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虹膜
最专业的电影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桃桃淘电影  ·  那部疯狂的恐怖片又来了! ·  4 天前  
豆瓣电影  ·  《沙丘3》将于2026年开拍;第32届金鹰奖 ... ·  5 天前  
银幕穿越者  ·  Netflix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 ... ·  6 天前  
张小北  ·  「后来多份报告证实, We Robot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虹膜

太空怪物追杀!终于等来了这部期待已久的科幻惊悚片

虹膜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5-15 20:59

正文

文 | Zazie


喜欢太空科幻片的影迷真是幸福,如今隔不多久都会有一部在院线公映。本周五即将上的这部《异星觉醒》,在超级碗那天我们就介绍过它的预告片,从那时起,我就很期待这部电影了。


科幻片下面分很多亚类,太空科幻片只是其中一种,但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种。在太空科幻片中,最古老和最经典的一类,则是关于外星人、外星生命的。


《异星觉醒》正是这样一部电影。



影片故事说的是,太空站宇航员发现了一个来自火星的神秘样本,这正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高智能生命体。宇航员将生命体带回研究,给它起名卡尔文。他们发现这个生命体和地球生物不一样,它集肌细胞、神经细胞于一体,拥有超强大脑,并且可以进行超能进化。



但是卡尔文体内蕴藏着巨大的杀机,它越长越大,变成了一头高智商超进化的危险嗜血怪物。所有人面临生命的危险,他们不得不在太空中开始了跟异星生物斗智斗勇的过程。


幼年卡尔文


这部片的卡司是好莱坞一线阵容。杰克·吉伦哈尔现在是科幻片标配男主角,演其中一名宇航员。


杰克·吉伦哈尔饰演大卫


女宇航员丽贝卡·弗格森这个名字可能你稍微陌生,她就是《碟中谍5》中的长腿女杀手,当时可真是艳压了阿汤哥。


丽贝卡·弗格森饰演米兰达


飞船上另一位重要角色是去年爆火的「死侍」瑞恩·雷诺兹。


瑞恩·雷诺兹饰演罗伊


日本影帝真田广之是另一位宇航员。好莱坞电影出现亚洲脸很平常,真田广之、渡边谦、北野武都是常客。


真田广之饰演Murakami


《异星觉醒》基本遵循了雷德利·斯科特开创的太空密室惊悚片范式,全片几乎都在密闭的太空舱中拍摄。插一句,前几年好评如潮的《地心引力》也可算是太空密室惊悚片。只不过它的「密室」不是一艘宇宙飞船,它别出心裁地将整个太空作为「密室」,因为太空中没有声音、缺少光线、无法呼吸,这是标准的「密室」。


《地心引力》对太空科幻电影的另一重重大影响,是用吊威亚的方式还原太空零重力的真实场景。《异星觉醒》也是这么做的,整部影片都在营造一种无力感氛围。


这种在太空密室中的无力感,正是此片不忍直视的惊悚、恐怖感觉的由来,而不是简单地铺陈血腥恶心场景,尽管这部影片的设定完全可以这么做。



卡尔文杀人的方式是通过紧紧缠绕人的肢体,折断筋骨和内脏,整个过程中我们看不到夸张的血肉,而是大银幕上演员们经过慢动作处理后的挣扎表情,血液像花一样在零重力的空间中缓慢飘出去,肢体一点点扭曲变形。


也就是说,影片想要展现的不是血肉横飞的视觉刺激,而是那种无力逃脱以及不可见的缓慢疼痛与死亡。


以封闭太空舱和神秘生物为基础的惊悚片已经形成了好莱坞科幻片的经典范式,如《深空失忆》《黑洞表面》之类,这些电影就像科学中的太空生物实验一样,把人性放到特殊的环境中,暴露出我们在安全的地球上,很难有机会触及和反思的人性道德层面。


《黑洞表面》(1997)


比如1997年的《黑洞表面》,片中的神秘生物就是船体本身,船体因为某种(导演也没有解释清楚的)跟黑洞和空间相关的科学原因,成为了一个恶魔般的生命体,影片的恐惧皆来自人类对未知空间的恐惧,地狱般的船体就是所有人的噩梦。


《深空失忆》(2009)


2009年的《深空失忆》的怪物则是被污染的人类,一方面探讨了人类在探索过程中所必然遭遇的好奇心反噬(深空失忆症),另一方面探讨了人性的邪恶与疯狂。


这些影片都一致指向人类无法遏制的探索新世界的好奇心、人性在新环境下的脆弱,以及未知生命排异和杀戮的可怖本质。


《异星觉醒》这次避开了那些人性阴暗面,将人类互助、团结、牺牲的光辉发扬至最大。


《异星觉醒》


我揣摩这种设定是基于其哲理思索的特定安排。影片的原名是「Life」,即生命,它要说的正是生命的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文明之下的生命,二是自然条件之下的生命。


影片为了把这两层含义凸显出来,采用了相当夸张和绝对的对比手法。一边是充满爱意和互助精神的人类,另一边是凶残纯粹的异星自然生命体——卡尔文。


影片最初还洋溢着新生的喜悦和激情,一群宇航员还非常愉快地向地球传讯息,说我们在火星发现了新生命。黑人生物学家休·戴瑞甚至把这个小生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培育。


休·戴瑞(阿利安·巴克瑞饰演)


在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化后,不少身处文明之中的人类内化了一种和谐的生命观:生命就意味着哺育,意味着生机勃勃的希望和未来,一个文明的社会总是将自然淘汰的丛林原则作为野蛮和残酷去批判。


然而这种生命观在宇宙原始的「黑暗森林」中是残缺和虚伪的。生存本身,无论是在自然还是在社会中一直都残酷不堪。只是,这种和谐的「文明」生命观掩盖了万古不变的事实——生命诞生于不道德的毁灭之中,人们选择性忽视了生命和生存本身的残酷和嗜血。


不止是生物层面上,生命需要吞噬其他生命体以延续生存,社会层面上也一样,比如城市中习惯了舒适美观和安全的人类不愿去面对城外堆积如山的垃圾以及贫民窟游荡的底层犯罪分子一样,而这些都是现代文明浮华的反面和必然的代价。


卡尔文攻击人类


而异星生物卡尔文,它没有道德,没有同情心,它只尊奉一条法则,那就是杀戮与生存。这是生命赤裸裸的本质。但卡尔文似乎也有它的「软肋」,它没有繁衍的迹象,它和其他生命之间也不存在「正面」的联系,因此它所展示的应该也不是一种纯粹的、完备的生命状态。


无论如何,这部影片通过卡尔文的杀戮本性,一方面强化了文明人之间的爱与互助,另一方面石破天惊地提出另一种生命逻辑,即以暴力和毁灭作为最终极的诉求,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当今文明社会与极端恐怖主义之间的殊死冲突。


卡尔文的最初形态


当然,所有的怪兽片也许都映射出了人类内心深处永远无法排遣的恐惧。从金刚到卡尔文,它们都是对当前人类文明状态的某种反思吧。


如果把人类迄今为止的文明成就比作一座华丽的大厦,它其实是外强中干、岌岌可危的。如果往「文明」的前方多跨一步,等待我们的或许是过度科技的产物——核变怪兽哥斯拉,及《生化危机》里的丧尸;如果往「原始本能」倒退一步,则有同样令人恐惧的金刚和卡尔文。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这八部经典科幻片都过时了,包括《2001太空漫游》

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科幻电影,我要重新解释它

一部让人心潮澎湃二十年的科幻电影,只因它指向了人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