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Research
多个视角,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一同探索世界的多个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陈忻儿童心理  ·  成功案例背后有什么秘诀? ·  3 天前  
武志红  ·  成年人,可以为自己的委屈负责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Research

说说五四新文化运动

Research  · 公众号  ·  · 2021-05-05 09:08

正文

昨天,我们庆祝中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反帝国主义运动,始于1915年,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焰。

在中国,5月4日是名为“青年节-青年节”的国定假日。它赞扬了中国丰富的反帝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今天!

中国文化的敌人不是西方文化,而是野蛮 —— 土生土长的野蛮和外国输入的野蛮:近代以降的洪天王、义和团、各种野蛮习俗等。这些都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今天的局面更不是。如果洪天王成功了,连五四都不会有,但那就是“保守主义“?

用这种“激进主义“对“保守主义“的模式扣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人张冠李戴的错位感。对后来的中国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苏俄布尔什维克——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激进主义,而是给钱给枪的苏俄布尔什维克。把后来的结局归结为五四“激进主义“,并跟“保守主义”对立,太拔高一种没抢没炮的主义了,

这可能跟知识分子习惯于拔高自己的作用有关。五四的时候,中国能保守什么?重开科举?恢复帝制?看到英国保守它的传统,结局不错,就以为中国保守自己的传统也会有类似英国的结局。这种思维方式过于简单化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至少提供了一个各种思潮平等竞争的机会——它并没有消灭中国传统,也没有禁止中国传统,只是让中国传统有了竞争。问题是传统不争气,缺少自我革新的生命力。又赶上苏俄搞世界革命,周边国家深受其害,大都跑不了,中国也不例外。

但这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结局,这是地缘政治和布尔什维克世界革命造成的结果。从其他国家看,比起近代的几场革命(美洲革命、法国革命、甚至英国革命),很难说五四更激进。看五四一代“革命者”和“反革命者“的行迹文章,大都像中国的传统士人,多一份文化,少一些野蛮。

后来土生土长的野蛮和外国输入的野蛮有了枪杆子,不管是激进者还是保守者的命运就注定了。反观如今一些倡导“保守主义“跟“激进主义“对立的人,却少有中国传统士人的素质,更多的是山寨布尔什维克文化养成的习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