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Kindle电子书库  ·  超越iPad笔记软件!墨水屏的笔记功能这么牛了吗? ·  2 天前  
洞见  ·  和任何人较劲,都是在消耗自己 ·  3 天前  
青年文摘  ·  给父亲200次“公主抱” ·  3 天前  
天天看余杭  ·  1000元整整存了24年!余杭姑娘翻出9岁存 ... ·  3 天前  
天天看余杭  ·  1000元整整存了24年!余杭姑娘翻出9岁存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如果你整天不读书,不运动,不节制消费,不反省自律…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2-16 20:20

正文

图片

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枳为橙
来源:名著听书 (ID: dushu3690)

自省以修身,自愈以安心,自渡以破局。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周周朗读音频
图片


不久前,偶然看到罗翔教授的一段演讲,印象十分深刻:

“如果没有限制的话,人一整天会只知道玩乐,玩到手机没电,还得着急忙慌找充电宝赶紧续上。”

对此,他表示,人如果随心所欲,还没有一个“矩”,就容易成为内心的奴隶,也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在这样的放纵中,表面上看你是自由,实则已经被奴役了,总有一天会拖垮自己的人生。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有人抱怨上天不公,总觉得凭什么别人的日子都越过越好,自己的生活却始终在走下坡路。

或许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人这一生,真正的摆渡人,其实是自己。

如果你整天不读书,不运动,不节制消费,不反省自律,没有兴趣、爱好和目标,对未来毫无期望,生活又如何能变得美好。

好的生活,前提便是自己醒悟;好的人生,终究在于自我成全。

当你感到焦虑、迷茫时,与其等待他人救助,不如开始经营自己,养成这5个好习惯。


01

  • 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


北野武说:

“拥有才华,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能让自己真正挺胸抬头站立的,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东西。”

而读书,就是提升个人才华、拓宽认知眼界、丰盈内在灵魂最好的方式。

阅读的过程中,人的思想会得到洗礼,精神上会收获真正的满足,也会为自己找出新的可能。

诗人余秀华前半生走过的路,经历了各种磕磕绊绊,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艰难。

出生时缺氧导致脑瘫,留下了行动不便、口齿不清的后遗症,结婚后又遇人不淑,时常遭到丈夫的冷嘲热讽和家暴。

最难熬的日子里,她喜欢上了读书,在书籍的世界里,找到了能量的源泉,慢慢开始尝试写作。

后来,她鼓起勇气结束了错误的婚姻,开启了新生活,还出版了自己的诗集,改变了人生走向。

人为什么要阅读?

在罗翔看来,读书可以让人不断超越自己的偏见,走出自己的狭隘。

的确如此。

读书的过程,就是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添砖加瓦的过程,也是重塑生活节奏的途径。

你想不通的问题,书中总有指引答案;你渴望到达的地方,书中自有广阔天地。

如果你不知道前方的路该往何处走,不妨试着去书里找找方向。

与书中的人物对话,看看不同的活法;在书里的世界里,找找生活的出路。

1. 培养阅读兴趣

如若是喜欢历史,可以先选择一些简单的历史读物。

不要强迫自己去读自己读不懂并且不喜欢的内容,长此以往,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失去阅读信心。

有时候读一些所谓“无用”的书籍,正是让眼界变得宽广的开始。

2. 设定读书计划:

根据自己平时的日常生活节奏,选择一个专门的阅读时间,营造安静的读书环境,制定明确的阅读计划,比如多久看完一本书等。

读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屏蔽手机信息,减少外界干扰,也能提高自身专注力。

3. 记录读后心得:

读书时可以做一些阅读笔记,标注下重要的知识点以及自己有疑惑的部分。

阅读完一本书后,可以结合眼前生活写下感悟和思考,从而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成长。


02

  • 运动,是给身心最好的富养。


罗翔曾多次在访谈中讲到:

“人最大的痛苦,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

人生中有很多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知道的很早,实现起来却花费了数十年时间。

对于不少人而言,坚持运动,就是这样一个“难题”。

但只要长时间坚持下去,不仅身体的活力会回归,内心的诸多不快也会得以疏解。

作家冯唐之前说起过自己的成长经历:

他年少时体弱多病,隔三差五就得去医院做治疗,那时小小年纪的他深感苦恼。

他不想总是靠药物维持身体各项机能,也不愿用那副虚弱的身体走完往后的路,于是他下定决心,通过跑步改变自己。

上学时,他一路跑到学校;休息日,他闲下来也出去跑步。

自那以后,他去医院的次数越来越少,身体也越来越好。

有一年时间里,冯唐每天都会坚持晨跑,也正是那一年的锻炼,让他收获了健硕的体能。

后来,他就将这个习惯坚持下去,与运动相伴,重塑了美好人生。

运动和不运动的人生,注定会拉开一大截距离。

运动,激活你的生命力,带动你的精气神,即便处于变老的路上,也能让你活力满满。

当下,试着戒掉懒惰的习惯,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养成运动的习惯吧:

1. 行动力,是一切改变的前提:

凡事都需要先开始执行,才会拥有新的结果。

2. 循序渐进,找到适合自己体能的运动方式:

根据自己身体状况设定运动计划,切忌过度运动,若感到不适,应及时休息并寻求帮助。

坚持运动,身心自会保持最佳状态,生活也会过得越来越精彩。


03

  • 存钱,是中年后最大的底气。


过年期间家庭聚会时,听一位亲戚聊起了近些年的心路历程。

早年间,她一直觉得,生活嘛,就应该及时享乐,想买什么就随便买,即便再贵,也应该满足自己当下的物质需求。

于是,她看到别人吃穿用度都极尽奢华,她也会透支自己的存款为之买单。

直到生了场大病,她花光了所有积蓄后,还需要向身边人借钱看病,才终于意识到:

人的欲望永远都难以完全满足,无尽的欲望就像个无底洞,迟早会拖垮全家。

再好的物品,也会有用腻的那一天,而丰厚扎实的存款,才是关键时刻救命的东西。

投资家查理·芒格说得很对:

“存钱的意义,不在于你有钱时能有多风光,而在于你没钱甚至欠钱时会减少多少难堪。”

你存的钱,就是给自己留的退路,你的存款,就是中年以后最大的底气。

兜里有钱,心里才会踏实;人有后路,生活才会稳妥进行。

未来几年,请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给自己的人生撑好伞:

1. 消费有度:

花钱时懂得断舍离,只买有价值的东西,不买对生活毫无用处的东西,把钱花在能为生活创造意义的地方。

2. 定期存款:

钱多的时候多存,钱少的时候少存,无论如何,为将来的变数做好准备。

3. 节制物欲:

永远不要让物质上过多的欲望,透支你的钱包,拖垮你的未来。

正如罗翔所说:“对于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

我们相信命运的神秘莫测,也要相信自己能尽好自己的本分。”


04

  • 自省自渡自愈,是后半生最顶级的修行。


蔡澜有句话说的很中肯:

“尽量的学习,尽量的尽力,尽量的旅游,尽量的吃好东西,人生就比较美好一点,就是这么简单。”

认真观察生活就会明白,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多时候,正是成就人生极为重要的一点。

持续学习,让人认识到自身不足,从而不断完善,成为更好的自己。

尽力生活,富养好自己的身心,严于律己,踏实做好每件事,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且不留遗憾。

树立明确目标,培养兴趣爱好,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终会遇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罗翔年轻时,对很多事情都抱有“无所谓”的态度,生活不顺心时也总是习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他上大学时睡眠不好,总觉得是室友打呼影响的,后来才知道,整个宿舍,鼾声最大的人其实是自己。

他起初还喜欢在朋友面前显摆自己的学识,常常在人前夸夸其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