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复杂生化系统,生命起源,分子拼装假说,分子进化,蛋白质翻译
论文题目:Intellectual frameworks to understand complex biochemical systems at the origin of life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4-01698-4
生命的起源涉及从简单分子到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例如蛋白质翻译。蛋白质翻译是现代生命体中高度复杂且不可或缺的系统,其复杂性令人难以想象如何从简单的分子基础演化而来。传统的“RNA世界理论”提出,RNA既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也是催化反应的酶,从而解决了DNA和蛋白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然而,该理论在解释复杂系统的进一步进化方面存在局限性。近期发表在
Nature Chemistry
的观点文章提出“分子拼装假说”
(molecular bricolage)
,认为复杂系统的部件最初进化为与现代功能无关的其他用途,这些部件通过偶然的关联逐渐形成新的功能,最终演化为高度复杂的系统。
首先,研究者提出分子拼装的两阶段模型,将复杂系统的进化分为初始和组合阶段。在
初始阶段
阶段,各部件为了特定的早期功能而进化,如RNA、蛋白质或简单的分子,但这些功能与系统的最终功能无关。例如,早期tRNA可能仅作为催化的辅助因子,而非信息适配器。在
组合阶段
阶段,这些部件偶然形成粗糙的集合体,展现出新的功能,这种新功能为生物体提供适应性优势,从而受到自然选择的强化。
文章列举了支持分子拼装的多个实验与化学机制,为分子拼装模型提供支持。
非酶促RNA复制
:氨酰化RNA可能促进RNA的快速复制,尽管这一功能最初与蛋白质翻译无关;
肽和RNA的相互作用
:简单的原肽可以增加RNA的稳定性或作为催化因子辅助反应;
原始核糖体的功能
:核糖体可能最初并非用于蛋白质合成,而是作为RNA复制酶发挥作用,随后逐渐被用于蛋白质翻译。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分子拼装假说在其他生命起源问题中的应用,例如,实验和计算分析显示,
代谢网络
可能通过重新利用
(co-option)
现有路径而扩展;脂质与RNA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分子功能,为
原始细胞的形成
提供支持。
分子拼装假说的提出为复杂系统的起源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通过将复杂系统分解为易于研究的子模块,该理论为设计实验提供了明确方向。研究者指出,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如何实现”,例如合成核酸或氨基酸的方法,而“为什么进化”的问题同样值得深入探讨。未来,这一框架有望推动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在生命起源领域的进一步合作,为解答生命起源的深层次问题提供思路。
图 1. 现代的蛋白质翻译在所有已知的生命形式中都被保留下来,并且需要由许多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复杂分子机器来实现。
图 4. 编码蛋白质合成所需的元素,被假设最初为不相关的功能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