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所有不平凡的事情一样,人们事先预料不到,1930年的夏天,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里,会诞生一位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学家。
每当看到他的脸,我总是忍不住被那一对眼珠所吸引。不是因为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和批判的光芒,而是因为他有点斜眼。
他就是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于2002年去世。我们现在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文化资本”,就是他的发明。
为了增强我们的思维能力,我们必须扩充自己的思维词汇量(不同于英语词汇量或汉语词汇量)。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文化资本,这个有趣的新概念。
资本的四种类型
说起资本,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钱。没错,现金是一种典型的资本。其实不动产、股票、汽车等容易转化成现金的财物,也算是资本。这种资本,只是布迪厄所划分出的四种资本中的一种,叫做经济资本(financial capital)。
另一种不难理解的资本,叫做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社会资本大致可以理解成俗称的关系、人脉。你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同事、同行、同阶层等群体和你的关系,就是你的社会资本。这些社会资本可以实际或潜在地帮助你获得经济或地位上的发展。
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则是我们接下里要强调的重点,它是指你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你头脑中的知识和技能,你的综合文化气质,等等。
第四种资本是符号资本(symbolic captial),也就是“荣誉”、“信用”等贴在你身上的符号。这些符号能让人觉得你很厉害,让人对你的素质产生更强的信心。比如,战争英雄、反战英雄、荣休教授、前总理、女权斗士、大教育家、劳动模范、先进标兵、大慈善家,等等。这一顶又一顶看不见的“帽子”,自带发光效果。
不难理解,这四种资本可以有限制地相互转化。比如说,你有了经济资本,就可以购买书籍、课程等文化资本产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就能具备文化资本。如果你是和一群人一起学习,那些“同学”将可能成为你的社会资本。如果你的学习成绩特别突出,拿到了某些荣誉奖项,这样就有了符号资本。
文化资本的三种储存方式
经济资本可以存在银行里,也可以存在床底下,还可以借给他人,存在别人口袋里。同样,文化资本也有不同的储存方式。
最显而易见的储存方式,就存在一个人的头脑里。布迪厄称之为具身化的文化资本(embodied cultural capital)。我们从小到大,从父母、老师、同伴、文化大环境中所吸收的信息,它们都将变成我们的某种神经网络结构。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就能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
文化资本还可以储存在具体的物件中,这就是客体化的文化资本(objectified cultural capital)。比如书本、唱片、画作、仪器等等。书本只是将几百页印刷了字的纸装订在一起而形成的普通物件,它之所以有价值,恰恰是因为它凝结了文化资本价值。
文化资本如果储存在整个社会中,那将是制度化的文化资本(Institutionalized cultural capital)。文凭、职业资格证书等被各类社会机构广泛认可的标志,制度化文化资本的体现。劳动力购买者可以通过这些标志,判断那些试图出售文化资本的人的能力和价值。
文化资本的使用方式
如果我们把人的生活目标设定为维持并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那和其他几种资本一样,文化资本也是用来维持并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的。
以我为例,我有了文化,就可以去从事一些需要这些文化才能从事的工作,换来经济收入。用这些经济资本,我又可以去市场上换来水、食物、衣物、牙膏等生活用品。如此维持并改善自己的生存。
同时,特定的文化资本也是特定的审美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前提条件。我只会汉语和英语,不会其他语言。对我来说,美剧和英剧就比日剧、韩剧、德剧等电视节目要更有趣。因为我可以直接听懂他们说的话,视线不会受到屏幕下方的字幕的干扰。假设一个人的英语水平不高,那他看美剧时,可能时常要暂停一下,读完字幕,再继续播放。对这个人来说,可能中文电视剧更对他的口味。不难想象,我更喜欢《汉尼拔》、《豪斯医生》、《真探》等美剧,而那个人更喜欢《三国演义》、《射雕英雄传》、《亮剑》等国产电视剧。
文化资本同时也是划分阶级的标志。中国目前是经济的高速发展期,一些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迅速积累起大量经济资本。但这些人的文化资本拥有量依然很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和审美活动,可能会被“城里人”斥之为“Low”。从快手这款app中的一些内容就能看出来。有些人则相反,他们通过读书、做学问、搞艺术等方式,积累了大量文化资本,但这些文化资本尚且没有成功转化为经济资本。如此,他们的审美偏好往往会去追求不太花钱的“高雅”活动。例如各种文艺演出、展览、读书会、学术讲座等等。那些拥有相似文化资本(以及其他几种类型资本)的人,就会组成同一个阶级。
这里我们又要引入布迪厄所强调的一个新概念,可以翻译作区分、区隔、秀异。它是指一个阶级的人,通过消费独特的文化活动,而维持自身这个阶级独特性。比如说,富裕阶级的人,可能会通过打高尔夫球、马术、出席高档舞会、进行国际旅行等文化活动,显示出自己的富裕阶级身份。而中间阶级会尝试模仿富裕阶级的文化消费活动,试图提升自己的阶级。但这通常很难做到,因为富裕阶级的文化消费活动,一般价格昂贵。
但也有例外。传言,拿破仑三世贵为皇帝,却使用铝碗就餐。而他宴请的宾客,都是使用银碗。这是因为在当时,铝的炼制比银要难很多,所以铝是大多数人所消费不起的贵重金属。拿破仑可以通过使用铝碗将自己和他人区隔开来。后来,因为铝的冶炼技术提升,铝碗已经起不到区隔作用了。现在的富裕家庭,可能会使用银器或金器来显示自己与其他阶级的不同。
假设马术这种活动,突然因为一些意外,而变得异常流行和普及。那么马术会立即从富裕阶级的区隔性标志活动,变成普通活动。富裕阶级也就不再热衷于马术了。
这不是说富裕阶层中的人有意识地秀异。一个富裕阶层的孩子,从父母的消费习惯和文化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也养成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习惯。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也许从小就打高尔夫,那他自然会认为自己应该去打高尔夫,而不是应该去跳街舞。他的那些同伴(同样是富裕阶级家的孩子)也和他一起打高尔夫。而跳街舞的那些人,会组成另外一个阶级。
换言之,人们的品味已经被自身所属的阶级所塑造,他们不是在装模做样,他们的确有着不同的审美偏好。而且,这些审美偏好常常被人为地划出优劣之分。也就是说,某一类审美偏好并不是天然比另一类审美偏好要优越。这种现状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是一群占据了话语权的既得利益者所营造出来的局面,目的是要让较低阶级的群体付出极大的努力来模仿自己,而自己则能继承来自父辈的先天阶级优势。
总结一下。文化资本不仅仅可以用来换取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它还是维持自己阶级身份的标志。一个人的文化资本决定了他能从什么样的文化活动中享乐,不能从什么样的文化活动中享乐。我在Youtube上看Stive Pinker的语言学讲座,津津有味,乐在其中。但对于一个不具备相应文化资本的人来说,他可能会选择去看喜剧电影,而不是英语学术讲座。而一个具备古典音乐文化资本的人,也许能从一场音乐会中享乐。但我不具备相应文化资本,我可能会选择去看喜剧电影。
知道这些概念和理论,有什么用?
我知道大家都很懒,对于一篇较长的文章,不是那么有耐心读完,那我直接总结一些要点吧。
1.文化资本可能是四种资本中最容易积累的,赚钱难,找关系难,获得荣誉难,但学习则相对容易。幸运的是,重视教育已经成了当代人的“政治正确”。虽然偶有反智主义者跑出来秀异,但都兴不起风浪。
2.一个人所属的阶级对这个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孩子不仅仅会继承父母的经济资本,还会继承父母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如果要让较低阶级的人向上流动,无论是底层往中层流动,还是中层往顶层流动,或是顶层维持自己不下降,都需要依靠制度设计,使得每个人都有提升自己文化资本的机会。
3.其实,大多数国家也正在这么做。大多数国家都会提供从低到高的全套教育制度,为贫困阶级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或贷款,努力帮助其积累文化资本。但整个过程可能要花几代人的时间,哪怕国家提供免费的教育,家长和孩子也可能意识不到文化资本的重要性。整个社会从静态来看,始终是不平等社会,从动态来看,人们都有提升自己的机会。
4.从区隔性身份的设立来看,由于我们已经知道了社会游戏的规则,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去玩自己想要玩的社会游戏,而不是被某个社会游戏玩。如果不想要无意识地模仿较高阶级人的消费习惯,从而浪费自己的经济资本,那么学一些社会学理论,是有帮助的。这和心理学中的心理分析有些相似,知道自己为什么有癔症,癔症就可能痊愈。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了自己的消费行为,那么就可以反思自己是不是要继续维持自己的消费行为,从而具备更多的选择自由。
5.如今的社会比起布迪厄当时的研究,有了不少改变。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变得更加多元化了,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亚文化。甚至可以说,已经去中心化了,不存在所谓的主流文化。我们现在有电子竞技文化,现代诗文化,科学文化,网络小说文化,电影文化,各种舞蹈文化,各种传统文化,各种宗教文化,各种公益文化,各种教育文化,各种学术文化,等等。由于文化变得特别多,文化间冲突和文化内竞争的强度,或许变小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