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神进化论
给身体加油,给头脑充电。 微信公众号:hibetterme 女神进化论官方网站 http://www.hibetterme.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张丽俊  ·  精进日志723 | 2.21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神进化论

20多岁做什么,能快速拉开你跟别人的差距?

女神进化论  · 知乎专栏  ·  · 2019-08-02 18:08

正文

大家好,我是 Taka ~

最近经常感叹:

很多20出头,在象牙塔呆久了的年轻人,在即将步入社会或者刚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会有一种紧迫感和慌张感。

单一的学校生活隐藏了大家之间原有的差距 ,表面上看起来大家似乎都「没差太多」,同在一个水平面。但是一被放在社会这个赛道上,那些原本沉在水面下的差距就开始逐渐显现,才发现,原来大家之间真的「差很多」。

Taka 也有过这样的阶段,慌张中总希望能够出现一份详尽完美的人生地图,自己可以带着这份攻略一步步升级打怪,不慌不忙步履从容。

所以关于如何拉开与同龄人的差距这个话题,今天Taka想分享给大家几点建议,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升级自己的圈层」

要想提升自己,就需要不断对自己「建立更高的标准」,而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

结交优秀的人,并与优秀的人呆在一起 。」

Taka 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是看到了罗振宇在《知识就是力量》演讲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 朋友指数

它指的是一个人身边有多少优秀的新朋友。你身边优秀的新朋友越多,那么你的朋友指数就越高。

这个指数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你目前所处的环境是对的,是一个好的环境

反之,如果几乎没有什么优秀的新朋友,那你身边的人和你在认知水平以及行为模式上都是在一个圈层内的,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就不是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举个例子,Taka 之前看过一个剧《卖房子的女人》。

故事发生在东京拿到奥运会主办权之后,整个房地产市场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剧中的这个科室整体都是一种混吃等死的状态,甚至在课长布置任务的时候,员工还在线上购物:

业绩更是一塌糊涂, 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庭野,努力了,但是没有什么成绩。

这个时候,房地产届的传奇人物「 三轩家万智 」被调到了这里,眼神坚定、弹无虚发、每一单都能拿下,每天的口头禅是「 没有我搞不定的房子 」。她的到来就像是往一潭死水里扔了一块大石头,整个松松垮垮的办公室开始有了紧张感。

庭野首次跟着三轩家跑客户,就被她的能力震惊到,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虽然不是自己主要跟进的客户,但是三轩家却 提前对客户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 ,包括对方的职业信息等。

甚至将房子周围的每一条小路都熟记于心,时不时在交谈中给到庭野建议:

不要走主干道,要走很少人知道的小路,让客户觉得你对街道和情况很熟悉,从而获取客户的信任感。

建议他不要总是禁锢在自己的思考体系里面。

在庭野放弃、觉得房子肯定卖不出去时,她仍然一直保持着对客户的观察,并从电话中捕捉到了客户的「 隐藏需求 」:客户的孩子是因为思念奶奶才不愿意搬家。

最终成功将一套适合这家人的房子售出,也给庭野狠狠上了一课。

Taka 觉得,对于庭野而言,这种来自于身边人的学习会比自己看很多销售技巧都还要有用。

我有一个朋友,自大学开始,就一直在实习, 主动拓展自己的人脉圈 ,那时她的圈层里面已经有了很多优秀的职场人士。

她定期也会对自己身边优秀的人做「成功路径拆解」 ,拨离出一些普遍运用的原则,看看自己还缺哪些地方,以及如何去补齐。

一毕业,这位朋友就去了一家很好的互联网公司,「成功路径拆解」这个习惯她目前也在一直保持着。

而且,与优秀的人在一起还有一个好处: 帮助你自己建立更高的标准

比如之前一直在科室业绩排名第一的「足立」,刚开始还是很满足的,但是后来看到三轩家的业绩可以甩出自己好几个0, 才发现自己目前的成绩不足以骄傲,更厉害的大有人在, 于是开始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逼着自己去努力

可以说,这个时候,他开始重新调高了「自己的标准」。但是如果没有三轩家这样一个优秀的存在,他可能就会像井底之蛙一样, 只看到自己头顶的天 ,觉得自己其实已经非常好了。

所以给大家一个建议,当选择一份工作或者恋人的时候,都不要只考虑自己,要考虑到:

你做这个选择,你会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


「多问为什么、是什么」

优秀的人就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走出自己的能力圈的。 而「确认问题」是我们在解决问题前必须搞清楚的 ,否则可能会南辕北辙越走越远。

在《问题解决力》这本书中提出,要确认问题,我们首先要 分清「现象」和「原因」 ,这二者是不同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很多问题可能只有一个根源,只是它以不同的现象呈现出来了。

举个例子来说。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天,谈起她最近在减肥的事情。她觉得自己是因为晚上总吃夜宵才胖起来的,所以想先尝试节食,但是屡战屡败,坚持个几天就放弃了,然后就开始暴饮暴食,这样过了一个月,体重反而还加了几个数。

聊完我发现,其实我朋友的问题不在于「夜宵」, 夜宵只是「现象」,问题根源在于「工作压力大」 。白天工作压力太大,所以每天晚上回到家就想要通过吃东西来缓解。

如果她能了解到这个根源,尝试用别的方式去释放自己的压力,比如和朋友聊天、看书等,她可能自然就不需要夜宵。

而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问够100个问题」、多问「为什么」以及「是什么」

《我和我的经纪人》,里面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很深刻:

杨天真开会讨论朱亚文要不要去录某档情感综艺这一问题,大家觉得朱亚文在录完第一季之后,热度和反响没有达到预期,话题渐渐引到了朱亚文的人设问题,所有人包括朱亚文自己都陷入了一种争执无解的状态。

而在这个时候, 杨天真就是不停通过问题来梳理现状

  • 你想要的是什么?
  • 我们目前能做的是什么
  • ......

通过这些问题,最终将问题在一种双方都认可的方案下结束。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我们经常被教导要「记」、「听从」,但是很少教我们「提问」,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觉得自己遇到了一团乱麻无从下手。

从现在开始,试试看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