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山浮生
来跟我一起打开脑洞,认识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张雪峰回应DeepSeek会让自己失业 ·  昨天  
界面新闻  ·  韩束母公司CEO回应为引进AI而裁员 ·  昨天  
t0mbkeeper  ·  #饺子导演成为百亿票房导演# ... ·  3 天前  
纯银V  ·  AI ... ·  4 天前  
半佛仙人  ·  【 给人发红包皮是因为没钱吗?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山浮生

美国创业史之二:什么样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北山浮生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1-02-22 15:25

正文

“我们正在建立一个共和政府。真正的自由既不见于专制,也不见于极端的民主,而是见于温和的政府。”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近几十年,英美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经济实力的悬殊对比,使得许多中国人认为,英美什么都好,中国什么都差,归根结底则是两者制度不同造成的。由此造成大批公知恨国党。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许多中国人开始反思,美国制度也不是那么好,中国制度也有很多优势。而 2021年美国德克萨斯寒潮引发大规模停电,则进一步暴露了美式民主制度的诸多弊端。
德州人民一夜回到“ 取暖基本靠抖”的生活。他们不得不冒着严寒出门收集干柴取暖,有的甚至劈了家具点火取暖,一不小心还把房子点着了。更悲剧的是,由于水管冻结无法取水,消防员也只能袖手旁观。


德州油气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按道理不应该出现大范围停电现象。但是两个原因导致这一结果:
一、正因为自身油气资源丰富,德州觉得不能被那些资源贫瘠的州占便宜,因此自建电网,肥水不流外人田。由此导致德州供电出了问题,其他州的电力也输不进来。更何况其他州也是自扫门前雪,凭啥支援德州?
二、电网由私企投资建设。保持电网在极端天气下的稳定,并不是什么特别的高 科技,主要依靠冗余备份容灾,问题就是会增加成本。私人企业经营考虑的是投入产出比,设备只要能凑合用就绝不更新, 美国能源部统计:美国70%的输电线路和变压器运行超过25年,60%的断路器超过30年。 更何况为了应对短期小概率事件,增加那么多投入不合算,于是就被华丽丽地忽略了。
德州电力问题,主要是因为发电站的供水和供气管道没有采取额外的防冻措施,在低温中出了问题导致瘫痪。中国08年极端寒潮袭击南方,南方各省也出现类似问题,南方电网采取的措施是不计成本加班加点,尽快恢复运行,将社会总体损失尽量减到最小。
但德州私人供电公司就要算一算,我的投入是否能带来足够的回报?反正严寒也没几天,拖一阵就过去了,何必费那个劲?至于德州人们在严寒下 怎么过,航空、物流、半导体各行各业因为停电导致多少损失,关我屁事?
德州因为电力不足而导致没电,所以还是有部分地区能用上电的。在最开始的时候,供电公司全力以赴保障城市中心区的用电。因为这些区域用电集中,投入产出比最高。但这就导致城郊和穷人社区一点电都没有,而城市中心区和富人区灯火通明的奇葩现象。
这种对穷人明显的歧视,引起了德州人民的激烈抗议。经过一番争吵之后,最后拿出一个解决方案,谁也别bb了,放开所有地方的用电限制,让每一个德州人都有资格用上电,但是电价上涨200倍。根据经济学原理,由于价格太高自然会有一些人因为负担不起电费而自愿放弃用电,这样电力缺口就被平衡了,问题就解决了。
看,用电的机会已经公平地给你了。 至于你没那么多钱买电,那就只能怨你自己。 德州科罗拉多市长蒂姆·博伊德发表声明,说: “我们不欠你和你的家庭什么,当地政府的责任不是在这种困难的时候给你们提供帮助! 生存还是死亡是你们自己的选择! 政府和电力供应商以及其他服务供应商并不欠你们什么!
除此之外,他还说“没电没水的老百姓应该自己去想办法活下来,而不是“懒惰地伸手向政府要钱”, 那些遇到困难就找政府要救援的行为是“社会主义政府的可悲产物”。 最后,他强调 “只有适者才能生存,弱者只会被淘汰。 深度怀疑这位市长是个资本主义制度的高级黑 赤裸裸地宣传社会主义的好处。
上一讲( 美国创业史之一:竞争是进步最大的推动力 )最后,我们讲到: 应该把什么作为判断制度好坏的标准?
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性难题,人们争论了几千年,到现在也没有定论。本文当然不指望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只是希望找到思索这个问题的线索。
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线索, 我们先从历史中看看社会制度都有哪些种类。
根据人类社会的治理形式,可以简单粗暴地用 分权 集权 来标识各种社会制度,分权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民主。从100%民主,到100%集权,还包括中间的各种过渡形态。
社会并不是人类特有的组织形式,而是在生物演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而且 在动物世界中存在两类极端情形, 例如真社会性(Eusociality)蚁群可以看作100%集权的社会,某些未出现功能分化的多细胞生物,可以看作细胞组成的100%民主的社会。
蚂蚁不但聚居成群,合作照料相互的后代,子代亲代之间有重叠,甚至连繁殖都要分工,以至于大多数个体根本得不到生殖权。这便是所谓的真社会性。地球上目前已知的所有动物中,只有十九种真社会性动物 ,其中大部分是昆虫,还有两种哺乳动物 裸鼹形鼠(又译 “裸滨鼠” )与达马拉兰隐鼠。
100%民主和100%集权在人类社会中都不可能稳定存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与人之间信息交互成本进一步大 幅降低,是否会存在则不好说,比如《美丽新世界》这本反乌托邦小说中描述的人类,就很接近真社会性。
如何判断这些制度的好坏?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划分政体有两个主要标准:第一看国家最高治权执行者的人数的多少,是一人、少数人或多数人;第二看统治者实行统治的目的,是否旨在“照顾全邦共同的利益”。

其中第一个标准是形成决策的效率和正确性,显然参与决策的人越少,则决策效率越高,但是难免信息局限,造成决策偏差。人数太多,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虽然信息量可能更全,但是很难得出什么一致性的结论。第二个标准是决策结果的利益取向。

依据这两个标准,他又把政体归结为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两大类。“这一人或少数人或多数人的统治,要是旨在照顾全邦共同的利益,则他或他们所掌握的公务团体就是正宗政体。反之,如果他或他们所掌握的公务团体只照顾自己一人或少数人或平民群众的私利,那就必然是变态政体。”

依据第一个分类标准,正宗政体又可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三种,变态政体可分为僭主政体(即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即财阀政体)和民主政体(即平民政体)三种。

其中,僭主政体是君主政体的变态,寡头政体是贵族政体的变态,平民政体是共和政体的变态。

受到中庸主义的影响,以及其自身作为中等奴隶主阶级的地位,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也具有着取向中庸的特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共和政体是介于三种正宗政体之间,并吸收它们的优点的“中间性质的混合形式政体”。共和政体由中产阶级执政,对自由、财富和才德三种因素混合得最好,能够减少纷争和内乱,能够反映多数人的意见和兼顾各阶级的利益,是最稳定和持久的理想政体。其他各类政体优劣次序,依它们距离中庸之道(最好的政体形式)的远近来确定。

亚里士多德采用类似儒家“中庸之道”“仁政”的标准,来判断制度的好坏,其判断的出发点又是结合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现实(他的理想国人口上限是5005人),可能适合中国的社区自治(中国随便 一个小区人口也得有几千人),距离现实政治很远。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才是一个好制度?

当今世界的舆论普遍向往西方的民主,其心理基础来源于对中世纪封建专制的恐惧与反感; 认为当今的民主社会优于封建专制社会。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判断?当然是因为封建君主制已经基本灭亡了,西方主流国家都已经过渡到民主制或其各种变体,与此同时,经济水平获得了巨大发展, 因此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 民主制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因此是更优越的制度。
但如果仔细回顾历史,会发现其中大有问题:
首先,经济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封建制度,但资本主义并不天然与民主制绑定,封建制度也不必然等于君主制。比如,美国南方曾长期存在奴隶制,但经济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出现军事民主制,比如尧舜禹时代或者北美印第安人实行 的部落联盟。
在十九世纪后半叶,欧洲同时存在着英国的民主代议制和德国的君主制,而后者无论是经济发展速度和科技创新水平,都远高于前者。 至直到今天,全世界主要大国的教育制度和 技术创新体系,都是源于 普鲁士君主制时期打下的基础。美国也是依靠德国战败后从德国引入大量科技人才和技术积累,才成为新的科技创新中心。
民主制度看起来最符合人性,相对于集权制度来存在一个特点:倾向于 追求局部短期目标,长期和全局利益的优先级较低甚至被忽略。
如果通过累加,局部最优就能变成全局最优,通过时间积累,短期利益就能转换成长期利益,那么民主制度当然是最佳选择。但根本不需要懂什么大道理,生活常识就可以告诉我们,短期和局部利益往往与长期和全局利益是不一致的。完全地顺人性,只会让人追求即时满足,自私自利,反而不利于长期发展。谁都知道躺在沙发上追剧或玩游戏更爽,但是要想有更大的成就,就得放弃即时满足,将时间和精力用在体育锻炼和能力培养上。再比如, 比如 公司内部,一个部门追求自身工作效率最高,必然会导致与之相关的其他部门工作难度加大。在小区中生活,如果一家人只顾自己方便,必然会导致邻居的麻烦。
从社会运行效率上看,民主制度会带来如下结果:
一方面,会迫使社会不断地追寻更大的蛋糕,从而使得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在一定时期内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期望,导致整体社会成本不断增长,产业竞争力不断下降,从而导致产业转移和空心化,使得做大蛋糕的能力越来越力不从心;一旦陷入技术停滞期或是其他原因导致蛋糕无法增大,这种不断膨胀的欲望,就会反过来吞噬社会制度。
如今欧美社会的危机,正是民主制度负面效果集中爆发的体现。
人们向往民主制度,是民主社会本身具有吸引力吗?如果非洲一个酋长部落,实行充分民主制度,每天捕获的猎物,都是大家表决投票分配,人们会认为这个社会先进,想成为这个社会中的一员吗?
不可否认,确实存为民主不顾一切的理想主义者。在北美殖民者和印第安人战争过程中,不断有白人离开殖民者阵营,加入到印第安人一方。在他们看来,殖民者是邪恶的,而印第安人才是正义的一方,印第安部落实行的是真正的民主制度,部落首领之间通过联盟大会的形式共商大事,相对于高度军事化的殖民者来说,要多民主有多民主,要多自由有多自由。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民主自由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枪使,正义民主的印第安人消失在白人殖民者的屠刀之下。而消灭了印第安人的北美移民,效仿印第安人的政治形式建立联邦,实行的却是建立在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基础上的民主制度。
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是利益动物。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中,如果其中一个社会能让他获得最多的利益(蛋糕最大),那么他就会认为这个社会最先进。
从17世纪到现在,去北美追寻“美国梦”的移民们,绝大多数的期望是享受到更丰富的物质生活,而不是追寻什么自由民主的理想。
如果上述假设正确的话,我们就得到一个推论:如果存在社会A和社会B,社会A中的大部分社会成员获得的利益总体上优于社会B,哪怕社会A比社会B更不平等,那么社会A也比社会B先进。
新加坡就是一个“富裕而不民主的先进社会”的典型例子。
因此,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必须是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对于“好”的社会制度,必须在民主和专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个平衡点在哪儿?怎么找?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呢?是否可能出现这样的制度?
可能很少有人意识到,所有社会制度中有一个特殊的制度,它既解决做大蛋糕的问题,又解决分好蛋糕的问题,这个制度就是专利制度。
从人类历史上看,做大蛋糕两大法宝:一是殖民扩张,二是技术创新。在殖民扩张已经不能成为一个选项的现代,技术创新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专利制度从以下方面促进技术创新:
通过授予发明人(专利权人)市场垄断权地位(专利权),使得发明人能从技术创新中获利,从而鼓励技术创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