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屏朋友圈的除了七夕,
就是马云了,看标题就是轻松10w+
🔻
对,继高科技无人店后,
马云的小店又火了一把,
只不过这次是帮别人改造。
他们帮浙大玉泉校区后面一家开了近十年的小卖部改造,大变身的结果是一家纯正的天猫小店。
看了一遍评论,
很多人觉得是造福于民,
甚至有不少想找天猫帮忙改造的。
🔻
天猫小店这件事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无非是一次打着拯救旗号的商业营销。
但神奇的是他们认为自己对这次改造有所坚持。
用阿里巴巴副总裁林小海的话来说:
他们说
这个项目的特色是每家店都要保留自己的特色。
于是,
为了改造出一家有温度的街边小店,
他们把原本的招牌换成了大大的天猫头。
(虽然之前的那个套用模板也确实也不好看)
用人情维系的街边小店在货架上
把“天猫爆款”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全店看起来像被天猫头占领了。
小店拥有了现代派的标准色调——白色。
收银柜你说是全家罗森搬过来的我都信,
仔细看连上面陈列的商品都一模一样。
然后他们的结论是,
这是一家站在便利店的对立面的、
有特色和温度的邻里小店?
天猫对“温情小店“这几个看起来有点误解。
这样的改造,真的比以前美吗?
站在“便利店”对面的街角小卖部,
在现代社会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在全球便利店文化最鼎盛的日本,NHK电视台专门为神户的一家街角小卖部拍过纪录片。
这家小卖部是孩子们的游乐场,
买东西都靠抢的。
最显眼的地方摆着可爱的小零食,
还配的是店主手写的标签牌。
店里现做的可丽饼也很有人气,
每天店主由纪还要在窗口后面承担知心姐姐的职责。
孩子们在这里和小伙伴玩耍、吃东西,
然后等爸妈下班。
夜幕降临后,
这里成了大人们的居酒屋,
他们在这里回味童年。
很多都是由纪看着长大的孩子,
来和她分享最近的生活。
这个小卖部的门面和招牌长这样,
已经经营了50年,
店主由纪是这里的第三代传人。
记忆里的小卖部光线昏暗、商品摆放没什么章法、角落里甚至堆积着灰尘。
但这些都没关系,只要有一个能每天大声打招呼的老板,能买到香菇肥牛、浪味仙、咪咪虾条、玻璃瓶可乐、酸奶冰棍、炸里脊和烤肠就够了。
但是有很多这样的街角小店和这次被改造“维军超市“一样,由于陈旧的商品管理模式和便利店的日益冲击被时代甩在了后面,营业额逐年下滑,于是才找天猫想来改头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