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有消息指出,
CIS芯片(CMOS图像传感器)已经开始出现缺货的现象
。
据了解,目前主要出现缺货的CIS芯片主要以运用在
智能手机
的产品为主,其中,
2M、5M这样的中低像素的产品供货缺口尤为明显。
据知情人透露,2M/5M的CIS芯片的确存在缺货的问题,并且颇为严重,在这些供应商中,
份额最大的供应商格科微缺货的情况最为明显
。
该公司因市场需求加大,导致上述提到的产品类型出现缺货。
业内人士表示,多摄像头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普及率大幅度提升,并扩散至中低端机型,造成市场对中低端CIS产品需求增加。
除智能手机外,汽车电子、安防监控等终端产品摄像头数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对于CIS芯片的需求快速增长。
IC Insights预计,2019年预计全球CIS出货量将达到61亿颗,2023年有望突破95亿颗,2018-2023年全球CIS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7%。
行业需求持续向上带动下,产业链公司望受益。
晶方科技为索尼、豪威等CMOS大厂提供封装服务。
奥普光电参股公司长光辰芯研发的CMOS图像传感器部分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韦尔股份并购的豪威是全球CIS领域排名前三的公司。
2019年是三摄普及的大年。
安卓阵营三星、LG、华为、小米、Oppo、Vivo均推出了后置三摄手机。
三摄配置在提升场景化适应能力上有着质的飞跃。
面对远距离拍摄场景,传统的单个摄像头方案拍照呈现效果较差,主摄+长焦镜头相互配合能够明显改善用户体验。
苹果今年新一代手机预计采用后置三摄配置,苹果与安卓阵营全面进入三摄时代。
双摄自2016年开始渗透以来,经过3年时间实现在中低阶手机的全面普及。
对消费者而言,三摄实现了多种拍照场景的覆盖,满足消费者“拍得远”和“拍得清”的多重需求。
预计三摄在2019年渗透率将达到
15%
,今年三摄手机出货将达到
2.3亿
台
。
华为是三摄的引领者,逐渐将三摄配置从旗舰机型向中低阶机型推广。
三摄推动CIS芯片用量大幅增加,单个模组的CIS芯片用量达到3颗,相比双摄CIS芯片用量增加
50%
。
随着三摄的普及,手机应用 CIS芯片需求在2019年开始成长提速,预计到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CIS芯片需求量在
50亿颗
,相比2018年增长
47%
。
CIS芯片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三雄争霸情形,
日本索尼、韩国三星、中国豪威三家厂商占据行业第一梯队位置
,三家厂商把控了CIS芯片市场主要份额。
根据YOLE最新报告数据,CIS芯片前三家厂商合计市占率达
73%
。
日本索尼
引领行业创新,产品性能行业领先,
是苹果手机摄像头芯片唯一供应商
,占据全球CIS市场
四成
份额。
而
豪威
前期主要聚焦于中端市场,市占率行业
第三
。
近年来,豪威开启“重返高端”战略,加大高端产品研发投入,与行业第一厂商差距不断缩短。
三星采用产业链一体化的策略,形成了手机终端、面板屏幕、存储芯片、摄像头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为一体的生态体系。
另外,
海力士、格科微、安森美、松下、STM、SmartSens等企业位于第二梯队
。
海力士、格科微主打中低端市场,出货量位于行业前五,但产品均价较低。
安森美、STM、松下定位于安防、汽车等工业应用,产品平均单价较高,但出货量较低。
根据Yole Development数据,全球CIS芯片(CMOS image sensor)产业在2017年的产值为139亿美金,相比2016年增长19.9%,未来五年仍将保持9.4%的复合增长率。
预计CIS市场规模在
2023年
达到约
22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