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十三日 ·  18 小时前  
创伙伴  ·  欢迎你也加入创伙伴知识星球 ·  昨天  
庞门正道  ·  我为什么拜神? ·  4 天前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2025年线下活动安排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真正厉害的人,都很会休息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5-01-24 17:38

正文

*贴片包含广告

作者 | 帆书 · 薯荷小汤圆



辛辛苦苦忙活了三百多天,临近春节,每个打工人的身上和眼里都堆满了疲惫。


过去一年,相信 很多人都有过这 样的经历:


工作遇见难度,越想快速完成,便越是行差踏错;


写策划没有灵感,越是强迫自己冥思苦想,便越是思维闭塞、紧张焦虑;


遇事暂时找不到解决办法,越是焦急慌张,越是适得其反,造成混乱。


时代发展得越来越快、身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也越来越不敢停下。


就像清华教授向东感慨的那样: 整个社会似乎陷入了一场“忙碌症”


但人就像一根皮筋,绷得越紧就越容易断。


列宁曾说: 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会休息才是提升工作效率的第一步。


年底到了,给辛苦一年的自己留个喘气的时间,才能够高效有序地将事情处理好,生活和工作也才会如你所愿地推进和发展。




汽车大王福特曾说过:


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有如没有刹车的汽车,极为危险。


的确,一个人也像机器一样,如果一味追求效率,不懂得停下来休息的话,就只会适得其反。



想起姐姐曾给我分享过的一段经历。


有年暑假,她和一个同样都是985硕士在读的女孩一起进入一家银行实习。


为了争取转正,姐姐每天都在拼命工作,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几乎没离开过座位,还经常加班熬夜到晚上十二点。


而另一个女孩每天都是准点下班,上班期间也经常借着喝水的理由溜出办公室。


中午休息时,她也是不到上班时间,绝不踏入办公室。


可令人惊讶的是,实习结束后,上级领导却决定留下那个女孩。


姐姐后来和那个女孩聊天时才明白:原来她每次溜出办公室,都是察觉到自己的注意力开始下降。为了保证效率,她才溜出办公室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心情。


这种张弛有度的工作节奏让她效率更高、人更从容,也能留出更多的空闲时间来提升自己。


很多时候,拼命工作不是能力的体现,会休息才是。


20世纪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接手一个生铁搬运工厂后,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给员工提了三点要求:


1.强制大家每小时休息5分钟,即使并不觉得累;


2.将每天的工作时间从10或12小时减少到8.5小时;


3.确保大家在工作时是专注的,高效的。


这三点要求看似很简单,却奇迹般地提高了工人效率。


以前,工人平均每天可以处理大约12吨的生铁,他接手后,每天却可以处理大约48吨的生铁,并且不觉得疲惫。



“会休息”对于“高效率地工作”,就像充电器对于手机一样,必不可少。


想要高效率地工作,就要先先学会高效率地休息。


真正厉害的人,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是工作时的拼劲儿,而是休息时的“懒劲儿”。


前进是种能力,但会暂停却是一种智慧。




《最成功人士周末做什么》的作者劳拉·范德克姆曾说:


你需要为周一做准备。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利用周末让自己恢复活力,而不是弄得筋疲力尽或者感到失望。


过去一年,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周末为了完成工作日剩下工作推掉了一切约会,周一上班时,虽然完成了工作,但是质量不行,整个人也异常疲惫。


由于周末没有休息好,新的一周工作效率也不高;到了周五下班又没有完成工作,于是陷入了死循环。


真正的高质量休息,从来都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身心的蓄能期。


作家朱光潜写作碰到意兴不佳时,心里越想写好就越不顺手,但又不肯放下。


于是越写越烦躁,越写越不像样。


每每发现自己状态不好时,他就立即丢开工作去乡下散步,放松心情。


再次回到案前写字作文时,反而会觉得精神百倍,原本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可以轻松做到。


这个经历让他明白了,不止写字作文是如此,任何事情想要做好,就必须在开始时确保自己精神饱满。


在他看来:


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休息,休息不仅是为工作蓄力,而且有时工作必须在休息中酝酿成熟。


就像《狼图腾》里说的: 身体是生存的本钱,休息是狂奔的前奏。


棒球名将康黎· 马克,每次比赛前都必须睡个午觉,否则到第五局时就会精疲力竭。


但如果有午休的话,哪怕只有短短五分钟也能够让他赛完全场,丝毫不会感到疲劳。


事实上,科学家通过对大脑的研究也发现,休息状态下的大脑和工作状态下的大脑一样活跃。


当我们在休息时,大脑的一些区域甚至会更活跃,一些区域间的连接水平更高,而这些更强的连接通常预示着更强的认知能力。


而越没思路,越要冥思苦想时,越容易适得其反。



我们的身心与大脑就像橡皮筋一样,你绷得越紧,反而越容易断。


工作没思路时,不如先放下它,给大脑一个缓冲期,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了。


休息,不是某一种单一的方式,而是一个让你获得更好状态的代名词。


学会休息,不仅是给疲惫的大脑一个蓄能期,也是给忙碌的生活一个缓冲期。


学会蓄能,才能高效放能;学会缓冲,才能时刻保持良好心态。




卡耐基曾在《人性的弱点》中说:


休息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人的休息其实是对身体上某些损失的弥补。


有时我们会觉得人生太短,时间太少,于是拼命地低头赶路,可这样只会得不偿失。


一个人只有学会了高质量休息,才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获得无可替代的财富与资本。


那如何成为一个会休息的人呢?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1. 坚持早睡,养足精神


当代人的生活,熬夜已经成了习惯。


但早睡却是会休息的人的共同特点,俗话说:晚上放纵,白天萎靡。


在合理的时间入睡,是保证睡眠质量的第一步,也是学会休息的第一步。


早睡早休息,让生活和身体的状态逐渐步入正轨,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更好地投入生活与工作。


2. 培养一项爱好,唤醒对生活的热情


兴趣爱好,就像生活中的调味品。


当你感到疲惫时,可以让你快速恢复元气;遇到困难时,可以帮你短暂抽离。


在面对高速运转的生活,有人喜欢浇花,有人喜欢读书,有人喜欢运动......


找到一件能让你完全放松自我,全身心投入进去的事情。


在全情的投入中感受快乐和平静,用灵魂的充实,来调节工作中的疲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