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理解时代的演变,上面这张图就是这些年增长的行业、职业、和关键词。
80年代是国营厂矿;
80-90年代商业机构,外贸,商业部门,银行都是向上的趋势;
90年代后期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最好的就是外企和金融。
金融从90年代末期一直到今天都一直维持着较为平稳的趋势。但是要强调的是,2000年左右的时候的行业趋势是银行金融,2000-2014年左右是中国银行业最光辉的时代。如果在当年就进了银行,到现在为止就不会有谁做的特别差,哪怕是在银行看大门,只要有编制,现在收入也都挺高的。但近年来趋势变化,香港大学的吴靖教授和深圳中文大学的张博辉教授也编制了一份中国上市公司的职业数据库,里面也讲到,非银金融已经显示出更强的趋势。
2000年代以后,如果你进了互联网和房地产行业,也都很好,这段时间是进入了中国发展速度最高的时期,所以一切与城市化相关的行业都是好的。
“内资”也逐渐取代“外资”成为关键词。2010年左右的时候北大光华的本科生如果能去高盛、大摩之类的外资企业都会觉得很光荣,但是到了2014年以后就变了,内资企业一点也不比外资要差了更多人肯定是更爱去华为、腾讯、阿里等公司。
其实有个小窍门,我们不需要空穴来风的判断行业趋势,看A股就可以了。时代的变迁和A股行业的赛道变迁是非常密切的。
年轻人学金融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拿着几万块去投资,而是要理解“Smart Money”。世界上金钱最聪明。金钱一定会往回报率最高,效率最高的地方走。所以A股市场走势,和一级市场的投融资额就是对未来行业的走势判断。
切记,金融不仅仅是教我们如何投资,而是帮助我们看向更远的未来。到2018年以后,大家发现体制内更香了,同时我们从消费类到了硬核科技。
你再看这些年经历的社会的关键词,80年代叫进场,90年代是下海,90年代中后期到2000年代是留学,2000年以后中国快速的起来了,这个时候流行海归。2014年以后流行创业,现在是卷、躺平、灵活就业。所以职业、经济,行业都是连在一起的,反应的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变迁。
为什么2018年以后,卷、躺平、灵活就业这些词会成为我们的关键词?它是不是也意味着社会上的一个变迁呢?
答案是YES!
其实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比如7月份16-24岁的就业率创新低,很多人确实是处在失业的状态中。但是我也在我们的视频号讲过:未来大学生就业难这个事儿是社会的新常态。为什么?
1、是咱们的经济增速也在下行。2、大学生就是不稀缺了。
第一,从2000年到2015年左右咱们经济都是双位数,现在是5%——要知道2007年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增速是14.7,现在连2007年的一半都达不到。所以下行是趋势。
第二,“大学生”这个词本身价值下降。1980年的时候,大学生是28万,占当时整体考生的1%。到1990年的时候,这个比例变成了2.3%,到了2021年的时候,这个比例已经变成58%了。以前是百里挑一,现在是二里挑一。所以你要放平心态。
从比例来说,现在的“985毕业生”就跟当年“大学生”是一样的,现在的985大学录取人数占高考总人数的比例还不到2%,211大学的录取人数占比是5%左右。所以你看上去的“卷”也可以叫做“文凭的通货膨胀”。
但是工作不好找,并不等于没有出路。
90年代的大学生很稀罕,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很好呢?并不是的。早期八九十年代成功的那批企业家,有哪几个是读了大学的?更不要说985和211了。同样的,你站在今天往后看,成功者里边非985和非211的大学生就应该是一个主流。
有的人说那个时候的社会处于一个特别大的变动期,比如说1992年的改革开放,2001年的世贸。没错,这些都是大变局。但是今天同样存在一个大变局。
近两年疫情对就业市场的冲击非常大,但是由于这种下行的趋势太大,就有点遮盖了一些技术和世界格局的震荡所带来的冲击。而且技术、政局的变迁,其实打破固有社会阶层的好机会。
我举过两个例子(跳转链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欢),一个是以制作无用的手工著名的网红手工耿,另一个是我特别喜欢的历史作家尼尔·弗格森,也是我的偶像。
尼尔·弗格森就是写经济史、金融史的,出身牛津,在哈佛,斯坦福这些地方都任过教,一辈子都站在高塔的塔尖上面,一辈子就站在那高塔塔尖上面。手工耿就完全不一样,是个初中毕业生,不成器的“北漂”。
尼尔·弗格森写了一本书叫《广场与高塔》,传统的社会就像高塔,要一步一步的往上走,金字塔嘛,上一层的位子就少一点,你得踢掉几个人才能挤上去。但是尼尔·弗格森说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社会结构。
原来我们为什么要爬上去?因为要获得影响力。人类就是这样一种动物,往上走才能有更大的影响力,去影响别人,影响世界。站在窗口看到更大的世界。原来大家只有这么一条路,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你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走出来,比如手工耿。
其实高塔也是一种网络结构,是单向的、从上往下的网络结构。但是在广场上不是的,我们这些人互相交互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在这个里面你去获得影响力的时候,你不需要去踢掉别人。虽然也有竞争,但是那种竞争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竞争。现在的广场型结构让更多的人能够被看见——
前阵子我跟《历史的温度》的作者馒头大师做了一场直播,其实我们俩都是卷高塔的人,他是复旦的卷到解放日报,我武汉大学毕业去了北京大学教书。但是到最后我们俩都选择了广场型结构,因为我们发现在这里面活得更加自在,不需要去仰头,我们可以跟用户做平行交互。
很多人实际上已经在用这种结构来创造自己的生活,比如飞书、抖音这类数字平台、数字工具,就给人提供了影响力的工具和协作的工具。现在好多工作我们可以在网上协同完成,它使得组织结构越来越小,所以你不一定要去卷那种大的机构。
技术除了重构了社会组织形态,也改变了工作内容。这也是我们数据库特别要强调的重点。今年我在“共潮生·2022香帅年度财富展望”中讲了一个故事,很多中小型、成长型企业的老板都跟我说“人才太难找了!”,都说如果碰到合适的人,不惜代价的留下来。
大厂的业务骨干抱怨什么呢?求职者简历绝对好看,但是做事的时候不一定有。他们想招那种眼不高手不低的人。
那到底什么叫做合适的人,什么又叫做眼不高手不低呢?总结下来就两条:
(1)双方的价值观和生存状态要契合。比如生存状态,一个特别期望朝九晚五过安稳日子的人,其实就不太适合小型的创业公司。但是特别野心勃勃,能量无穷又特别愿意协调的那种人,他卷在国企里也不一定感到特别舒适。而这种合适与否,会非常影响一个人的工作状态。
(2)技能大于专业。什么叫技能大于专业?比如说我的专业是金融学,金融学在所有专业中技术含量是最高的,你要会算,要会编程,会处理数据,要对金融市场有一定了解,这都是基本的专业知识。但是这些东西的获得门槛不高,成本也不高,而且越来越标准化和模块化。
大学普及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专业设置这些基本都是按照工业社会的组织形态和需求来设计的。但这个事情在90年代之后就开始遭到挑战,到2010年后加速——
所以专业设置,像机床系,拖拉机系,都是按照工业社会的组织形态和需求来设计的。但90年代之后,全球都向服务业转型,而且2010年之后,数字技术进步加速,更是形成了对专业技能的冲击。比说人工智能,数字平台,还有线上工具的发展,很多专业知识被标准化、模块化和程序化——就像当年的傻瓜相机,智能手机一样,技术进步的本质就是不断降低“专业人士”门槛。
说白了,就是之前的“专业硬知识”没有那么稀缺。这时候,企业对“人才”的定义也就变了。
原来人才标准是“完成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现在标准变成了“解决一个系统性的复杂问题”。
除了数字化趋势外,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大经济体基本都进入了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相对线状结构的制造业相比,服务业是多线程多接口多维度的网状结构,“解决系统性复杂问题的能力”几乎是项目管理的标配,而且没办法标准化。
这种能力经常跟学校里的“专业”是脱钩的。
这次我们在挖各种岗位的工作内容描述的时候,就深有体会,比如说“理财师”这个岗位招聘的薪酬差距特别大。我们对不同薪酬的“理财师岗位”做了语义分析后,发现1万,3万,5万的理财师在“专业知识”上的要求上差别不大,但技能差异就非常大:
1万的理财师,在人际关系上就是“与客户进行定期联系 ,为客户介绍新的产品及金融服务,建立与客户的良好信任关系”这种基本和笼统的要求。
3万的理财师在人际关系上的要求就明显高,甚至具体到“熟悉红酒品鉴,高尔夫,豪车试驾,珠宝鉴赏,能参与组织高端客户活动,提高客户转化率”这样的要求。这其实等同于对社交达人的要求。这说明跟人沟通是一种社交智慧,是非常难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一个重要技能,这个技能在越高端的职位里要求越高。
5万的理财师,就会强调“创新业务模式”,或者“组织和管理营销团队”。这时候,只会跟人搞关系不够了,你还得有创意,有分析和思辨能力,还需要有领导力。
所以一个理财师,想从1万到3万再到5万,你需要从“基本技能”到“社交达人”再到“创造型的领导者”,在我们的定义中,这些都属于“社交智慧”这种技能。
还有,最让大厂的技术主管们头痛的,是技术人员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力。不是需要理论水平有多高,懂的语言有多少种,而是要“有的放矢”。
这就要求你对具体业务产生体感。拿到一个项目后,你能快速知道它如何启动,如何落地,如何最简便地实施。这是一种创意技能,需要分析和思辨能力,不是只靠所学的知识。
现在很多顶尖名校的学生存在一个问题,理论特别强,但是实际工作中发挥不出效用,就跟《倚天屠龙记》里面的王语嫣一样,武功招数懂的确实多,就是打不了架,没用。
这种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力,在学校里是学不会的。它依赖两件事,一是天赋,一是学习能力,匍匐下来不停学习的能力,这就是他们说的“眼不高手不低”。还有一些趋势就是今年7月30号我在“共潮生·香帅年度财富展望”中讲过的,一人企业,零工经济这些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