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第八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正式开幕,恰逢建院二十周年,本届学术周融合传承、坚守、创新与展望,邀请各位大咖一起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国土空间规划到底做什么?真正要回答和解决什么问题?希望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中扮演什么角色?
广西国土资源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强先生认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空间规划体制改革的产物,既要继承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在内的原有空间规划的优点,也要补足短板,根据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需要,推动规划观念、思路、方法、组织模式的全方位转变与深度融合。
2019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国土空间规划的规范性文件和编制标准相继出台,国土空间规划雏形初现。早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里就提出了“两个构建”。
第一是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第二是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
这“两个构建”是国土空间规划的精神要点和核心统领,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字——“治理”。
土地利用规划为如何实现“多规合一”的“一”提供了经验借鉴,为国土空间规划奠定四个良好基础。
一是数据基础。
经过了一调、二调、三调、年度变更调查、农村闲置废弃地调查、城市存量低效用地调查等基础调查工作,积累了较为完整和扎实的底数、底盘。
二是系统平台基础
。
国土资源“一张图”的审批系统、综合监管平台、综合统计分析系统等十大系统已经建设完成,实现了全域数据全覆盖、全流程网上动态审批监管,形成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政策基础。
耕地保护、建设用地审批、节约集约等相关配套政策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紧密结合,政策体系完备,并且在不同时期、针对突出问题不断完善、推陈出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四是制度和体制基础。
实行自上而下的规划管控和逐级传导,保证主要指标上下一致,保障规划任务目标落实。土地利用规划与年度计划、用地预审、农用地专用审批相结合,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土地利用规划相较城市规划而言,更加注重规划实施,强调自上而下、逐级传导,这是优点,但同时也有缺点,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以及对空间形态、格局、过程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要转变,从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有六大方面的转变。
一是功能属性上
,以工具为主转向公共政策为主转变。
二是规划性质上
,由强调新区建设、城市扩张的增量规划向突出空间优化、功能提升、管理高效的存量规划转变。
三是规划思路上
,由先图后底向先底后图转变。
四是规划内容上
,由耕地保护、土地利用安排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
五是规划方法上
,由相对狭窄的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转变。
六是组织模式上
,由自上而下为主,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注重规划协调与组合的方向转变。
要融合,必须在原有各类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形成自己的优势。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空间规划体制改革的产物,不止是多个规划的简单拼凑,不仅要多规合一,还要强化战略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操作性。
吸收原有土地利用规划的优点,并根据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需要,深度融合地理科学的空间分析和公共管理学的社会治理方法,将各类规划方法兼容并蓄,形成多领域、多学科、多专业融合的综合优势。
面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不管是土地利用规划还是城市规划都要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双补足”和“双提升”。首先,需文理兼修,补足知识短板;加强团队合作,补足能力短板。其次,还需提升空间逻辑和组织能力,提升政策研究和创新能力。
集多规之长,集多士之智,才能构建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促进蓝图型规划转变为治理型规划。
* 注:本文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已经专家审阅(图片来源于专家PPT)
广西国土资源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成立于1997年,原为广西自然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2020年5月改制成为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国有企业,并更名“广西国土资源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自然资源技术服务和自然资源基础性、应用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业务范围涵盖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资产权益保护、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耕地保护、矿政服务等方面。
同衡廿年暨学术周专题网页已上线啦
专题网页将以学术周期间各主分论坛信息以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同步呈现、实时更新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孕育于中国特色规划体系,脱胎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诞生于世纪之交,依托清华大学的综合学科与产业优势,致力于开展国家与地区宏观发展政策研究以及人居环境建设工程的技术研究与实施,为国家部委、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等提供研究和咨询服务。清华同衡多年来坚持
“产学研一体化”
的发展思想,于2013年起每年策划举办
“清华同衡学术周”
,邀请跨行业专家及行业同仁共同聚焦社会热点,畅谈城乡百态,实现学术思想的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为行业带来耳目一新的学术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