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赞叹为全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段佳,火了!她年仅28岁,实力惊人。
能拿到博士学位的人,无一不是各领域的佼佼者,这其中又能成为博导的人,年纪大多在四五十岁左右,最小的也才三十出头。
然而28岁的段佳却是打破了这个常规,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科研选手
。
28岁的博士生导师段佳,1996年生于湖北孝感,自幼便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与求知欲。
根据《澎湃新闻》的采访专题报道,我们得以窥见段佳的求学之路。本科阶段她就读于武汉大学,凭借出色的学术表现,她于2017年顺利完成本科学业。随后,她继续深造,前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攻读药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并于2022年成功获得博士学位。
凭借过人的履历和卓越的学术表现,2022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段佳选择留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并很快晋升为助理研究员。
2023年8月,
段佳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第3篇Nature论文,她已经连跳4级,
成为一名拥有独立实验室的研究员了。
日常科研工作中,她继续深入研究
GPCR
的结构和功能,以及GPCR药物的研发。她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为科学和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就是:
她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论文
,题为“Structure of the glucagon receptor in complex with a glucagon analogue”(胰高血糖素受体与胰高血糖素类似物的复合物结构)。
这篇论文中,
段佳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成功解析了胰高血糖素受体
(GCGR)
,它可以调节血糖水平,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这是世界上第一个GCGR的结构,也是第一个与激动剂结合的GPCR的结构,为GPCR的结构生物学领域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个结构不仅为GCGR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结构证据,也为GCGR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策略,
为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
段佳的研究工作不仅在国际上受到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也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鼓励。她先后获得了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杰出科技创新奖。
走上讲台的段佳
在学术界,年龄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真正的评价在于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学术环境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才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回顾自己的科研生活,段佳在采访中表示,科研工作虽然充满挑战和压力,但也是充满成就感的过程。
她建议青年科研工作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及时与他人沟通交流,
分享科研过程中的困惑和压力,同时保持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和信心,享受科研过程中的每一个小成功,不断激励自己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