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一场大雨,电死多条人命。天灾无情,人祸更无情,电线杆、路灯杆、配电箱、公交站牌都特么无情,个个都是夺命精英。
谁说我国公民素质不行?每一次天灾人祸之后,都要全民科普一回高大上的自然科学理论。一场大雨之后,
“跨步电压”洞然于心……文化低不学行不行?不学你就得没命。
科学不是立国之本,而是保命技能,别的国家藏富于民,咱们是藏科学于民,牛不牛。
每一次天灾人祸之后,媒体的反应不是群起问责,而是扎堆科普,一群文科生干了理科生的事情,但是理科生不能去干文科生的事情,一触及真正的技术原因,就成了搞事情。
了解
“跨步电压”能不能保命?——真相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不专业的人了解点皮毛一无所用。
一点科普技能也是抄来抄去,各媒体都在转发不知哪位网友撰写的雨中防触电秘籍:要小碎步趟水,不能大跨步;要裸露脚背皮肤,保证对电流的敏感;一旦感到脚麻,必须立即站定,然后双脚并拢慢慢挪开,一旦跨步必死无疑
……
先不说这复杂的流程能不能记得住,就算过目不忘的学霸,要了解一点:普通人的大脑分析速度,远远小于植物神经肌肉反射速度,人一旦触电就是本能的跳开,腿在下,大脑未必管得住也,在你回忆起防电秘籍之前,恐怕已经躺在水里了。
除非什么呢,专业人士譬如电工,反复训练过类似场景,已经把正确姿势固化为临场反应,才有可能拥有
0.01
秒之内的决断。还仅仅是有可能,实际上电工触电而死的事故也屡见不鲜,触电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还跟电压电流的强度有关,即便固化的技能也未必能发挥出作用。
而且这点技能也争论不休,有人说应该单脚跳,以规避跨步电压,有人说应该双脚蹦,否则单脚滑倒了更没救
……雨中保个命容易吗?以后雨中路人都学僵尸跳,一路跳回家,就不会再发生悲剧了么?
新闻学院的高材生们,你们的专业是叩问真相,不是粘贴搬运似是而非的科普内容,如果无法担负起本来职责,还不如干脆息声。不说话也算一种态度,何必瞎扯淡?
如果非要科普,不要忘了科普另一方面的重要常识:所有的室外公共设施,都有相应的防水标准,按照不同的部位从防淋防溅,到防淹防浸,甚至承受一定水压,游泳池水下照明了解一下?
——现代技术早就解决了防水问题,水电不相容早就成为历史,包括路灯杆、配电箱一类户外设备,本身就是按雨打风吹的标准设计施工的,它们不应该随便漏电。
万一防水装置破损,还有漏电保护器这最后一关,可以极为灵敏地探测到漏电电流并切断电源,远比用人体脚背的测试和反应要快,这都是户外设备的强制标准,它不应该没有,也不应该失灵。
对于市政、供电等专业部门,线路巡查和维修是它们的日常职责,电杆上岗多少年该不该更换,是否存在老化破损事故隐患,是否存在私拉偷电、不按规范接线等等
……拿着财政的经费,收着用户的电费,它们是有职责的,起码要保证线路安全。
如果完全按照国家规范安装和维护,其实要想发生一起雨中触电的事故,老天爷也挺难的,需要突破好多道关口。
雨中漏电不是必然,也不是意外,而是责任事故,不是一个环节失灵,而是所有环节都失灵的严重事故。有一起说一起,都必然能追踪到某些施工、操作、维护方面的责任因素。
对这方面的
“科普”,对这方面的问责,各大媒体基本息声,也就剩下点复制粘贴“保命常识”的本事。教育老百姓容易,教育管理者难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