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个人Alone
不管你遇到什么,【一个人】一直都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一个人Alone

“ 来 都 来 了 。”

一个人Alone  · 公众号  ·  · 2021-04-20 23:40

正文


来都来了

大过年的

都是亲戚

多大点事

还是孩子

......

如果是你

你会接受 “宽容体”的人生吗

来都来了

别走了



经常听到很多人,这样劝说别人做一件事情:

▌来都来了,就算这里的风景不是很好,也要走到底呀,出来玩不就是要开心的吗,别怕麻烦,都是一个队伍的,别搞特殊;

来都来了,多多少少吃一点吧,我知道这个不是特别合你的胃口,但是咱们大老远跑一趟,为了路上的辛苦,也得给这道菜一个机会;

来都来了,带点什么东西回家吧,虽然大家老说景区的东西就是用来宰人的,但好歹是纪念品,当地买的就是比较有仪式感,不要白来一趟;

来都来了,就忍一忍吧,虽然大姨说的话不中听,但是到人家家里来,又是大过年的,不要闹的不和气,就当没听见,左耳进右耳出呗。

在这所有的劝说之下,都有一个前提词汇,叫: 来都来了。

前段时间朋友和几个发小一起出去旅游,本来就不是很想去,但是架不住大家多年的情谊,话里话外都是,谁要是不来,就是对不起我们这个小团体,搞特殊,好不容易的相聚机会,不管有事没事,都得空出时间来。

朋友觉得,虽然大家现在已经有点话不投机了,但是能和一群发小一起出去的机会,确实很少,于是也就打起精神,一群人出去玩了。

结果三天下来,每天晚上都在和我视频吐槽,今天吐槽吃不到一块,明天吐槽大家行程安排不顺利,后天吐槽谁和谁又闹矛盾差点吵起来,关键是,每次都有一个和事佬一样的人出现和稀泥,说什么来都来了,大家就凑合一下,互相体谅体谅。

所以,为什么大家总说,出去玩一定要和“对的人”一起,因为对的人会让你感觉到时光飞逝,而不对的人,只会让你痛苦到度日如年。



根据我的观察,我发现一个很离谱的事情,我们就是 擅长忍耐。

去一家餐厅吃饭,哪怕菜不是特别好吃,甚至有点不新鲜,在服务员过来问的时候,也会说一句,挺好的,我挺满意的;

和不熟的人一起聊天,其实已经想要转头走人了,还能说服自己面带微笑继续迎合;

在一段可能没那么好的关系中已经很痛苦了,还会安慰自己,这也许就是生活的常态,然后撑着不分手。

无数的人,在用类似于来都来了这样的 “宽容体” 言论在教我们做事。

他们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特立独行,做事不能太在意自我感受,和人相处要让别人舒服,在亲密关系中要学会当一个没那么敏感的人。

他们告诉我们,有情绪是不好的,有自己的想法是格格不入的,和别人不一样是糟糕的,不按照规则办事是错误的,人就该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

他们还告诉我们,那么要强不好,不一定非得追求最好,要去努力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奋斗,碌碌无为,平凡的过一生,才是大多数人的归宿。

于是我们放弃自我意识,丢掉内心秩序,试着去迎合,去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然后又怨恨自己,为什么过成了这个样子。

不是这样的,也不能这样,别人口中的“宽容体”,是枷锁,更是 绑架


那我们应该做什么呢,聊到这个的时候,我还和朋友讨论过,来都来了,这几个字真的是贬义词吗,后来我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

我们应该少听他人口中的“来都来了”,但是 多对自己说“来都来了”

当有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你没有勇气拿起的时候,对自己说一句,来都来了,我就是要试一把,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至少我不负此行;

当有一份不确定的爱情出现,你不知道该不该追求对方的时候,对自己说一句,来都来了,我就是要勇敢告白,哪怕被拒绝,至少我不会后悔;

当有一秒你想放弃自律,你觉得坚持好像也没有意义的时候,对自己说一句,来都来了,多跑一秒,多走一步,再坚持一下,也许就能看到希望。

一辈子那么长,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别人的言论去虚度光阴,一辈子又那么短,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怯懦就放弃可能拥有的人生。

别人对我们的枷锁,我们不必宽容,而自己对自己的放弃,我们也不要宽容。

来这世上一遭,我们就是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自己的选择,承担自己的人生,然后过不后悔的日子。

来都来了,那就精彩的过一把吧!



如果是你

你会在什么情况下

对自己说 “来都来了”

其实想说的很简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