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生猪市场的价格走势,包括本月以来的猪价下跌原因、市场反馈、养殖供应端和屠宰企业的状况。文章指出,虽然猪价有短暂止跌连涨的势头,但总体趋势仍是下跌,且北方地区下跌势头加剧。同时,市场消费对猪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猪肉价格上涨会抑制市场消费,导致猪肉销量同比下降。最后建议养殖户逢高出栏,避免过度压栏。
文章指出,当前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呈现下跌趋势,虽然短暂止跌连涨,但总体趋势未变。市场呈现“一夜遇冷”的走势,养殖供应端出栏情绪两极分化,北方地区下跌势头加剧。
市场反馈显示,本月以来,生猪出栏方面,养殖端主体有集中出栏增量的操作,散户猪场避险性出栏的情绪较高,出栏节奏较快。同时,二次育肥方面,本月适重猪源存栏增多,受补栏节奏影响,出场积极性较高。
文章指出,猪肉价格上涨会抑制市场消费,导致猪肉销量同比下降。终端消费对猪价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南方等地的传统腌制腊肉消费对当地生猪市场形成一定支撑作用。
文章建议养殖户逢高出栏,避免过度压栏。春节前生猪产能供应充足,猪价反弹幅度主要看消费支撑。养殖户应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安排出栏计划,避免损失。
立马收到明天猪价!
12月渐入中旬,在国内生猪市场,本月初,猪价延续重心下移的走势,生猪均价触底15.67元/公斤,大雪节气到来,猪价短暂止跌连涨,不过,最近两日,猪价偏弱运行,市场呈现“一夜遇冷”的走势,那么,此番猪价震荡走低,猪价下跌“势不可当”?1个好消息,猪价短暂仍有偏强的契机!
此前,猪价短暂止跌回暖,但是,行情上涨“昙花一现”,最近两日,猪价偏弱运行,支撑猪价下跌的逻辑,供应压力释放,加剧了猪价短暂向下调整!
从市场反馈分析,在生猪出栏方面,本月以来,生猪认卖情绪偏强,多方养殖端主体有集中出栏增量的操作!
散户猪场方面,由于月初消费利好兑现缓慢,南北地区,气温大幅波动,养殖端猪场疫病风险尚存,零星地区仍有疑似“小非”的现象,散户猪场避险性出栏的情绪较高,出栏节奏较快。
而在二次育肥方面,本月,二育适重猪源存栏增多,受补栏节奏影响,二育入场基本停滞,顺势出栏积极性较高。
从养殖供应端来看,今天全国范围内的养殖供应端出栏情绪出现了一定两极分化的趋势,在南方和西南等地,由于在当前传统腌制腊肉消费开始陆续启动,对于这些地区生猪市场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虽然无法让猪价彻底大涨,但是也限制了回调的速度。不过在北方地区却下跌势头在加剧,在缺乏消费利好支撑,叠加规模猪场开启加速出栏,整体猪价下跌的较为明显。
从屠宰企业方面来看,今天南北地区的屠宰企业降价收猪的情况依然明显存在,不过这也只限于在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由于规模猪场持续的加速出栏冲击,屠宰企业收猪难度大幅降低,呈现出全面压价的趋势。不过在南方等地由于终端消费有支撑,屠宰企业走货的速度加快,并且收猪依然存在一定难度,降价的范围有限。
整体来看,当前全国生猪价格止跌迹象明显,但冲高动力不足。一方面,今年生猪行业随着饲料价格下降,养殖户降本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且二、三季度猪价上涨也使养殖户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进而导致生猪产能不降反升。另一方面,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2月初,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28.34元/公斤,同比上涨14.2%,猪肉价格上涨肯定会抑制市场消费,从消费总量来看,跟去年相比,猪肉销量同比去年大概下降5-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