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生物化石的领域里
很多云南人
或许对澄江古生物化石群耳熟能详
却不知曲靖也是个
古生物化石宝藏之地
在曲靖城区内
仅志留纪至早泥盆世地层中
发现的古鱼类化石种类
就位居
全国第一
珠江源沟鳞鱼生态复原图(拟石古生物可视化实验室)。
2月22日
中国新闻网发布稿件
《
3.9亿年前“珠江源头第一鱼”首次发现
与哈萨克斯坦沟鳞鱼是“姐妹”
》
报道“古鱼王国”曲靖
最近再添新成员
具体报道如下
↓
↓
↓
3.9亿年前“珠江源头第一鱼”首次发现 与哈萨克斯坦沟鳞鱼是“姐妹”
被誉为“古鱼王国”的云南曲靖最近再添古鱼新成员: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首次发现“珠江源头第一鱼”——约3.9亿年前的沟鳞鱼新种化石命名为“珠江源沟鳞鱼”,进一步研究显示,“珠江源沟鳞鱼”与哈萨克斯坦的沟鳞鱼化石亲缘关系较近,构成沟鳞鱼“姐妹群”。
这项重要古鱼发现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学术期刊《地质学报(英文版)》以封面文章发表。
2月21日,朱敏院士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对“中华沟鳞鱼”“珠江源沟鳞鱼”等化石发现研究进行科普介绍与解读。他表示,“珠江源沟鳞鱼”是首次在珠江源头发现并正式发表的鱼类化石,也是中国近50年来再次研究发现的沟鳞鱼新种,相关研究不仅进一步厘清沟鳞鱼各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丰富了对于沟鳞鱼属早期演化的认识,还揭示出华南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3.9亿年前可能存在生物地理亲缘关系。(记者 孙自法 制作 乐小敏)
专家观点称,时间回溯到大约4亿年前的志留纪——泥盆纪时期,彼时位于华南板块西南缘、地处赤道以南低纬度地区的曲靖,是古鱼远祖繁衍生息的绝佳选择。
“咱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叫做沧海桑田。曲靖4亿年前在赤道南部,相当于现在印度尼西亚所处的纬度,是一种温暖的、滨浅海的环境,即温暖的海滨。所以这样的环境很适合生命的衍化和繁盛,这是我们曲靖为什么会有古鱼繁衍和演化的一个重要古地理原因。”云南省高校曲靖自然历史与古鱼演化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王建华介绍。
长吻麒麟鱼生态复原图(杨定华绘)。 图源:曲靖发布
初始全颌鱼生态复原图(拟石科技制作)。
图源:曲靖发布
梦幻鬼鱼复原图(Brian Choo绘)。
图源:曲靖发布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介绍,地球形成有46亿年的历史,大概4亿多年前,地球上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鱼类动物。肉鳍鱼类是最终登上陆地的鱼类,被称为登陆鱼类。而最早的登陆鱼类是在曲靖发现的。“换句话说,假如没有当年在‘曲靖
’
这个大海湾里发现的这些鱼类,就没有我们今天在地球上、陆地上看到的这些形形色色的脊椎动物,也就没有我们人类。
”
朱敏认为,
也正因为此,曲靖一直是国际学术届高度关注的一个地方,被誉为“古鱼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