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警示骗子冒充杨天南先生的严正声明
(如上封面非最终定版,一切以出版社定版为准。)
芒格经典演讲不同译本读友感言集萃(5)
芒格经典演讲不同译本读友感言集萃(4)
芒格经典演讲不同译本读友感言集萃(3)
芒格经典演讲不同译本读友感言集萃(2)
芒格经典演讲不同译本读者感言集萃(1)
同一个演讲的不同译本,区别会有多大?
交完书稿后,人大出版社的领导专门找到我,提到芒格在哈佛法学院的演讲——“跨学科技能:教育的意义”——非常经典,希望我能重新翻译一下。这篇演讲网上也有中文译本,巴芒读友会里的同学在学习了同一个演讲的两个不同的译本之后,纷纷发表感言,有些也非常精彩,现将其汇集陆续刊出。天壤之别的两个翻译版本
文/陶青 奥克兰
感谢天南老师,让我有机会提前一窥这本即将重生的经典。通过比较阅读,内心更充满对于天南老师译本的期待。
先谈谈阅读两个版本的总体印象,用四个字形容,就是天差地别。 首先,这个结论不是贬低原译者,原译版本有些地方读起来还算流畅,但是很多地方翻译的又非常晦涩难懂,仿佛是AI翻译,所有的中文字都懂,但是就是看不懂。 这中充斥全文的矛盾随处可见,我觉得很可能是英语原著就不好理解,导致译者有部分内容无法理解,于是只能硬着头皮翻译,最终倒是读者云里雾里,无法将整篇演讲融会贯通,形成完整和有意义的理解。 于是,通读完整篇演讲,没有对于芒格的观点形成任何记忆,更难言学以致用。而通读天南老师译文,整体感就相当强,其中相信天南老师克服了很多困难才有了我们的轻松愉快。 天南老师对于巴芒的熟悉,也是译文丝滑的重要原因,例如天南老师翻译的反对者试图用概率论证明伯克希尔不过是运气,最终在六西格玛的超低概率结论下只能放弃自己的结论。原译文翻译不够准确,读来晦涩难懂,无法让人很好理解。究其细节,已经高下立判。——————————————————
读优秀的译著让人甘之如饴
文/戴双辉湖南湘潭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同一篇文章的两种译本,所带来的阅读体验真是相差甚远。我将两种译本全都打印下来。原译本才读几段,我就知道天南老师为什么温馨提示我们“有时间的时候找个安静的时间阅读”了。因为实在是让人晕头转向,文字很不符合中国人的语言和阅读习惯。废了很大劲,越读就越难受,只想快点完成任务。读完后,还是不知所以然,头脑一篇空白。
终于可以读天南老师的译本了。真是一读就停不下来。通篇下来,感觉语言凝练、非常丝滑、给人酣畅淋漓之感。特别是读到天南老师那句“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大家都很忙。译者著”时,不禁莞尔一笑,真是简单明了又风趣幽默。我们都知芒格极有智慧,可是又都觉得其文字晦涩难懂,所以难免望而却步。读完天南老师的翻译,这种固有的观念立马转变,我在心里说:也还好嘛,我也能读懂呢。一遍能知大概,多读几遍大概就能得其精华啦!
可见翻译多么重要,也可见这对于译者的能力要求多高!既要忠于原著,同时又是一种再创作。而译者所付出的劳动又与回报极不对等,所以不仅要有高水平还要有奉献精神。非常期待早日读到天南老师翻译的《查理.芒格传》。————————————————
原来好的译本是让人赚命
文/涂欢武汉
近代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先生曾谈到:“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Faithfulness)是指能够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意思;“达”(Expressiveness)是指表达通顺流畅;“雅”(Elegance)是指典雅悦目,富有文采。在一个很安静的下午大概花了两三个小时,读原译和天南老师译本。原译,如坠五里雾之中,有的读的不顺畅,甚至繁琐,或者啰里八嗦,读到一些不算文雅的词语,甚至自我怀疑,阅读体验不轻松。 读新译本让我有种拔开云雾见青天,想好好深呼吸一口,感觉终于可以轻松阅读了。 例如,开文就显示出好翻译的“信”“达”“雅”
原译“大师们”“各类职业人士”“单一学科”“欺诈”…
现译“老教授们”“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专精深窄”“背叛”…
芒格演讲快结束时,原译“我来哈佛前受的教育少得可怜”“今天,我没有别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了”等并不符合芒格本人原意。天南译本:“我当时来哈佛时所受教育不多”“我不打算再多讲了”更传达了芒格的原译。 天南老师精耕细作,有不少历史背景提供了注解,让我们读者节省的是时间、是生命。
感谢天南老师的辛苦付出,两种译本一较,工匠精神立判。——————————————————————
好的翻译让读者收获一段美好的生命之旅
文/贾东阳 河南许昌
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曾提出过翻译作品评价的标准:信、达、雅。然而每年的翻译作品虽多,能够达到这三个方面的两个就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好的翻译作品了,三者皆备的更是凤毛麟角。
今天抽出了一整块时间来静静地阅读了两份翻译资料,对比了两篇“芒格演讲文稿”翻译不同的作品,于我而言,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前者多有晦涩拗口,理解起来也颇为费劲,甚至一些些地方有些让人抓狂;天南老师的翻译作品则要丝滑好读许多,通俗易懂,阅读体验如饮美酒。“好的翻译不亚于一次再创作。”诚哉斯言!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同样的时间花费在不同版本的翻译书籍上却可能产生不一样结果。好的翻译作品能够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表达,语言流畅,便于理解。阅读这样的作品就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与之相反,则要因为要弄懂“直译、拗口”的句子,猜测作者的真实意思表达,甚至一句话要反复品读多遍,也不能更不敢保证就会有正确的理解。就如同阅读今天的同一本书《查理芒格传》两个版本中的部分节选翻译,前者翻译质量欠佳,阅读体验感差,时间耗费约半个小时,杨老师的翻译版本体验感很好,用时约十多分钟,却也理解了大部分内容。
写到这里,我也有了个不成熟的想法:在阅读翻译过来的书籍时,有时耗费了许多时间却仍有云里雾里之感,不知所云,一脸懵逼的情况下,或许这并不是我们的水平不够,学识浅薄,更有可能是翻译者的水平不够,他也没有理解原文的信息表达,而采用直译、硬译的原因。
好书是稀缺资源,好的译者也是稀缺资源,若是好书与好译者经常出现在某一家出版社,或许这家出版社出的书可以作为多版本书单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