。我直白地写出来,大部分人都视而不见,何况辩手们在台上偷换概念呢?这不正是像高等生物一样把其他低等生物玩得团团转么?这才是这期节目之外,选手和观众之间最有趣的悖论所在。
但所有偷换里,罗振宇 的这个偷换是最漂亮的。
其他人的偷换不逐一说了,总之假如可以无限反驳,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偷换能站得住脚,谁后说话谁占优势都可以戳破前一个人。但既然偷换无法永远站得住,那么最高明的偷换就需要「让人不太敢戳破」。
罗振宇 把辩题内核从 黄执中 的「好奇心 vs. 安全感」改成了「玩不起的游戏要不要玩」,这其实没偷换,这是回归了真正的主题,黄执中 那个才是偷换。
但 罗振宇 紧接着就把辩题偷换成了「知道出轨不对要不要出轨」。「出轨」是在人类道德体系下确定错误的事情,它的得失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在人类主流价值观看来是错的。
而「呵护外星蛋」未必就是错的呀?而外星高等生物未必遵循人类道德啊?
可是这个偷换不太容易招来「戳破」,因为想要反驳的人会有一层顾虑:
万一我反驳的明明是你 罗胖 类比不当,可是观众却误以为我在给出轨洗地,怎么办?还是不要碰了吧。
高明,非常高明。
最后扯几句闲淡:
辩论对外的目的永远是赢,但对内的目的是发掘自己的思考
辩手在场上的主张不一定等于个人看法,反而更像是演员和角色的关系
看辩论的目的不只是图乐,更多的是询问自己的内心,就像看书的目的不是记住什么字句,而是体验不同的三观
很多人喜欢让我推荐书,那我就顺嘴再推荐一次《死者代言人》
它给我的最大帮助是:
既然种族之间、文明之间、代际之间的误会和冲突都可以消弭,我们凡人日常生活中的那点破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供参考。
sunplantist
/ sun-plant-ist /
/ 太阳-种植-家 /
相关阅读
「七年之痒」?你痒你挠,别挠我。
极端天气叫外卖?呵呵。
更多「奇葩说」相关文章,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