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宁德时代布局氢燃料电池收获会有多大,可以肯定是,对于重塑能源来说,是有了更好的背书和加持。
重塑能源成立于2015年9月,号称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氢能装备及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并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氢燃料电池工程开发服务。重塑能源集团董事长兼CEO林琦表示,早在2017年,重塑能源就与东风集团合作,共同推动了我国也是全球首批500辆氢燃料电池轻卡物流车的商业化运营。
在重塑能源的背后,有一群巨头的影子。
自成立以来,重塑能源合计进行了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39亿元,投资方阵容相当豪华,包括红杉中国、高瓴、中银、中国石化、一汽、宇通、君联资本等。
而且,重塑能源正在冲刺IPO。据港交所披露,2024年2月29日,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能源”或“集团”)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重塑能源在招股书表示,该公司是中国氢燃料电池领域内首家同时实现自主研发及量产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的企业,首家实现了专有氢燃料电池系统海外商业化应用。
对于和宁德时代的此次合作,重塑能源有关人士透露,重塑能源目前在燃料电池和制氢装备领域进行了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布局,产品及服务组合涵盖从上游制氢到下游氢能应用多个环节,正在着力构建“电-氢-电”新型商业模式,也是希望在更多领域里推动氢电协同应用和发展。
对此,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从用户端来说,一辆燃料电池汽车的零部件比较多,不是只有氢燃料电池,一般都会配置锂电池用于充放电,所以重塑能源作为氢燃料电池企业,跟锂电池头部企业宁德时代的合作,对其客户来说是可信的品质背书。
“从能源端来说,锂电和氢能适用的领域是有差异化的,重塑能源比较赞成宜氢则氢、宜电则电的发展思路,而且很多场景里,氢电是可以协同发展的,比如国家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这个里面就有很多氢电协同应用可以开发的场景。”上述人士表示。
从招股书数据看,重塑能源的收入大部分来自销售氢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占总收入的九成以上。其中,销售氢燃料电池系统所带来的收入占据主导地位。但毛利非常不稳定,虽然产品已经开始了商业化,但仍未实现盈利且亏损金额巨大,于2021年至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净亏损分别为6.5亿元、5.4亿元及4.6亿元。
在官宣简单的表述中,此次重塑能源和宁德时代的合作,除了宁德时代为重塑能源提供电池和服务之外,还涉及产品开发、技术合作、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等领域。其中的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
“这几年燃料电池的成本下降得比较快,我们预测明年能降到2000元/千瓦,大概是2018年价格的10%,虽然还达不到现在的锂电池价格,但是降本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国氢科技总经理张银广认为,从能源的减碳目标来看,氢能必须进入到交通。“从氢能的发展来看,也需要由交通产业拉动。为什么要选择交通?只有在交通上,氢替代的是油,它的价值是油的价值。所以,交通对氢能是最有拉动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