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点击上方
"
证券市场周刊
"
↑
免费订阅本刊
A
股市场仍持续在
3400
点附近震荡,但风格和结构却有了悄然的变化。之前两个月由于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市场更偏重小盘股和科技板块。但进入
12
月后红利资产再度受到热捧,以四大行为代表的高股息股票纷纷创出历史新高。
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股债收益比明显上升。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债券市场对未来降息的预期较高,开始纷纷抢跑增配国债。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
1.7%
附近,
12
月累计下行近
30
个基点。伴随利率中枢的下移,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则超过
5%
,以股息率衡量的股债相对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而银行股是高股息、高分红的典型代表。以四大行为例,按照
2023
年年度分红和
12
月
23
日的收盘股价测算,即便是在年内股价已经大涨的情况下,四大行的股息率仍在
4.5%
左右,而且四大行的现金分红比例近些年持续稳定在
30%
左右,且在
2024
年都实施了中期分红。
在利率中枢下移的背景下,险资投资收益率面临一定的压力,拉长久期或增配高股息的股权投资是险资投资端的一种选择。截至三季度保险公司持有股票及证券的投资规模增长至
4.1
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政策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险资的股票仓位还可能进一步提升,有望对红利风格形成持续的资金面支持。
比如,近期据港交所披露,平安资管在场内继续增持建设银行
H
股股份,目前平安资管合计持有
120.54
亿股建行
H
股股份,占建行
H
股总数的
5.01%
。而且此前平安资管已经多次增持工行股票,其持有工行
H
股的比例已经达到
15%
。
相关监管政策也对红利股有所支持。
12
月
17
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表示,中央企业要引导和推动控股上市公司牢固树立投资者回报意识,通过增强现金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优化现金分红节奏,提高现金分红比例等方式提高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获得感。
中国结算发布了《关于对沪、深市场
A
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优惠措施的通知》,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对沪、深市场
A
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即按照派发现金总额的
0.5
‰。收取分红派息手续费,手续费金额超过
150
万元以上的部分予以免收。上述相关举措出台有利于进一步加大上市公司尤其是国央企的分红力度,进一步增加了红利股的吸引力。
随着
A
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持续更新,加大股东回报、提高分红频次和比例成为重点关注领域之一,相关央国企高分红公司有望受益。
此外,由于
9
月底整体市场大幅反弹,而这一期间中证红利指数的估值抬升要小于整个市场,也小于其他板块的估值提升,这导致红利指数的相对吸引力提升。目前市场成交量略有下降,前期游资、散户资金主导的风格有所退潮,而机构资金正在接力。市场风格的变化只是短期的行为特征,决定未来市场能否继续稳健上涨的关键,还是
2025
年企业盈利能力能否得到实质性提升。
本文刊于12月28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