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麦音乐
用文字和音乐温暖生活。网站“麦田音乐网”MTYYW.COM
51好读  ›  专栏  ›  麦音乐

海子: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

麦音乐  · 公众号  · 音乐  · 2017-02-24 20:5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曲名:The Song Of The Sun

歌手:Alborada Del Inka

所属专辑:Alborada Del Inka

发行年代:2006

风格:民族,印第安音乐

介绍:Alborada Del Inka是一支秘鲁乐队,演奏印第安部落风格的音乐。他们的音乐中充满了纯正的印第安长笛和鼓。 “Alborada Del Inka” 的中文意思就是“印加黎明”。

Alborada Del Inka 精湛的各式印第安长笛、鼓声和电音效果加以结合,那种摄人灵魂的空灵笛音是令人着迷。层出不穷的敲击、时尚的节奏韵律,淋漓尽致的色彩演绎,让人流连忘返,百听不厌。由于印第安音乐的创作很多改编至印第安民谣,部分曲目旋律感觉比较熟悉。

一句

生活就像海洋里的波涛,不断地生长,又在不断地消逝。——雨果


答复

诗/海子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 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1987年




赏析:


海子的《答复》是一首不讲韵律却很有新意的好诗。

在历来的诗歌中,“麦地”基本上是作为恬静的田园风光的背景,像庾信的《小园赋》“苔始绿而藏鱼,麦才青而覆雉”,潘岳的《谢雉赋》“麦渐渐以擢芒,雉噍噍而朝驹”。宋代曾几的《途中二首》也是写麦地的:


鹁鸠晴雨报人知,更问农家底事宜。

村落泥干收麦地,稻田水满插秧时。


小麦青青大麦黄,新蚕满箔稻移秧。

绿阴马倦休亭午,芳草牛闲卧夕阳。


这些诗中的麦地给我们宁静、安适的感觉。海子的这首《答复》或许正是针对以往诗歌中这种平和、闲雅的风光而作吧。他在这首诗的第四行用了一个“则”字,“则”字是表示对比关系的连词,这个虚词是诗人有意嵌进去的,它站立在诗句中间,很显眼,甚至是很刺眼,它把“温暖,美丽”带来的传统诗语的柔和一下子消损掉了,使诗句具有议论性、思辨性、哲理性。海子明显地受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他对海德格尔所推许的荷尔德林十分赞佩。在海德格尔思想体系中,“大地”和“天空”是两个核心的概念。《答复》里的麦地,并不是海德格尔概念的演绎,如果那样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海子的麦地虽然染上了海德格尔思想的色彩,却是中国尤其是中国北方农村的一种象征,里面浸润着海子的人生体验:麦地是他肉身的更是精神的故乡,他对麦地一往情深。面对麦地,诗人不是悠然自得地观赏,而是尖锐地感受到自己无可逃遁地站在被质问的中心。他被质问了什么呢?他在另一首诗《重建家园》中说:


放弃沉思和智慧

如果不能带来麦粒

请对诚实的大地

保持缄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我”生存在大地和天空之间,“我”给世界带来什么?天空的太阳给我们以光芒,大地给我们以果实,我拿什么偿还?这首诗就是对这种质问的“答复”。诗中所说的痛苦,是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的痛苦,是古来哲人的痛苦,更是现代人生存处境中的痛苦。诗人以严肃的态度在思考,在严肃的思考中存在,实实在在地存在,正是严肃而真实的痛苦,赋予他的生命以质量,并感染读者,启示读者。


这首诗里的“芒”是一个富有特色的意象,麦子有芒,太阳有芒。尖锐的、灼热的芒,刺向诗人也刺向读者,灼烤诗人也灼烤读者。我读海子的诗,马上联想到凡·高的画,后来才知道很多人也有类似的联想。据说海子很迷恋凡·高的画。凡·高常常画太阳下的麦地,画里的麦地像蔓延中的滚动着的熊熊烈火,它是动荡不安的,海子找到了一个极好的词——“质问”——来表达这种不安:它不容你心平气和地静赏,它具有一种逼迫力,逼你回答。


——摘自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


麦音乐 用音乐和文字温暖生活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