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作为国家重要资产和基础战略资源,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而数据安全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是维护国家安全、企业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和安全服务提供商,360集团在国家加快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紧跟国家战略,致力于实现“不断创造黑科技,做全方位守护者”的愿景。围绕着数字安全、税务安全及相关话题,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接受了《中国税务》的专访。
周鸿祎
《中国税务》:
今年的全国两会,您主要关注哪些话题?
周鸿祎:
360集团一直以来聚焦做好两件事:一是提供数字安全服务,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底座;二是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国两会期间,我将继续关注数字安全和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相关话题,为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建言献策。
《中国税务》:
360集团作为一家深耕安全领域的企业,如何迎接数字化带来的安全挑战?
周鸿祎:
面对数字时代的安全新挑战,我们提出了“上山下海助小微”的企业战略。“上山”是上科技高山,坚持科技报国,做网络强国的守护者。360 集团投入超过200亿元,破解“看不见”国家级攻击的“卡脖子”难题,打造国内首个原生安全大模型“360智脑”,并首创大模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AISE”,更好防御网络攻击。“下海”是下数字化蓝海,赋能产业数字化,做数字中国的建设者。360集团推出企业级AI大模型解决方案,进一步服务产业数字化,帮助企业、城市和政府深度定制“安全、向善、可信、可控”的垂直大模型,完成智能化升级。“助小微”是扶助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做数字化“共同富裕”的推动者。360集团以“云化+SaaS 化”的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资产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问题,受益企业超140万户。
《中国税务》:
您如何看待企业的税务安全?
周鸿祎:
在我看来,税务安全是指企业在税务管理过程中,通过完善周密的专业规则、规范系统的执行控制体系,确保企业税务合规,避免因税务问题带来风险和损失。其对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运营管理、财务稳定、社会声誉等多个方面息息相关。尤其是对360集团这样的上市公司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税务安全意识,不仅要面临罚款、滞纳金等经济损失,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信誉,打击投资者信心。
《中国税务》:
对于360集团这类营业收入百亿元级、纳税主体超过100家的集团性企业,如何实现科学合理的税务管理?
周鸿祎:
科学合理的税务管理依赖于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对此,我们于2020年上线了“智慧税务系统”,其已经成为企业税务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该系统前端对接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统一数据管理和配置业务规则;后端与税务机关对接完成直连申报及缴税,有效解决了企业税务管理的痛点。
一是实现了税务数据大集中。
过去,税务数据散落在业务系统、财务系统、合同系统、结算系统、发票系统、人力系统等当中,需要企业财务人员分散搜集并单独使用。系统上线后,大部分数据均以系统对接方式直接传输到“智慧税务系统”,极大提升了数据收集和保存的质量,也为下一步数据拓展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是税务规则前置提升了管理质量。
对于什么时间纳税、缴纳多少税款、如何享受税收优惠等问题,都需要企业财务人员从数以万计的业务流程中提取信息,并汇集成一张报表。系统上线后,我们将税务规则前置在系统中,在业务流程触发规则的同时会自动完成税务信息的提取,有效规避了操作人员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从而保障了全国上百家纳税主体合规水平标准统一。
三是解放人力提升了工作效率。
系统上线后,我们的财务人员每月可以一键生成申报表,实现数据计算全链条留痕,并通过电子税务局的直连接口一键完成税款扣缴。相比于过去的手工填写申报,不仅提升了效率和准确率,还有利于财务人员把事务性工作中节约的时间、精力投入税务风险防控中,形成提升税务管理质量的正循环。
《中国税务》:
近年来,税务部门持续深化拓展税收大数据应用,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效能,您对此怎么看?
周鸿祎:
在数字化时代,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税务领域也不例外。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税务部门深度挖掘和分析税收数据,从而发现潜在的税收问题和风险,提高税收征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对于保障国家税收收入、降低行政成本、维护税收公平正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税务部门近年来不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效能,全国统一的新电子税务局正在扩围上线,有助于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税费服务,减轻企业办税负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站在企业的角度,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内部税务信息化水平,以更好适应税务部门持续构建优化高效统一税费征管体系的新要求。
《中国税务》: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与应用备受关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涉税领域的应用有哪些积极探索?
周鸿祎:
2023年,我们与相关机构合作,共同建设了税务行业标准大模型,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涉税服务领域,有效解决税务行业性、专业性问题,进一步激发生产力和创造力。目前,税务行业标准大模型已在智能咨询、智能风控、自动算税、智能培训等场景落地应用,依托大模型人机交互及其复杂内容和语言理解能力,精准获取有效税务信息,高效处理日常重复业务,在提高税务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税务管理成本。
据测试,税务行业标准大模型在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中的成绩已经超越了ChatGPT,获得业内认可,并入选“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应用十大典型场景案例”和人民网财经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数造新实体——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案例研究(2023年)》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