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旗舰
每日一更原创内容,带您扬帆驰骋金融之海。(刘鹏程Sai.L)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经网  ·  沪指重返3300点,创业板指半日大涨3.63 ... ·  2 天前  
正商参略  ·  中国GDP十强省,又变了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突然大批涌现!有人几天收入超5万元,事关D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旗舰

产品坑百姓,股票坑股民—长生生物牛X!

财经旗舰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7-22 21:39

正文

1

这个标题是知乎今天给长生生物问题疫苗事件设置的话题,我觉得这个话题设置的非常到位,所以就借用过来作为今天这篇内容的标题了。

虽然今天这个话题在知乎没上热榜,下面的讨论也不是很热烈,但是我觉得相比其它平台对“问题疫苗“相关文章和内容的态度,知乎今天的这个处理已经知乎夸上一句了。

可能从昨天晚上起,大家的朋友圈里就被各种标题中带有“疫苗”字样的文章链接刷了屏,

从这些内容当中,大家可能已经对事件的经过和一些相关情况有了了解,

但是也有不少相关链接,等过来今天中午再点开就已经是这样的了。

不过不要紧,还是会有源源不断的新的相关内容被写出来,发出来。


2

长生生物问题疫苗的事件,要从7月15日说起,

当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发布通告,

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为。

该消息爆出的第一时间,并没有立刻引起像这个周末这样的社会舆论关注度,

但是二级市场股价应声而落,从本周一到本周五,已经连续五个一字跌停,

跌幅累计40%,股价接近腰斩,近100亿元市值蒸发,

之前把该股当作医药白马而买入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随着周末事件影响飞速扩张,舆论一片哗然,

深交所也跟进启动了对长生生物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程序,

因此后面必然还有多个跌停等着,腰斩可能只是开始,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脚踝斩几乎是难逃了。

就像我们上一次更新中讲到的苏嘉鸿内幕交易案件一样,

涉及A股市场的很多事件背后,往往能牵出一连串编剧都写不出来的神奇剧本,

当年的赣州稀土,“一女出嫁,多家追逐”导致的多次黑天鹅事件如此,

今天的长生生物也是如此,追溯长生生物的上市历程,也是问题颇多,

早在2003年3月,时为长春长生控股股东的长春高新在董事会上审议通过了长春长生拟赴香港交易所创业板申请发行H股的提案。

当时中国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达成的意见,决定取消长春长生境外上市的计划。

证监会当时给出的否决理由是,

长春高新的利润大部分来自长春长生,如果分拆将会影响母公司长春高新的效益和上市地位,不宜分拆境外上市。

证监会这次否决长春长生赴港上市的理由非常合理,是出于对已上市公司核心资产变动的考虑,也是对长春高新投资者比较负责的决定。

即便如此,当年12月,长春高新还是将其持有的长春长生全部59.68%的股权进行了出让,

其中25%的股权转让给吉林亚泰股份有限公司,

34.68%的股权转让给时任长春高新副董事长高俊芳,而高也是长春长生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而且,在转让价格方面,

即使有其它人出价每股3元,甚至3元以上,但是高还是以每股2.6元的价格获得了上述这部分股权。

这一情况在当时就已经引发了诸多争议和质疑。

2010年,长春长生再次拟在香港申请上市,然而并没能成行。

直到2015年3月,长春长生终于找到了叩开上市之路的大门——借壳黄海机械。

这次借壳重组没有在像此前长生生物谋求H股上市一样波折,

而是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重组过程,

2015年7月14日黄海机械复牌后,该公司逆市上行,连续9个交易日涨停。

2016年3月17日,黄海机械正式更名为——长生生物。

但是,长生生物上市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数据造假的质疑。

有长生生物主要经销商当中的知情人士曾向媒体透露,

长生生物上市时要求经销商做配合,做假数据。

由此产生阴阳合同,做报表的时候几家公司配合长生生物助力其上市。

证监会此前对几家造假IPO上市的企业处以过极刑——直接退市,

而长生生物这样一家主营业务持续爆出重大负面问题,危及用户生命健康的企业

如果再被查实借壳上市过程中造假的话,是否会被证监会处以极刑?

如果是的话,那么长生生物的投资者将真的被一坑到底。


3

而真正将长生生物彻底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的,

是7月19日的另一份公告,

当日,长生生物再次发布公告称,

其全资子公司因生产的“百白破”疫苗“效价测定”项不符合规定,

而收到《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此事已于去年10月立案调查,相关企业受到行政处罚。

7月20日,吉林省食药监局在官网公开了这一决定书。

先是狂犬疫苗出了问题,随后又被爆出“百白破”疫苗存在问题,并已经立案调查和处罚,

让人对这家公司产生了彻彻底底的质疑,由于“百白破”疫苗事关儿童健康,加上自媒体火速跟进披露相关情况,舆论爆炸的导火索彻底被点燃了。

而该公司去年就被立案调查“百白破”疫苗问题,却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社会是市场进行信息披露,而对于百白破生产车间已经停产这一事实,也是在7月19日才对外披露。

而披露出来的处理结果,直接引发了两个非常直接的问题,

其一是,处罚决定书中写道,没收库存的剩余疫苗186支。

但在库存之外,已有252600支问题疫苗销售到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些疫苗去哪了?

其二是,处罚决定书显示,对于涉事百白破疫苗,共没收违法所得85.88万元,并处违法生产药品货值金额三倍罚款258.4万元。

吉林省食药监局处罚是否过轻?

25万支问题疫苗,加起来才罚了344.29万元,要知道该公司参与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量都是数十亿级别的,300多万的付款,也就是该公司理财产品收益的零头而已,这种级别的处罚,对企业根本没有威慑力。

(7月5日,公司公告一项合计37亿元理财计划)

而且,该公司销售了劣质疫苗,造成的后续问题谁来买单?

难道要被接种疫苗的家庭自己来买单么?要家长自己去花钱给孩子补种疫苗?

召回问题产品,补偿被接种人群损失的责任难道不是应该第一时间就判给该公司负担么?


4

而从目前已经明确的情况中,还能看到几点问题,

1)该公司的利润水平已经高过茅台,而如此之高的利润并非养出负责任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几乎没有什么道理能解释得了,为什么会有人在如此之高的利润水平之下,在一个人命关天的行业里,还要制造假冒伪劣的产品,并让其流入市场。

也许真的除了——他们是天生的坏人之外,再没有其它合理的解释了。

2)我自己去年收养了一只流浪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