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法频道
湖南微信新闻爆料中心,时刻在您身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  科普 | 很多人都弄错了!元宵要这样吃→ ·  13 小时前  
龙岩市场监管  ·  多部门 “亮剑”!校园食品安全措施已就位~ ·  16 小时前  
龙岩市场监管  ·  多部门 “亮剑”!校园食品安全措施已就位~ ·  16 小时前  
中国药闻  ·  拼出“开门红” 各地稳步有序复工复产 ·  16 小时前  
温岭市场监管  ·  喜迎元宵佳节 守护放心“宵”费 ·  昨天  
温岭市场监管  ·  喜迎元宵佳节 守护放心“宵”费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政法频道

买买买!女子网贷停不下来!原来患上了……

政法频道  · 公众号  ·  · 2025-01-17 21:5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一位名为余女士的30岁女性,因无法控制网贷冲动,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故事。她因购买烟和槟榔开始尝试网贷,逐渐陷入无法自拔的状态,情绪不稳定,严重影响生活。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成瘾医学中心被诊断为“习惯和冲动障碍”,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进行干预。文章还提醒读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增强自控能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余女士的网贷冲动行为。

余女士因尝试网贷购买烟和槟榔而陷入无法自拔的状态,每日都需要网贷消费,最终导致生活严重受影响。

关键观点2: 习惯和冲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根据ICD-11,余女士的行为符合“习惯和冲动障碍”的诊断标准。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旨在稳定情绪、控制症状。

关键观点3: 正确的消费观与风险防范。

文章提醒读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了解网贷风险,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增强自控能力,避免盲目攀比和过度消费。


正文

“我控制不住自己,明知道这样不对,但满脑子都是怎么网贷。一旦网贷不了,我就紧张得要命,烦躁得不行。最近每天晚上都睡不好,翻来覆去醒个五六次......”30岁的余女士(化名)近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成瘾医学中心眼泪汪汪地向医生诉苦, 最终诊断为“习惯和冲动障碍”。


原来,六年前,余女士因为想买烟和槟榔,就试了试网贷。没想到,这一试就停不下来了,每天都要网贷消费,烟不离手,槟榔不离口,还经常打牌。从“月光族”变成了“月欠族”,从“冲动消费”到“无法自拔”,她一步步陷入了网贷的泥潭。为了还债,她拆东墙补西墙,四处借钱,甚至借高利贷、骗钱。家里人也因为催款电话吵得天翻地覆。近两年,她对网贷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完全控制不住自己,情绪也不稳定,脾气大,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怒、烦躁、抑郁,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让她变得懒散、饮食差、失眠、早醒。


为什么就是停不下来呢?为了治疗,余女士的父亲带她来到了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周旭辉说,小余的行为是冲动性的、无法控制的,不仅打扰了家人的生活,还对自己的身心造成了严重影响。根据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这符合“习惯和冲动障碍”的诊断标准。


习惯和冲动障碍,就是在强烈欲望的驱使下,做出一些不当的行为,反复发生,违反社会规范,对社会有害的精神障碍。 这种障碍有很多种,比如病理性赌博、病理性纵火、病理性偷窃、拔毛狂等。

诊断的关键是: 冲动行为没有明确动机,反复发生,成了习惯。 冲动行为不被社会接受,或者对自己有害,行为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通常会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 冲动行为发生前会有明显的紧张感,实施过程中或实施后会有轻松感和满足感。即使知道会有不良后果,患者也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就像余 女士 ,她明明知道网贷利息高,债务压力大,但一冲动,大脑的 奖赏系统 就被激活,驱使她继续网贷。

那怎么办才能停下来呢?为了帮助余女士治疗,科室一方面通过心理治疗稳定她的情绪,控制症状;另一方面用药物治疗降低她对网贷的渴望。


周旭辉主任医师提醒,贷款本来是用来解决资金问题的,但如果不合理消费和借贷,就会陷入困境,甚至无法自拔。 她建议: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消费,避免盲目攀比和过度消费。

了解网贷风险,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增强自控能力,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转移注意力,提高自控力,制定理财计划。

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有冲动行为、控制困难、冲动后悔、忧虑紧张等问题,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解决问题。

如果不想错过精彩内容

记得星标“政法频道”公众号

记者:骆研婷  通讯员:朱可蓉  编辑:默默

微信又上新功能!网友:内存要不够了


突发公告:离婚!“分手费”超4亿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