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极客湾
提供优质的科技资讯与评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ETOP  ·  38年首次!台积电董事会移师美国 ·  2 天前  
哎咆科技  ·  iPhone 17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极客湾

小科普 | Fast IPS显示器都有啥?(附目录)

极客湾  · 公众号  · 硬件  · 2020-12-02 23:00

正文

过去带大家了解了 《NanoIPS和FastIPS》(戳这里) ,这次是经过大幅度修订后的(下)篇,显示器目录列表位于文中,可以跳跃观看。


简单的说,Nano-IPS可以用相对低的成本实现高端面板的表现,算是高性价比的中端显示器选择。专栏版相较于微信版有所修订、补充。首先有3个点:



①目前大多数Nano-IPS (LG WQA) 用的是KSF-WLED背光 (顶级WLED) ,并非GB-r-LED,并不是说用了Nano面板就有好背光。

(也就是KSF荧光粉+白LED背光,而GB-r是蓝绿LED+红KSF荧光粉,因为都是KSF,光谱很相似,由于后者成本高,收益小,厂商不用,纯色LED连LG自己都放弃了,哪怕水果XDR也是miniLED+KSF)

(KSF和三丧量子点用法一样,都是荧光粉,量子点有3个等级)

②GB-r-LED背光高参数,但后期也可能会和RGB-LED一样有衰减不均匀问题,一样建议定期校色。



③面板厂商出厂会有背光打包方案,也有OPENCELL无背光板半成品,好面板≠好背光,得看厂商良心,此外还要看调光方式是DC还是PWM。

(各家nano旗舰里,目前好像就联想Y27Q-20、外星人AW3821DW过了TUV护眼认证)


关于“不是很贵、但也不便宜”的Nano-IPS就说到这里,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比较火的Fast-IPS是个什么东西?



▌Fast-IPS


Fast-IPS是来自知名面板大厂 友达光电(AUO) 的面板概念,没错,和做显示器的那个BenQ明基是同一个集团的友达。Fast-IPS顾名思义就是 “快速液晶” ,现在也叫“二代IPS”。


坊间主流是指友达6.6代 (M270DAN06.6) ,但其实还有1.7、3.0,以及规格高一头的6.7等面板,群创K7E、夏普IGZO这些别家做的,甚至LG nanoIPS也属于快速液晶。 快速液晶属于一种技术概念,并不是指某一个特定面板。只是显示器厂商为了宣传方便,所以单独拎出来当卖点了。



参数类似的其实还有 2.7、K7B 等,所以不要只看参数,如果是新一代的fast面板,一般厂商自然会特别标注出来。

这里我们先回顾一下液晶显示的原理:液晶颗粒相当于遮挡物,偏转角度不同遮挡程度不同,于是就影响了像素亮度,而每个R/G/B像素的的亮度不同,也就组成了不同的颜色。



根据液晶的“姿势”不同,也就衍生出了TN、IPS、VA三大类面板,对应了三大特性高响应低对比、均衡、低响应高对比。



Fast-IPS液晶分子的排列和电极排布和普通IPS如出一辙,通过 降低液晶层厚度、加压 (优化电压) 等方式实现更快速的响应,Fast-IPS液晶分子偏转速度是普通液晶的 4倍速 ,“比红色有角还快”...



色彩方面和背光关系更大一点, 厂商给你好的背光自然就好,差的自然就差 ,主要看价格和定位。年初微信版,老张就猜想过厂商会把技术用到低端上,如今已经应验了,你甚至能看到72%NTSC这种参数级的fastIPS显示器...垃圾背光+KSF凑参数的nano可能也不远了。



原生 GTG灰阶响应1ms ,而非市面上没啥参考价值的MPRT动态响应、VRB视觉响应增强这些纯粹是厂商凑参数的数值。这直接大幅度拉小了IPS和TN之间在游戏表现上的差距,低延迟的体验肯定是更好的。

(图为三星G9的响应和过冲)


当然,最快灰阶的响应好,不意味着在所有灰阶上都表现一样。VA面板哪怕硬堆到一样高的参数,依然有过冲黑影问题,哪怕三星G9这种旗舰量子点VA,也依然有很多问题,可以参考加拿大白嫖王Linus的测试。这里也不建议多数显示器在OSD设置里开“快速”响应,开默认“正常”观感是最好的。



不论是nanoIPS还是fastIPS,各类 快速液晶的缺点都在对比度方面 ,确实会逊色些。但一般不会差太多,都在 1000:1的IPS平均线附近 。而液晶里静态对比度的老大哥,还得是VA (参考MINI-LED典型值1000~1500:1,VA 2000~4000:1,很多在HDR下特别高) ,无敌的OLED价格还是太贵了。

NanoIPS: 网上仅少数LG自家的出现过700:1的严重偏低的特殊情况,其他都在900:1以上,并 没有网上传闻的那么离谱。



FastIPS: 小米那个在850:1左右比较差,PG259QN在870:1左右,其他一般在900:1以上,XG279Q和PG329Q都在1150:1左右,甚至微星QR2到了1300:1...所以 不用太担心对比度问题 ,这一般和价格、定位有关系,便宜的屏幕表现都不太行。


最近有老外测试,某特别高刷新率的屏幕“会用ABL动态亮度‘偷’静态对比度参数”,关闭ABL后对比度只有600:1,开了之后整个屏幕亮度会随着画面一直变化,所以测出来显得高,结论存疑,有待剖析,这里就不多说了。

此外,由于高响应低延迟的特性, 一些头戴VR设备也会用到Fast-IPS。



▌型号


现在用FastIPS的一些显示器,以及参考价:


(超清大图:share.weiyun.com/S0M1aED4)


低端的里宏夏、谷星等几个国产小牌子性价比,显然是最高的,不太在意品牌的话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小米的24.5价格优势很大,应该会给其他品牌很大的压力,千元级买到95%P3实属不易,唯一缺点是对比度偏低了。



3000内性价比最高的是微星,达到了98%P3、99%AdobeRGB,DP1.4接口,自带遮光罩,量子点+fastIPS,8抖10bit输出,对比度还很高。



高端的里性价比最高的是Acer CP5271UV,目前唯一的友达6.7面板,0.7ms响应,99%AdobeRGB潘通认证,出厂校色△E<1,HDR600认证,



65W typeC一线通,180mm升降行程,专业定位 (170Hz刷新率怎么看都是上班摸鱼用的) ,自带遮光罩,木底座。


电竞屏里外星人AW2521H这次居然比ROG还有性价比,杀到了同一个价位,参数差不多,都是24.5英寸360Hz 1080P 99sRGB G-Sync,猜测都是友达1.7面板。


多了NVIDIA Reflex全局延迟分析系统,光线感应,设计也是拿了iF设计奖,裸重4.5kg,唯一一家5年上门+换新 (到底是DELL的售后) 。这让PG259QN颜面何存...

不过华硕全家TUV护眼认证,这种消费者不太在意,但十分重要的点上下功夫,确实挺良心的了。

补充:

①目前可以同时开10bit 165Hz的Nano-IPS有:优派大金刚、LG27GL850等等...同时还能再开HDR400的只有联想Y27Q...(由于G-Sync缘故,不能原生10bit,所以大金刚系列都是8抖10)

②Fast-IPS方面,只有微星和几个高端用的DP1.4,理论上可以功能功能全开。其他大多是DP1.2,功能上有取舍。

(微星后缀QR不带2是2.B面板不是K7B官网标错了)

(技嘉以后那个FI27Q-P也是K7B)

▌常见参数误区


①“人眼高于60/120/xxx就感觉不到了有什么用?”——其实玩游戏帧数影响的是延迟,画面滑动速度越快帧数差异越明显。“高于xxx人眼感受不到”这类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缺乏设问条件) 。并且越高的刷新率意义并不只是常见的所谓 延迟” 上,



而是画面高速滑动的画面,可以理解为 3D游戏中FOV影响到“线速度” (角速度不变,距离越远线速度越快,画面变化幅度越大) ,目前仅有一位游戏UP提到过这点。



②“响应延迟这么低人怎么可能感受得到?”——上面也提到了为什么,因此 高刷也需要高响应、低过冲辅助,满是拖影的高刷意义不是很大 。当然MOBA的需求并没有FPS游戏这么高,感知不强是很正常的。



▌总结


【相同点】GtG 响应方面,NanoIPS或者FastIPS都是标称GtG响应1ms的,但都比不上一些“零点几毫秒内响应”的顶级TN、OLED面板,比如烧屏网之前测过的 友达1.9 (M250HTN01.9) ,280Hz,最高0.3ms GTG响应,平均1.6ms。以及90%P3广色域2K 240Hz的 友达2.7 ,原生3.5ms几乎无可视残影。



在TN淡出视野的这几年,很多厂商都在悄悄研发,现在色域、可视角度等问题都在解决,而先天的超快响应,是其他面板在物理上难以超越的, 多年后高端TN反倒可能杀回来。


另外今年又出了一批 夏普IGZO IPS面板 ,比如微星PAG272QRZ。电子迁移率比一般的A-SITFT大20~50倍,手机前几年就见到过,现在高刷、高色域、高响应,价格也便宜。明年LG应该会有2K 240新品也会用上IGZO,又是一个爆发年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