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金融深度
深度关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注意!新疆部分旅客列车停运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驾驶证除了能开车,还有这些隐藏功能!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社招岗位表格】在线文档持续更新:新闻媒体/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金融深度

华融消费金融2019年由盈转亏,净亏损约为1.98亿元

新金融深度  · 公众号  ·  · 2020-03-29 14:42

正文

文/小白

编辑/初九


3月29日消息,随着合肥百货公布2019年年报,旗下华融消费金融公司的2019年业绩情况也浮出水面。
合肥百货财报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末,长期股权投资华融消费金融的收益为亏损4553万元,较上期下降4839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华融消费金融于2016年在安徽合肥成立,注册资本6亿元,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认缴出资额3.30亿元,持股比例55.00%;合肥百货大楼集团、深圳华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新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3%、12%以及10%。按占股比例计算,华融消费金融2019年约亏损1.98亿元。


历史数据显示,2018年华融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1240万,相比于2017年1.05亿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8.2%。贷款总额为78.36亿,资产总额为81.52亿。2019年上半年,华融消费金融资产总额为61.92亿,相比年初下降25.3%;贷款总额60.92亿,相比年初下降22.3%;税前亏损2.33亿,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27.2%,同比由盈转亏。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华融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0.8亿元,净利润-1.8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75亿元。累计放款178.20亿元,期末贷款余额54.80亿元。
或许是因为业绩下滑,合肥百货在公告称,2017年,合肥百货拟参与对消费金融公司的同比例增资扩股,将其注册资本由6亿元增至16亿元。其中合肥百货拟以现金方式出资2.3亿元,累计出资3.68亿元,占增资后注册资本的23%。后因消费金融公司自身原因,该增资方案并未实际实施。报告期内,消费金融公司拟继续实施增资扩股,但增资扩股方案进行了变更,拟以1元/股进行增资,总计增资3亿元,增资完成后,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调整为9亿元。经综合考虑,公司拟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本次增资完成后,合肥百货仍持有消费金融公司股份1.38亿股,持股比例调整至15.33%。


据了解,华融消费金融此次增资拟由控股股东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自行全额完成,另外两名参股股东深圳华强资产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新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亦均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此次增资完成后,华融消金注册资本将调整为9亿元,持股比例增至70%。
业内有观点认为,华融消费金融业绩不理想或与高管变动频繁有关。
受中国华融前董事长赖小民事件影响,华融消费金融前任董事长贾传宝、总经理邹新亮双双被免职。2018年11月5日,安徽银保监局核准徐锴的华融消费金融公司董事、总经理任职资格。企查查信息显示,2019年8月,华融消费金融发生法人变更,由贾传宝变更为柳旭斌。与此同时,邹新亮等5位高管退出,新增柳旭斌等6位高管。此前2019年1月,刘浩从高管人员中退出,刘华生加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华融消费金融以72万元罚款成为去年被罚最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2019年1月24日,央行合肥中心支行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华融消费金融因违反央行征信管理相关规定,央行对其开出罚款5万元。央行合肥中心支行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分别开出1万元罚款。
2019年11月24日,安徽银保监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华融消费金融因消费贷款用途不合规 ,违反审慎经营原则、形成重大风险,被罚款60万元;责任人章琼被给予警告,并罚款5万元。


--END--


【转载、合作请联系】

XINLANDANG521

延伸阅读
大数据黑产、涉疫情诈骗……哪类产业会上榜延迟的315晚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