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生物问题疫苗的事件,要从7月15日说起,
当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发布通告,
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为。
该消息爆出的第一时间,并没有立刻引起像这个周末这样的社会舆论关注度,
但是二级市场股价应声而落,从本周一到本周五,已经连续五个一字跌停,
跌幅累计40%,股价接近腰斩,近100亿元市值蒸发,
之前把该股当作医药白马而买入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随着周末事件影响飞速扩张,舆论一片哗然,
深交所也跟进启动了对长生生物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程序,
因此后面必然还有多个跌停等着,腰斩可能只是开始,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脚踝斩几乎是难逃了。
就像我们上一次更新中讲到的苏嘉鸿内幕交易案件一样,
涉及A股市场的很多事件背后,往往能牵出一连串编剧都写不出来的神奇剧本,
当年的赣州稀土,“一女出嫁,多家追逐”导致的多次黑天鹅事件如此,
今天的长生生物也是如此,追溯长生生物的上市历程,也是问题颇多,
早在2003年3月,时为长春长生控股股东的长春高新在董事会上审议通过了长春长生拟赴香港交易所创业板申请发行H股的提案。
当时中国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达成的意见,决定取消长春长生境外上市的计划。
证监会当时给出的否决理由是,
长春高新的利润大部分来自长春长生,如果分拆将会影响母公司长春高新的效益和上市地位,不宜分拆境外上市。
证监会这次否决长春长生赴港上市的理由非常合理,是出于对已上市公司核心资产变动的考虑,也是对长春高新投资者比较负责的决定。
即便如此,当年12月,长春高新还是将其持有的长春长生全部59.68%的股权进行了出让,
其中25%的股权转让给吉林亚泰股份有限公司,
34.68%的股权转让给时任长春高新副董事长高俊芳,而高也是长春长生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而且,在转让价格方面,
即使有其它人出价每股3元,甚至3元以上,但是高还是以每股2.6元的价格获得了上述这部分股权。
这一情况在当时就已经引发了诸多争议和质疑。
2010年,长春长生再次拟在香港申请上市,然而并没能成行。
直到2015年3月,长春长生终于找到了叩开上市之路的大门——借壳黄海机械。
这次借壳重组没有在像此前长生生物谋求H股上市一样波折,
而是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重组过程,
2015年7月14日黄海机械复牌后,该公司逆市上行,连续9个交易日涨停。
2016年3月17日,黄海机械正式更名为——长生生物。
但是,长生生物上市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数据造假的质疑。
有长生生物主要经销商当中的知情人士曾向媒体透露,
长生生物上市时要求经销商做配合,做假数据。
由此产生阴阳合同,做报表的时候几家公司配合长生生物助力其上市。
证监会此前对几家造假IPO上市的企业处以过极刑——直接退市,
而长生生物这样一家主营业务持续爆出重大负面问题,危及用户生命健康的企业
如果再被查实借壳上市过程中造假的话,是否会被证监会处以极刑?
如果是的话,那么长生生物的投资者将真的被一坑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