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已通过AACSB、EQUIS和AMBA三大国际认证。以“融汇中西管理智慧,培养创业创新精神,践行服务社会责任,作育商界管理精英”为使命。打造中国商界黄埔军校,我们愿与您携手并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Palantir“旋转门”:美国权力的幕后推手 ·  昨天  
EarlETF  ·  EarlETF动量模型跟踪2025-02-07 ·  3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太惊心!清北毕业生,疯狂向下卷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新生风采·“悦”读感 | 李梓琦:直起腰来,我望见......——读《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有感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 公众号  ·  · 2017-08-30 16:55

正文

编者按:未上大学,先读《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为倡导无功利阅读,从2013学年开始,中山大学每年都倡导新生阅读一本经典名著。今年学校“悦”读感活动倡导新生读《大学》或《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接下来的日子里,小编将选登部分同学的“悦”读感,与你分享他们的阅读感悟。


《大學》是儒家經典,《四書》之一,作者是何人尚未有定論.唐代的韓愈和李翱為了維護道統,開始推崇《中庸》與《大學》.北宋時文學家司馬光編纂了《大學廣義》,是為大學獨立成書之始.二程又把《大學》原文章節編纂為《大學定本》.南宋時,朱熹編纂了《大學章句》,并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為《四書》.按照朱熹的見解,《大學》是孔子及其學生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入門讀物,故而應為《四書》之首.《大學》原不分章節,朱熹按照它的內容,將它為經一章,傳十章,並說: 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但也有前人認為此說並不可靠.

《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 朱熹在大學章句序開篇如此寫到.也就是說,《大學》是古代太學教學的基準與綱要.他之所以這樣說,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大學》向我們展示了儒家的 三綱八目 ,層層遞進,條理分明.其中 三綱 指的是 明明德 ”” 親民 ”” 止於至善 , 八目 格物 ”” 致知 ”” 誠意 ”” 正心 ”” 修身 ”” 齊家 ”” 治國 ”” 平天下 ,而傳十章則是引經據典地向我們闡釋 三綱八目 ,言簡意賅.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為了解釋 在明明德 ,作者引用了《康誥》《太甲》《帝典》,說明了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是從堯舜禹時期就開始了.其中引用《太甲》的 顧諟天之明命 告訴我們這種品德是上天平等地賜予我們的,而每個人之所以有品德上的差異,很可能是後天的教育導致的,故而 皆自明也 ,我們應該自己主動弘揚這美好的品德以達到 大學之道 .


接著為了解釋 大學之道 在親民 (這裡的 應當做 ),作者引用了商湯王的《盤銘》: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意思是 如果能夠有一天自新,就應該天天自新,永遠自新 )以及《康誥》的 作新民. (意為 鼓勵人們棄舊圖新 )旨在向我們說明應該棄舊圖新,時刻保持思想與精神的 ,對自己的舊思想、舊觀念進行革新,而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方法,通過不斷自新來接近 大學之道 ,好比曾子的 吾日三省吾身 .



明明德 ”” 親民 ,之後則是 止於至善 . 止於至善 的意思是達到最完善的境界.《詩經》雲: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 意為 京城附近都是老百姓嚮往的地方 .又雲: 閩蠻黃鳥,止於丘隅 而子曰: 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都說明了我們應找準自己的位置,然後向更高處攀登,奮鬥.


其次的 八目 我認為可以分為內、外兩部分, 格物 ”” 致知 ”” 誠意 ”” 正心 ”” 修身 都可算作個人的內在修養,而 齊家 ”” 治國 ”” 平天下 則是對外治理.從原文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可見 八目 是相互緊密聯係在一起的,缺少一目都無法達到 明德于天下 的最終目的.


內在修養部分,先格物,后致知,再誠意,正心. 格物致知 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 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即指研究事物的原理而獲得知識和道理.它強調了我們自身對各種事物的思考,而並非直接照搬別人的知識,這樣才能 致知 .而誠意需要真誠不欺騙他人與自己,正心則說心要端正不留邪念. 格物致知,正心誠意 正是對自身的不斷完善,道德的不斷提高,達到 修身 ,之後才能放眼身外.


對外治理方面, 齊家 ”” 治國 ”” 平天下 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家庭到國家,再到全天下都取得成就,而其根本則需要 修身 .正如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所言,對外治理的關鍵是處理好人際關係:在家處理好與長輩、夫妻、兒女的關係方可齊家,在國內處理好君主、大臣、百姓的關係方可治國,在天下處理好各國的利害關係方可平天下.而處理好人際關係的關鍵則是自身是否 修身 ,唯有正心誠意者方能使天下人信服.


簡而言之,《大學》內容雖少,卻蘊含了儒學的要義,使無數人終生受益.讀完《大學》,我不僅領略到了儒學的博大精深,也體會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撰稿: 李梓琦 17级 会计学 专业新生」

编辑:丘


其他 作品 赏析


“悦”读感 | 陈渊:由《大学》看当代国人的创新意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