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美国就业数据表现不弱,但在高企的通胀和美联储强势加息的作用下,消费、投资等经济指标却趋弱。
那么,美国经济已经衰退了吗?经济现状如何?现在正处于衰退的哪个阶段?本报告将对此展开分析。
美国经济衰退,到底该看哪些指标?
市场对经济衰退的通常看法是经济体连续两个季度GDP环比增长为负,即所谓的“技术性衰退”,各组织和机构对衰退也拥有不同定义。美国现已出现技术性衰退,一季度GDP主要被净出口拖累,二季度主要被投资拖累。尽管目前三季度GDP环比预期为正,但仍存在转负的可能性。从美国历次经济衰退来看,技术性衰退都伴随着实质性衰退。通过数据统计,我们总结出美国经济步入衰退时各指标需要满足的最低条件,数据指向距离美国实质性衰退尚有时日。各决策和学术机构构建的领先指标均指向美国衰退的概率较高。经济活动指数跌破0,利差隐含的衰退概率陡增,纽约联储预测美国最早四季度同比进入负增长,高位通胀也暗示衰退将至。此外,经济衰退发生前都有加息出现,如果年内加息幅度超过3%,随后一年内将有约六成的概率步入衰退。
结构视角:美国经济现状如何?
当前最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经济放缓速度如何,这将决定经济何时步入衰退。需求方面,从消费来看,目前高通胀对居民资产的侵蚀和持续的加息抑制了消费需求。同时由于疫情原因,服务消费受到制约并部分被商品消费永久替代,例如健身房被居家运动器械替代。消费动能衰减的趋势较为明显。投资变动主要由库存贡献,目前本轮库存周期或已现拐点,未来库存对经济支持难言乐观。持续的加息将压降住宅投资,企业利润走弱也将进一步抑制非住宅投资。供给方面,从美国国内生产来看,产能逐步修复。其中,计算机产业韧性最强,几乎未受到疫情影响。房地产是经济中流砥柱,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二成左右,但目前地产市场已显露疲态,房价、新屋开工和销售指标纷纷走弱。从劳动力市场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目前仍然强劲,但劳动力市场调整一般落后于经济变化,随着其他经济数据趋弱,活跃度或逐渐下降。从国际供应链来看,供应链压力将持续下行,不再成为美国生产端的制约。
美国“衰退时钟”,当前指向哪里?
美国距离衰退可能已经处于最后的1到2个季度。第一,房屋市场指数会在衰退前16个月大幅回落,这在去年8月已经满足。第二,10年期和2年期国债利率倒挂会领先衰退14个月,在今年4月就已出现。第三,初领失业金同比大幅上升和失业预期指数快速回落分别领先衰退9个月与6个月,当下均已满足。第四,经济领先指标拐点领先衰退期约6个月,已在一季度末触顶。第五,PMI新订单指数于6月跌破荣枯线,通常领先衰退6个月。第六,衰退前5个月通常出现股指增速触顶且大幅回落,目前已满足。第七,信用利差显著扩大和消费者信心大幅下滑分别领先衰退4个月,且均已触发衰退条件。最后,同步指标展现衰退迹象,个人实际消费支出年内降幅已经扩大,而实际制造业和贸易总销售额已连续5个月同比录得负值。初步判断美国距离衰退已经处于最后1到2个季度。准确判断衰退仍需观察就业、工业产值与实际收入等滞后指标。
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
《美国“衰退时钟”走到哪儿了?——海外经济系列之七》
发布时间:2022年9月18日
报告作者:陈兴
中泰宏观首席S0740521020001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重要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ztzqyjs)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证券”)依法设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泰证券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中泰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研究人员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推送资料涉及的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投资观点,均基于特定的假设、特定的评级体系、相对的市场基准指数得出的中长期价值判断,并非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具体买卖时点、买卖价格等的操作建议。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资料,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而导致投资损失。订阅者如使用本订阅号推送资料,请事先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后续的解读服务。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中泰证券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版权归中泰证券所有,未经中泰证券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如因违法、侵权使用给中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中泰证券保留追求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