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有买过汽车,可能不会了解一直身居幕后的汽车金融。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25家汽车金融公司开业,保持着平均一年两家的成立节奏。这些汽车金融公司普遍的特点是依靠一家汽车厂商主要出资成立,几乎全部的合资品牌汽车厂商都将旗下汽车金融公司引入中国市场,大部分自主品牌汽车厂商也已成立或正在筹建汽车金融公司。
从2009年开始,金融机构参股汽车金融公司的热情日益高涨,包括徽商银行、东亚银行、湖南信托在内的6家国内中小银行、5家外资行和2家国内信托公司均有参股。
这些汽车金融公司提供的主要金融产品则包括经销商贷款、零售贷款和融资租赁。其中向经销商提供的主要贷款产品包括库存融资、建店融资和流动资金贷款,包括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在内的几家商业银行也在经销商贷款中具有一定市场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经销商贷款在汽车金融公司全部业务中的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67%下降到2015年的21.5%,而针对汽车消费环节的零售贷款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近八成。
不止汽车金融公司在做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目前包括商业银行、厂商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甚至小贷公司都在广泛介入汽车消费金融行业。
与汽车金融公司相比,银行优势在于其资金成本低,物理网点也比较多,但银行发放贷款需要抵押物和担保,且银行对车辆的风险评估和处置变现的经验相对不足;而汽车金融公司专业性强,审批流程方便,其缺点则在于资金成本较高,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但与此同时,汽车金融行业不良贷款率却要远低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相对而言抗风险能力较强,这也反映出当前的汽车金融行业对于审批的严格。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市场汽车金融发展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德勤此前也在汽车金融白皮书中,将国内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归结为四点,分别是:消费主体年轻化,汽车信贷接受度显著提高;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日趋完善;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法律法规环境日渐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