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讲讲:
一个“丑怪”的女孩,如何活得漂亮?
起因是我看到 Cindy 的一条热搜,#Cindy 瘦了# 。
也许很多人第一反应和我一样,仔细看了看手机屏幕:是不是弄错了?
应该也有很多人不认识她。我简单介绍一下:
安徽 5 个高中女孩,组了个少女组合;
名字是参考 TFboys 取的,最开始叫 Sunshine,现在叫 3unshine;
应该是最被争议最被嘲笑的女团。
Cindy 就是成员之一,
也是被骂最狠的。
骂她丑,“史上最丑女团成员。”
骂她脸大,“这团凭什么出道?凭脸大吗?”
骂她胸小,“一马平川。”
今年 Cindy 21 岁了,完全是从 15 岁被骂到了 21 岁。
所以她的改变,最让我诧异。
这是 5 年前的 Cindy:
(出道歌曲的mv中,甚至很难找到Cindy的单人镜头)
这是现在的 Cindy:
她捧着自己刚出道的照片,一脸自信。
上次她出圈,是彭磊邀请她一起唱歌。彭磊是在一堆负面新闻里发现的她,介绍她时,特地用了两个词:
一个是“野生”,一个是“尊重”。
Cindy 身上有一股野生的劲。
以前接受采访,记者问她有什么特色?她想了想说:
丑。
现在她在歌里回怼:
“美丽的重量,别用镜头衡量。
走出屏幕比例的边框,
你才会发现我野蛮生长的漂亮。”
这是一个你也许不知道的细节:
她本名叫范丽娜,在百度里给自己找了个英文名,本来想叫 Candy(糖果) ,被人写错了,写成 Cindy。
就像个巧合的暗示:
女孩活成 Candy 是没有出路的。
网友
@茜
惜希兮
如此评价:
“美少女的人生软绵绵,丑姑娘的人生有嚼劲。”
这句话说得有失偏颇。美女的人生也不一定顺风顺水。但后半句我认同:
活出来的“丑女”的人生,才更有嚼劲。
绑在 Cindy 身上的评价,最多的就是:
丑女多作怪。
韩国一个音乐制作人拿到她的照片,直接发问:
“就这张脸,凭什么?”
这是一个很残忍的真相:
丑女的人生,往往被当作笑话。
(李诞在节目中开玩笑吐槽 Cindy 因被黑出道。)
这是最近最让我气愤的一条新闻,相信你也看到了:
网上出现了个叫《校花》的展览,英文名更刺耳,《一个比一个丑》。
策展人为了展现自己个人审美,偷拍了 5000 张女孩的照片,把她们打分、分类。
他给每一类都起了名:
“暴丑”
“不可原谅”
“绝对不可原谅”
这是展览馆里经常出现的场景:
策展人把他认为的美女,放在早晨展览。中午放“颜值一般的”,晚上放“丑女”。
他把这个当作了场游戏,“好玩”。
“看美女变成‘恐龙’的过程很有趣。”
“一到夜幕降临,这会是一片人间地狱的景象。”
这可能是你没注意到的细节,也是最让我气愤的事情:
这场展览整整持续了 8 年。
8 年间,一场绝不能被原谅的对女孩的审判,日日在进行。
那这场审判的背后呢?
是很多女孩日复一日被忽视的噩梦。
读者
@沈沈酱
至今都不敢笑。她鼻子塌,青春期脸上有肉,笑起来显胖。
一个男生直接说:
“你别对我笑,我害怕。”
读者
@木小泥
在初中时被男生评上了全班最丑女生榜榜首。
她至今在梦里还会想起那个可怕的场景:
“(那张小纸条在)自习课上全班传阅,
最后传到我手上,让我亲自看这个榜单。
从那个时候才第一次知道自己是‘丑’的。”
就像个残忍的讽刺——
没有女孩天生认为自己丑。
女孩第一次知道自己“丑”,是被外界强行告知的。
在《人物》的报道里,曾经很多人都给 Cindy 和她的同伴指过“出路”——
万幸的是,有一个 Cindy 从这套强大的审美规则里,幸存了。
她常常在微博上更新舞蹈视频。说自己最看重眼神,不能畏缩。
我直接说一组数字, 你就能感知到她会遭受什么恶意:
这是她高中时写给自己的日记,算是她给自己找的出路:
战地记者法拉奇曾说过:
“身为女性,这是一场需要勇气的冒险,
是一场值得称颂的冒险。”
我完全同意。
今天我想告诉你,越来越多的女性,从这场审判中存活下来了。
她们踏上了冒险。
她们越来越健壮:
读者
@右月
把自己的身材从 88 斤锻炼到了 110 斤。
有人评价她,easy girl,觉得她在取悦男性。
她曾被两任男友说不好看,一度自卑。
但现在有人评价她的身体,她直接回:
“关你屁事。”
她们越来越敢做自己:
先给你看看朋友
@许王
大学 4 年的对比照吧。
她第一次剃光头时,朋友圈的男生警醒她:
“你为什么要把自己弄成不男不女?”
但这是她最舒服的状态。
这几年,她还做了很多“出格”的选择——
重读大学,转专业学新闻摄影。
放弃更高薪的机会,准备去做更丰富自己的内容创作。
她妈曾阻止过,
“你这是在走一条窄路。”
但她在国外一个报纸实习时,环境完全陌生,第一个作品就得到了老板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