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
36氪(36Kr.com)是中国领先的科技新媒体,我们报道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新闻以及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创业企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超100名科学家建议叫停星链发射#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小米SU7Ultra车模被加价上千元#】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小米15Pro售价5299元起#】小米1 ... ·  4 天前  
新浪科技  ·  【#特斯拉或被踢出七巨头# ... ·  5 天前  
36氪  ·  杨子黄圣依,离婚赛道新顶流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36氪

4个月,3000公里,两个90后独立撰稿人这样写出「1986,生死漂流」| 周末漫谈

36氪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09-04 15:59

正文




图为长江之险

来自报道《1986,生死漂流》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阅读



编者按


最近,一篇名为《1986,生死漂流》的长篇特稿刷爆朋友圈。一场距今30年的探险运动,裹挟着对爱国主义与探险精神的反思,重新跃入公众视野。最近,刺猬公社与该文作者——两位“90后”独立撰稿人聊了聊。


本文作者崔总、汪婷婷,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这里聚集着一批热爱新闻的年轻人。在这里你可以听记者们讲后台,听新闻界前辈们讲古;温故历史的先声,撷取域外的经验;八卦下新闻学院的男神女神,挖挖行业转型人的心声。佐以饭局、段子和刺猬君的撒娇卖萌,就是刺猬公社的存在理由。


1986年,为与美国探险队争夺首漂之名,在装备与技术条件都极不成熟的情况下,中国漂流队靠着碉堡式密封船,以11条生命为价完成了漂流。



图为碉堡式密封船示意图

来自报道《1986,生死漂流》


中国队生还者被媒体塑造为时代英雄,反复接受媒体采访回顾“壮举”;而美国人组织起来的中美队却没有这样的待遇,因为队员西皮的去世,美国国内对长江漂流的报道绝大多数是负面。负责带队的职业探险家肯·沃伦回国后不仅遭到了起诉,他所创办的当时美国西北部最大的户外公司也破了产。


8月29日,讲述这段故事的特稿《1986,生死漂流》在《ELLEMEN睿士》(以下简称《睿士》)杂志公号首发,引来大量关注与讨论,31小时后在各大平台的累积阅读量突破百万。继《时尚先生Esquire》、《智族GQ》等常有重磅报道推出的男性杂志之后,《睿士》也收获了长故事栏目的爆款文章。


实际上,这篇稿件却并不来自《睿士》编辑部,而是两个年轻的独立撰稿人。



4个月,三千公里,

两个90后“前记者”的公路写作


这个三十年前的老故事,作者陈楚汉和杜修琪说,是他们在旅行时偶然发现的。


“今年4月,我和杜修琪站在云南丽江的虎跳峡边上,看到一块碑:「长江漂流纪念碑」,上面写着时间和遇难者。我惊讶且奇怪,这个地方怎么漂流?它的落差、湍流凶猛到难以想象。”


前期准备花了两个月左右时间,他们读到参与过当年那场漂流的探险家肯·沃伦的回忆录《When Dreams and Fear Collide》,与其夫人简·沃伦开始邮件往来,还搜集了很多当年的资料和档案,详细规划了为期一个月的自驾采访路线,准备好了食物和户外装备。


为了寻访当年参与漂流的“洛阳队”和“中美队”,到今年6月,他们辗转了4个城市,采访了当年长江漂流的亲历者及参与报道的记者。杜修琪曾在“夜航船Northfleet”的文章里故作神秘地分享进展:他们要驱车前往虎跳峡了。


杜修琪在个人公号“夜航船Northfleet”上发表的文章截图


为了省钱,他们放弃SUV选择了丰田凯美瑞,在酒店里下载了很多歌,带着帐篷睡袋及塞满了后备箱、近1000块钱的奥利奥、可乐、牛肉干等储备粮就出发了。


与当年的长漂队一样,两位年轻记者一路上,对于困难的感知与预判时常准备不足。


刚刚到达长江发源地所在的唐古拉山镇,两人中唯一会开车的陈楚汉就出现了剧烈的高原反应,无法呼吸、连身体都不受自己控制。“我当时立刻就想回家了,杜修琪都去酒店前台问,找人帮我们把车开下去要多少钱了。”他们说那一刻才真正了解到当年长漂队员们面对的环境多么可怕,“难怪当年那些美国人一到这里,马上就想回去了。”


从西宁到唐古拉山镇再沿长江开到成都,走完这段路历时三周。2853公里国道、省道和长漂路上的小道交错,像极了一个重走长江漂流路的纪录片摄制组,当然了,是不仅开不出工资,而且连台航拍器或像样摄像机都买不起的那种。



行车路径  图片来自陈楚汉


7月采访结束,他们在云南“闭关”改了6版稿子,其中不乏很多新闻圈里的同行、前辈,甚至以前的朋友和室友的帮助,不断改进稿件,反复打磨。最开始写了两万多字,最终的成稿长达15000字,是他们给自己定下的底线,“不能再多了”。他们自己也清楚文章太长,但“再也删不下去。”


为了标题、图片版权等杂事,他们又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直到八月底文章才发出来,这种极慢的进度对传统媒体机构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早在一个月前的7月19日,《三联生活周刊》就已经刊出了一篇《长江漂流30年,被激流裹挟的年轻人》的同题报道。作者刘敏是杜修琪极为熟悉的大师姐。“我们都叫她‘熊阿姨’,我是在公路上接到她的电话,当时我就知道她想做什么了,其实同题很正常。”


他提供了一些采访对象与资料,并且得知《三联》仅给了刘敏一周的时间来完成稿件,“后来被拖到了两周。”


他们的这个“大招”憋了小半年,最终八月底刊出后,在互联网上一炮而红。



《生死漂流》火了,

但独立撰稿人依旧很缺钱


谈到这个稿子到底为什么会火,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三联》同题的稿件并没有引来很大关注,一度让他们怀疑是不是题材本身真的有问题?为此还重新讨论过选题的方向。最后的成稿中,除当时中国队员及媒体对“首漂”近乎狂热的荒诞追捧外,他们把更多焦点放到了中美两国在长漂中的竞争关系,以及肯·沃伦夫妇在回国后的戏剧性遭遇上。


通过简·沃伦采访到了当年肯·沃伦带领的中美队队员,他们从录音记录及采访中反复印证还原肯·沃伦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双方团队的装备与技术到底有怎样的差距;他们到底就“长江首漂”展开了怎样荒诞的一场竞争。


冷门的题材、太长的文字,如何在移动端吸引读者的阅读和转发,两人也为此颇费脑筋。两人的共同好友,前《人物》杂志记者,《惊惶庞麦郎》的作者鲸书,为他们在微博里发起了针对文章标题的四选一投票。




其中取自于小说《世界上最糟糕的旅行》的标题《1986,最糟糕的旅行》陈楚汉最满意,但编辑们”死活不同意”,认为这样的标题不适合大众传播。最终确定为《1986,生死漂流》,他很感谢编辑的坚持,否则文章可能已经淹没在了微信的浩瀚文海里。


稿件火爆之后,累计百万加的阅读量除了来自媒体平台千字100元左右的流量分成外,还没能让为这篇稿件“垫钱写稿”的作者获得较高的实际收益。


两位作者陈楚汉、杜修琪分别在今年3月、去年9月从《人物》与大象公会离职。作为独立撰稿人,他们在自办的微信公众号夜航船Northfleet和网易人间上写一些故事。辞职后的杜修琪以自由撰稿为生,尚能自给自足。


但是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写《1986,生死漂流》之后,“缺钱”成了生活常态。杜修琪先是刷爆了一张信用卡,然后开始借钱过日子,至今还没还完账单。


“如果有钱了,我们一定把简·沃伦接到中国来。”


“如果有钱了,我们就可以买台航拍机,不用在叶巴冒险走山路。”


“我们在遇到高反时没放弃,也是杜修琪跟我说,没钱找代理司机。”


现实是,《睿士》最终给出的预付款价码,远不足以支付整个过程中超过4万元的开支。每一篇精雕细琢的特稿往往都意味着价值不菲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资源的投入。大多数媒体难以供养这样昂贵的团队及生产方式,有足够资本的媒体,也不一定有兴趣来为一个难以料定未来成果与市场收益的前期投资买单。


对从事长报道的独立撰稿人而言,较为理想的状态是,平台机构预付经费,约定好交稿时间,至于怎么写、写成什么样,让作者说了算。与《睿士》的合作基本达成了这种状态。


和在专业媒体供职不同,选题、写作各方面的自由有时意味着一场“豪赌”。“我们曾经拿着这个选题找过一些平台,但是都没谈妥,很多人对这个题材完全不感兴趣。”杜修琪说,在4月份确定选题时,《睿士》方面也认为,这个题材只会有一小部分人感兴趣,只说让我们去做一个还原历史的报道。”这篇稿子能这么火,是谁都没想到的一件事。



百万+之后,

“好故事”的价值如何实现?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长江漂流”是个惊人的故事或遥远的回忆,但却彻底改变了这对美国夫妇的一生。陈楚汉说:“在丈夫去世后,简·沃伦老太太的全部生活重心,都压在出版传记这一件事儿上,她想不明白,当年热烈欢迎他们来长江漂流的中国人,为什么现在没有一个愿意帮她。”


在他的印象里,60多岁的简·沃伦是个特别可爱的老太太,“总会发一些表情”。采访期间,陈楚汉与她发了146封往来邮件,打过两次越洋电话,遗憾的是至今还没能见到。


如果这个故事能成功“变现”,或许他们很快将见到简·沃伦了,阻碍他们会面的最大原因——缺钱,将不复存在。


与此前被乐视买下电影改编版权的《时尚先生 Esquire》特稿作品《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一样,《1986,生死漂流》也收到了一些影视出版公司抛来的橄榄枝。


现在有近10家影视和出版公司,来讨论图书出版和影视改编。我们大概能实现便利店零度可乐的财务自由。


最后,我想把报道翻译、投寄给《纽约客》等国外杂志,了解外稿投寄的朋友欢迎联系我。


此外,报道改编的剧本今年会由鲸书的公司送到AFM(American Film Market),这是北美最大的电影市场展,全球三大之一(另两个为戛纳和欧洲电影市场展)。很多好莱坞的导演、电影公司都会来这一展会挑选剧本。


陈楚汉在文中用“一起做点大事业”来形容未来,这个以出国为由辞掉工作并且假意参加托福考试跟家里拿钱的少年,也确实希望做出点成绩来证明自己。


微信公众号“夜航船Northfleet”是他们的根据地,除曾是北大新闻系专业第一的陈楚汉、离职前被黄章晋开了一个月“带薪思考假”的大象公会前主笔杜修琪两人外,还有前《人物》杂志记者、《惊惶庞麦郎》的作者鲸书及刘修远、薛诗汉三位伙伴。5人中已有4个从机构离职。


后续除了继续完成长江漂流的系列稿件,帮助简·沃伦完成出版愿望并探索影视剧改编之外,他们还有另外两篇稿件正在筹备。


从变现模式来看,目前对于非虚构特稿而言,除了出版书籍,就是影视剧改编。真实新闻事件被改编成电影并不新鲜。早在1898年,法国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将1897年一则关于希腊、土耳其战争的新闻改编、并拍摄成了电影——《哈瓦那湾战舰梅茵号的爆炸》,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新闻改编而成的电影。


在由新闻事件改编的电影《聚焦》斩获第8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原创剧本奖之后,非虚构故事越来越受到影视行业的关注。最近白银连环杀人案的告破,也让人们开始思考,这个故事能不能被改编成中国版的《杀人回忆》。




就目前的国内市场而言,由真实新闻故事改编并顺利上映的电影,只有《解救吾先生》、《亲爱的》等几部而已,市场是“一片蓝海”,故事与作者都是可待开发的“富矿”。


最大的困难可能来源于当前的监管体制,像长江漂流这样一个夹杂着反映狂热爱国主义元素的题材想要登陆国内荧屏绝非易事。而鲸书的公司是否真的能把这个故事兜售给国际市场,它又能受到多少关注,只能静观其变。


他们很享受目前的工作状态,脱离了媒体机构的压力与束缚,有了更充分的时间与自由来追寻个人表达及价值实现。陈楚汉说:“我们不能做简单的事,而要做正确且酷的事。实在不行,酷就好了。”


“独立撰稿人”是个很酷的头衔,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权威式自上而下话语体系的消解,人与人之间对于知识、经验、故事的分享有了更多“玩法”及发挥空间。


除了创办自媒体外,向垂直领域的平台投稿,能帮助“独立撰稿人”更好的找到合适的读者与受众。在非虚构写作领域,我们看到,随着网易人间,谷雨故事、中国三明治、真实故事计划等一大批非虚构写作平台上线,在10万+鸡汤爆款的热潮过后,好故事及优质内容的价值正在回归。


接受刺猬公社采访的这天,是“夜航船工作室”成立的第二天。


《1986,生死漂流》的火爆促进了他们想一起“搞点儿大事儿”的想法,目前对盈利模式、商业变现等等都还没有明确的想法。他们开玩笑地说,目前处于“谁能把我下个月的信用卡还上就跟谁合作”的探索中。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名人大家”的稿子不愁市场,但对于年轻人来说,与知名的强势平台合作,既独立于传统媒体机构的限制,又获得平台在内容把关后的背书,只要能够保证持续的内容产出,卖字为生、自给自足的日子其实也能过得不错。


但是就内容行业而言,那些真正能为社会提供科普与趣味,理性与思考的文字值得更好的回报;独立的纪实型采访与写作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真正能引发社会价值观讨论的非虚构写作,也值得被这个时代重新审视。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1986,生死漂流》原文。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周末漫谈  |  看「谍影重重」前,这5款特工游戏你一定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