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这样一条粉丝留言:“KY君,我有一个有好感的对象。但平时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了解Ta,刚认识的时候微信还能聊几句,现在就变成了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除了第一次相遇的朋友聚会,我们再也没见过面了。然后,春节长假快要来了,我们俩是一个地方的,我在想要不要约Ta出来吃吃饭、聊聊天,但又总觉得很突兀。请问要怎么样自然地约Ta呢?”
看了这个问题,我们猛然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人的长假都是在宅中度过的。那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约会吧!
社交网络,已经让“交友”和“约会”这件事情变得和从前大不一样了。一个人可以很方便的在手机应用上通过左右滑动照片,来选择自己喜欢或不喜欢另一个人,or should we say, 约或者不约另一个人。
调查显示,38%的美国单身人士都在通过线上与他人进行约会(Adams, 2015)。但线上约会却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因为尽管这一比例很高,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人其实仍然在以传统的方式交友和约会。相比于线上约会的快速便捷,在现实中真正约会某个人,似乎要隆重地多,也困难的多。我们习惯于在社交中表现得淡定自若,却往往觉得犹豫、无法向心仪对象展开邀约。
这种由“约会”引起的紧张与不安,又被称为“约会焦虑”。人们为什么会因为“约会”而感到焦虑呢?现在正在为如何把心仪的人约出来而感到焦灼的人,应该怎么办呢?今天的文章,就将为你提供值得参考的约会指南。
约会为什么让人感到焦虑?
身边没有约会对象的时候,人们会感到焦虑,“为什么世界那么大,却还是找不到适合我的人”;当有了合适的对象时,人们也会感到焦虑,“我该怎么向ta开口呢?Ta会不会不答应我呢?”;当好不容易邀约成功之后,人们还是会感到焦虑,“Ta会不会见了面之后不喜欢我?”
在约会情境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担心对方会拒绝自己,担心被对方审视,遭到对方的负面评价,担心一些不好的事情会在约会时候发生,感到犹豫不决、坐立难安等等一些类似于“社交焦虑症”的行为反应,又被戏称为“约会焦虑症”(DatingAnxiety)的症状(Kolakowski, 2014)。
事实上,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DSM-5)中,并没有“约会焦虑症”这一诊断。不过,如果当一个人不仅仅在约会时,也在很多社交场合都感到无法控制的焦虑,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话,那么ta就有可能是受到了社交焦虑的困扰,需要到专业的机构寻求帮助。
1. “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且三观契合的人太难了”
Hurlock(1982)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更倾向于被那些与自己有类似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所吸引。
成年之后,我们对于自己的兴趣、需求与理想有了更清楚的认知,不再需要通过认识更多不同的人来拓展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更想把时间花在与自己相似的人的交往之中,这让我们感到舒适和安全。但往往因为工作的关系,人们很难再像学生时期一样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认识到那些更有可能在价值观上与自己相契合的人。
2. “万一被拒绝了呢?”
约会焦虑,另一大重要的原因,就是主动邀约别人让我们感到不安,即使对方答应了自己的邀请,人们也会担心这段关系下一步的进展(是不是反而会因为这次约会,破坏了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形象)。人们常常会在还没提出邀请时,内心就已经上演了千百种对方可能拒绝自己的方式(Nicholson, 2011a)。
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个体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与低自尊,认为自己不太可能得到他人的肯定甚至是回应;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人们觉得,与其预想得很美好、现实却很惨淡,不如降低自己的期望(索性认为对方会一定会拒绝自己),才不会到头来失望。
久而久之,对“被拒绝”的恐惧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当自己准备要向他人提出请求时,这种恐惧就会油然而生,从而阻止一个人真正将邀请说出口。
不是没有适合的人,
而是主观意愿不够强
Arthur Aron等人(1997)对影响人们能否与他人建立“亲近感”(closeness)的因素进行研究。他们邀请一组被试两两组成一对“伙伴”,他们随机对一部分人按照他们在价值观问卷、依恋类型上的测试进行更严格的配对。
之后,他们将组对后的被试随机分入两组,一组人在规定时间内闲聊(控制组),比如上次去动物园是什么时候;另一组人则聊一些固定且逐渐深入的话题(实验组),比如自己最珍贵的一段回忆,人生中最尴尬的时刻等等36个问题。聊天结束后,对每对被试彼此间的亲密感进行测量。
他们发现,比起闲聊的人,聊一些更深入的话题的人之间更容易建立产生亲近感。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一对被试双方价值观是否契合、依恋类型是否匹配并不会对他们的亲密感产生影响。
因此,Arthur Aron等人(1997)认为,主观上的意愿才是影响一个人能否与他人建立关系、产生亲近感的关键,而非人们口口声声强调的价值观是否契合。
也就是说,当人们主观上想要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时,就会有可能找到那个能让自己产生亲近感的人。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声称找不到合适的约会对象,可能是我们主观意愿不够强烈。
主观意愿不强,可能因为不想改变当下的生活状态,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准备好进入一段新的关系(Firestone,2014)。当一个人还在上一段关系的痛苦中无法自拔,ta通常会对约会一个“新”的人感到焦虑。
约会见面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Hald与Hogh-Olesen(2010)对人们面对不同类型邀约的接受程度进行了研究。他们请了一组“研究助理”(被众人普遍评价为“具有一般吸引力的人”)到公开场合去接近异性(共173名男性、216名女性),并向对方自我介绍和简单交谈:
“你好,我的名字是XXX。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我只想告诉你,我刚才一直在注意你,我觉得你真的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
并且,这些研究助理还会随机向所接近的异性提出以下三种不同邀约中的一种:
“你今晚愿意和我约会吗?或者你周末有时间吗?”
“你今晚愿意到我住的地方来吗?或者周末有空吗?”
“你今晚愿意和我睡吗?或者周末呢?”
结果发现(除去那些目前有固定交往对象的人之外),在得到约会邀请的人中,68%的男性与43%的女性都答应了该邀约;其次,40%的男性与21%的女性都答应了到“住所”的邀约;最后,59%的男性答应了“一起睡”的邀约。
可以看出,主动提出邀约的结果,并不像人们所预期的那么糟糕。当你提出约会的请求时,还是会有近半数的人(68%的男性与43%的女性)会赴约,然而,如果你唯一做的就是默默担心对方会拒绝自己而不主动发出邀请的话,这一概率毫无疑问会是“0”。
所以说,“约会焦虑”很多时候源于我们给自己过多地设置了障碍。如果你真的想要与一个人建立关系,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彼此机会了解对方。以下是我们给大家的一些tips:
1. 相信第一印象,别多想
找到这个人,比标准更重要的其实是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来源于第一印象(一见钟情),也可能源于你对ta的观察与侧面了解。既然是感觉,你应该去感受,而不是去思考“什么是对的人”。有时候,过于理性的判断,会让你总是在错过。
不过,Segal,Robinson与Boose(2016)认为,你不需要事先去想对方应该具备什么,但却是应该想好什么是“一定不可以”的deal breaker。
此后,在约会发生前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背景经历等,会让你们在约会过程中有更多话题可聊,也能帮助你找到最适合对方的邀请方法(详见下文提出邀约的部分)。
2. 建立初始关系
建立一些初始的联结,会让对方更容易答应你的邀约。这就是所谓的“本·富兰克林”效应(BenFranklin Effect),即那些曾经为你提供帮助的人,通常也更愿意再次帮忙。换言之,当一个人对一段关系已经有所投入之后,这个人也会更愿意做出更多投入。
因此,你可以从一些小事开始建立彼此间的联结,比如借故向对方打听附近的知名餐厅等等(想当年,谁没有借过课堂笔记/书/饭卡…)。
3. 提出邀约
可能对于很多人而言,提出邀请才是最困难的一步。不过,在Jeremy Nicholson博士看来,不论约朋友还是陌生人,异性之间还是同性之间,成功的关键有三,就是开口!开口!开口!(Ask! Ask! Ask!)。
Hald与Hogh-Olesen(2010)的研究发现,提出邀约的人的外在吸引力(外表还是无法回避……),以及提出邀约时是否让对方感到安全、体贴(而不是让对方感到猥琐、鲁莽或意有所图的),会影响对方的接受度。
在正式提出邀请前,你还需要了解让自己和对方都感到舒服的表达方式。例如,有些人更喜欢直接的邀约,在他们看来直截了当的表达是真诚的体现,也有些人喜欢间接的邀约,在他们看来婉转的表达是给双方留有余地,体现彼此尊重。
4. 约会的过程
两人约会时,除了一些常规的吃饭、看电影之外的活动,可以有意识地将对话拓展到对价值观等更深层面的交流上,这会加快你们之间“链接感”的产生。
另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容易让人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的活动,让对方产生“我心跳是因为这个人”的认知归因偏差。(当然,计划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对方的承受能力和喜好)。心理学家Dutton与Aron(1974)就发现了人类有这样的本性,会把来自环境或其他原因的紧张兴奋,错误理解为自己为对方心动。这被称为“吊桥效应”。
他们在实验中发现,那些走过危险吊桥的人比走过坚固石桥的人更有可能在实验结束之后联系那个在实验过程中给他们留下电话号码的研究助理。研究者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人们会无意识地将过危险吊桥时引起的兴奋与紧张感“错误”地归因到自己对这个研究助理的感觉上——过吊桥引起的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会让人误以为是自己对当时遇见的这个人产生了“心动”的感觉(都是套路…)。
5. 约会的结束
如何结束一场约会与约会过程中那些开心的时刻同样重要,这来自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所提出的“峰终定律”(Peak-End Rule)(Fredrickson & Kahneman, 1993)
他指出,由于人的认知习惯,人们通常对于一个事物的评价,取决于在体验这个事物的过程中的最强烈的感受(peak)与结束体验时的感受(end),这些感受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相对而言,过程中的总体感受或平均感受则对于最终印象与评价影响不大。
所以说,一场约会如何结束也至关重要。你可以尝试在约会结束做一些暖心的举动,来让对方对今天的约会(还有你)有更积极和深刻的印象。
6. 当然,你的确也需要做好被拒绝的准备
任何人在提出一个邀请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另一个人被拒绝。你需要做的是,不要把拒绝当做是对自我价值的否定(Segal et al., 2016)。
对方拒绝你,很有可能是因为Ta觉得你们不合适,或者Ta还没准备好进入一段关系(Ta可能不止拒绝了你,也拒绝其他人)等等,所以不要把拒绝当做是对自己这个人的否定(don’t take it personal)。同时,反思自己从中获得的经验,例如应该更多尊重对方的时间、位置安排等等(如果你想和对方约会却把地点选在自己家楼下,就太没有诚意了)。
被拒绝的滋味当然不好受。你需要允许自己因为被拒绝而感到郁闷、失望,甚至怨恨。但最重要的还是尽快从“被拒绝”的痛苦中走出来,准备下一次约会。多多邀约,成功率才会变高哦!
以下是一则春节特供广告:
今天这份详尽的“春节约会指南”,主要致力于为你扫除好好约会的心理障碍。不过,要约会成功,聊什么也很重要。
关于约会不冷场这件事,还有一份可能让你好好约会的秘籍——下载天天快报,让你掌握最快的资讯、最热的话题、最新的吐槽,无论对方提起什么话题都可以轻松接住。就算双方不来电,也可能聊出志同道合的朋友呢~
天天快报也是一份根据你的价值观、兴趣来做个性化推荐的资讯APP,会让你发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和自己三观相符的人,他们在做着什么样的有趣的事情。当父母、亲戚冷不防地催婚时,也不妨和他们聊聊看到的新鲜事儿吧。
在春节这个单身狗受到一万点暴击的时刻,希望天天快报可以成为你脱单路上的良好助攻。快点击【阅读原文】吧~
加油,少年少女们,欢迎长假后携新date前来虐狗。
References:
Adams, R. (2015). 8 matchmakers on how tofind a date IRL. The Huffington Post.
Aron, A., Melinat, E., Aron, E.N., Vallone,R.D., & Bator, R.J. (1997). The experimental generation of interpersonalcloseness: A procedure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23(4), 363-377.
Conley, T.D. (2011). Perceived proposer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acceptance of casual sexoff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 309-329.
Dutton, D.G. & Aron, A. (1974). Someevidence for heightened sexual attrac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anxie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0(4), 510-517.
Firestone, L. (2014). 7 reasons most peopleare afraid of love. Psychology Today.
Hald, G. M. & Høgh-Olesen, H. (2010).Receptivity to sexual invitations from strangers of the opposite gender.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1, 453-458.
Kolakowski, S. (2014). 5 ways to overcomedating anxiety. Scientific American.
Levy, J. (2016). How to make friendsfaster. NYmag.
Nicholson, J. (2011a). Just asking for it,Part I. Psychology Today.
Nicholson, J. (2011b). Just asking for it,Part II. Psychology Today.
Nicholson, J. (2011c). 5 ways to indirectlyask for a date. Psych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