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Raven,【芯世相】入职不久的小编,在最近的几个月里,我看了几乎所有电子元器件和芯片行业的公众号文章,管着上百个行业群,撩了上千同行,整理了很多活动的文字稿,写了几篇推文排了一些版。
今天这篇是我的转正申请,谈谈这几个月来,我作为芯片行业小白的一些认知。老板说了,能不能转正,你们说了算,求点赞
01
目前,无论从国家的政策、有关芯片的股票、资金的流向都可以看出,芯片行业在目前的中国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有时候我甚至有种错觉:
我仿佛看到了邓小平在南海边画的一个圈,而今天中国的芯片行业就是当年的那个圈。
芯片行业是个制造业,但芯片行业又是特殊的制造业。所需技术及资金极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中国起步又晚,一点后发优势都没有。
如果你是做煎饼、油条的,你只要跟周边几个胡同竞争就好了。但芯片行业不一样,你做的芯片要和世界上已经有很多技术积累的行业先锋去竞争。这种感觉就是像是
让刚会走路的C罗去跟巅峰时期的马拉多纳去踢球,但以后的C罗会成为巨星,中国就是这样。
可能有人会说:中国有海思和紫光展锐等等,然后列出一大堆数据。的确目前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半导体相关企业,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芯片行业的核心技术还是在欧、美、日、韩,我们现在在做的只是模仿和学习,创新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能做的大部分还是简单的替代品。
大学时英语老师经常给我们举些例子:
外国有学者在某杂志发表了论文《东海岸的落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国立马会有学者发表论文《西海岸的落叶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有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靠着“汉芯一号”骗取了上亿资金的陈进,所运用的创新就是让民工磨去标识,印上自己的logo。可是当年这款号称中国微电子领域里程碑的芯片一度成为全中国的骄傲。当然,用这种方法骗取上亿资金也是一种本事,起码
PPT要做得好
。
非要说目前中国的芯片行业很领先,我会觉得像“
肥
猪赛大象
”、“
亩产上万斤
”一样。
就拿中国的GDP统计来说,细心注意会发现各省的GDP加在一起会超过全国GDP。很多行业就像“
注水GDP
”一样,同样都存在水分,芯片行业数据也不例外。
目前中国芯片行业只是刚刚开始,请不要骄傲。
02
芯片国产化需要突破技术难关,
芯片制造的技术主要分为两块:
芯片设计
和
芯片制造
。
近期关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短缺和人才挖角有诸多讨论,根据统计,截止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高阶人才缺口将突破10万人,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多年来发展缓慢,与其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息息相关。
芯片设计需要相关的人才,但是明显现在国内芯片制造行业顶尖的人才不多,或者是在国外。首先应该是政府以优惠的政策作引导,吸引这部分人回来。其次逐渐建立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当人才培养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相应的新技术便会应运而生。
顺便提一下老话题,中国目前的学术氛围不太好,
急功近利、浮躁是当下中国面对的最大问题,所以在各个领域,中国很久都没有出大师了。
人才是需要相应的氛围去产生,而
不是吹出来的
。
目前中国晶圆材料的制造中,关键的材料主要仰仗进口。
材料产业相关基础专利技术早已被国际大厂垄断,而基础专利又是材料产业必备要素,同时国外厂商又不愿将专利出售给中国,因此在基础专利瓶颈的突破上进度缓慢。
要想把设计好的芯片造出来,资金的投入以及政策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中国想把芯片造好需要从三方面入手:
03
芯片交易市场很乱
身为运营,要管很多个群。每天在群里看到最多的就是XXX型号有吗?XXX低价出售。
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型号,全部需要到看不到的市场上去“捞”,多累啊!
还有某些芯片突然间涨至数倍,甚至数十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古玩市场。
价格易波动是今年芯片市场最大的特点,就像最近很紧缺的
STM8S003F3P6
。囤货、炒货各种各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把这些芯片的类型全部放在一个平台,买家一搜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货那该多好。就像某二手车广告上所说的“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这也许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但是这种模式中间可能会涉及资金流动的问题,但随着这种模式的发展资金流动这块会得到解决。
04
梳理以上所讲到的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