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无念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开始接触到余秀华和她的诗,已经是在她火遍全国很久很久之后了。
说到底,我可能真是个后知后觉的人,对于文化圈内的热点总是敏锐度不够。所以,在此之前,只是在网上偶然之间听过这个名字,大致了解到她是个诗人。大概是由于一听到“诗人”这称谓就已经让我望而却步了。
说来惭愧,我并不曾认真拜读过海子和北岛。因为,才疏学浅的我曾天真地以为,现代诗这样一种文体,在如今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似乎渐渐已经不再流行。
▲ 当代诗人 北岛
我当然不是一个读诗的人,有时候也很难读懂诗歌。因为我觉得现代诗相比古体诗,总是少了些韵律美,那种流淌在古代文言文里的细腻气息,还有远离当今的各朝历代的时代风韵,在现代诗的语句中,很难再现。
尤其是看了《路边野餐》《长江图》这类的电影后,诗歌作为影像的补充,开始参与进叙事里来。我对诗歌的疑惑变得更大了,这种疑惑一方面是觉得,诗歌的加入究竟使整部影片结构更加完整还是更加割裂呢;另一方面是在考虑,究竟什么样的才能算是现代诗?
▲ 电影《路边野餐》
▲ 电影《长江图》
在看完《诗人出差了》《我的希望在路上》这类以诗人本身的生活轨迹为创作对象的独立电影(或纪录片)之后,我曾与一些热爱诗歌的老师朋友们交流过。
▲ 电影《诗人出差了》剧照
▲ 电影《我的希望在路上》剧照
在那之前,我曾对现代诗有过一些偏见,甚至觉得,是不是把文字分行,就叫做现代诗呢?而在那之后,虽然我读得还是很少,但是我开始不再误解诗歌,而是尝试着用感受来代替理解。这时我发现,原来现代诗并非离我太遥远。
再后来,我读到了余秀华的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当时看到这个略带有“标题党”性质的题目,觉得有些好奇,也有些好笑。如此直白大胆的对生理需求的热切宣告,在我们这个鼓励含蓄和委婉的社会中,竟显得如此狂妄和真诚,甚至有些格格不入。
而在读完整首诗后,我却突然觉得内心里有个什么闸门被打开了似的,有太多感触一时想要迸发出来,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我连着读了好几遍,尽我的能力去感受每一个词背后的情感力量。我读到了感动、读到了震撼、读到了一个面对性爱和情感坦诚无比却又放浪恣肆的灵魂。我开始体会到,有时候语言的匮乏相比思维的跃动,是那么地具有滞后性。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接着往下,我还读出了一种义无反顾,读出了一种劫后余生。我并不知道这首情诗是写给谁,但是我觉得对方在读了这首诗后,一定是觉得幸福的。作者虽然步伐缓慢,但是步履坚定;虽然心急迫切,但是状态从容;虽然用词挑逗,但是内心纯洁。
我甚至觉得,作者想要去往的那个目的地在哪,那个人是谁,也许都不重要。而对爱情的那份决心和勇气,才是让我为之震撼的理由。
我带着满腹疑惑开始走进余秀华。而当“农妇”、“脑瘫”、“女诗人”这样代表着不同含义的标签被贴在了一个人身上,我一时竟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去看待其人。照片上的余秀华,远谈不上美丽,但是她的笑容却让人觉得温暖和舒心。我在想,如果上帝没有在她出生时跟她开这么大的玩笑,那她又会不会得到如今与其文采相匹配的名气。
公众媒体习惯于用“农妇”“脑瘫”这些字眼博人眼球,而她自己,却对这样的一个事实表现出了无比的坦然和豁达。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个身体,把我在人间驮了38年了,相依为命,相互憎恨。”
她不是没有怨恨,她把自己这么多年的感受写进了诗歌里,用行动和思想告诉所有携带这些带有偏见色彩标签的人们,他们的敏感、同情和小心翼翼,在一具率直坚强的灵魂面前,充满了自以为是的荒谬与可笑。
余秀华的人生经历和她的诗歌一样精彩,而她真实的生活,在那部关于她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里,大概只露出了冰山一角。导演范俭在此前曾围绕她拍摄了纪录短片《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
如果说在短片里,导演是想让观众认识这个人的话,那么到了长片中,很明显导演想让大家走进这个人。而走进一个人,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观察生活。导演在这里,运用了最保守的讲述手法,按照时间顺序,向观众呈现出了一个面对成名和离婚时最真实的余秀华。
镜头下的她,会幽默,会撩汉,面对无聊的来访问题也会不耐烦,甚至面对离婚问题时也会哭泣会爆粗口。其实我们已经能够看出镜头在面对余秀华本人时的一种保护,即便是在拍摄她站在旷野里的大远景时,创作者已经有意与受访者保持距离,但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一种来自画面内部人物和空间的贴合感。
导演在后期甚至在片中保留了他俩之间对话的声音,这种带有创作者情感介入的做法,大概也可以理解成是二人之间互相保持诚实的一种方式了吧。
也许,一部90分钟的影片想要说尽余秀华的故事,未免过于单薄。而镜头配合她的诗所努力营造的诗意感,也可以看作是情绪和文本上的互融。也许是素材有限,也许是导演尚未挖掘出余秀华身上更多的内容。
只是,纪录片讲述的当然也不仅仅是“余秀华成名记或离婚记”这么简单而已。透过这些事件,呈现出余秀华生活中的一个或多个侧面。这些不同方面拼凑在一起,逐渐拼凑出一部分真实的余秀华。
我想,导演在记录这样一个强大的被拍摄对象时,一定是有很大压力的。但同时,也是十分享受的。因为镜头下的余秀华,流露出的不仅是对于镜头的信任,更多的是一种自然。镜头记录下了她的状态,通过她的外表状态呈现出了她的内心处境。
她面对感情时的寂寞,她站在研讨会上的冷静,她在和丈夫争吵时的愤怒和脆弱……强大的灵魂在面对生活的琐碎时,也会露出难以掩饰的无奈。
余秀华是向往爱情的,从她的诗歌里就能看出,她对于爱情有着浓烈的期盼。这种期盼并非来自于在面对自己时内心流露出的自卑,更多的也许来自于对当下生活现状的不满,或是作为一个普通女人,她的内心深处对美好爱情最本能的一种信任。和丈夫的婚姻生活并非特别顺心,作为这段关系当事人之一的她,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权。
她也许清楚丈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她也不在乎是否会被大众贴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她只是没有办法继续欺骗自己。他人的偏见眼光终究无法笼罩她的光环,小小的村庄也无法承载巨大的思想灵魂。她的孤独寂寞,她的痛苦无奈,在爱情里得不到慰藉,她只有通过诗歌,不断地向这个世界发出微弱却坚定的声音。
余秀华当然不会向生活屈服。她的成功离婚,不仅代表了一种阶级和性别语境上的,在面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影响时一种颠覆传统的建立。同时,她自由的思想和耿直的言论,也构建出了一个远离大众期待阈值下的独立甚至带有叛逆色彩的形象。
这种话语权的胜利也许不仅仅能看成是一种女权的胜利,或是天性解放的号召。更多的,是她作为一个与所有人与众不同却又平等相处的活生生的人,在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选择时,最开心也是最自然的状态。
老实说,余秀华的成功离婚,还有她拒绝众多文艺学者对于她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的评价,甚至是她在上电视节目时随口而出的话。这些生活的日常,都让我十分感动,我也替她感到高兴。只是她越是敢爱敢恨,越是率性真诚,就越难以掩饰内心的寂寞和对爱情无与伦比的渴望。就像在《我爱你》这首诗中,她写道: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她的诗,就如同她的人,感情真挚,没有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她写诗,写自己的感情、写自己的生活、写她和她的母亲、还写她的病痛。她把自己的苦难化成灿烂的文字,再透过诗歌展现出斑斓的色彩。同时,她把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慰藉、甚至是和解和怨气,都放进诗歌里,也把自己放进去。
在那里,她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在诗歌里,她可以暂时忘记生活的纷繁复杂,她可以在自己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她可以不顾一切追寻自己渴望的爱情。她拒绝被标签化,拒绝被刻意解读,拒绝一切虚伪和冠冕堂皇。可以说,她把自己也活成了一首诗。
正如她自己所说,她想用文字表达自己,选择诗歌是因为“诗歌是字数最少的一种文体”。她认为,这些分行的文字,从最开始的让她开心快乐,到后来慢慢地成为她的一种武器。生活有时会拒绝她,但诗歌不会。即使她被社会污染得浑身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回到诗歌,她又变得干净起来。
在她的首部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里,她给自己写的跋,她说:
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
不过是情绪在跳跃,在沉潜。
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
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
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
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也许我还是不够懂现代诗,当然,我也没有完全读懂余秀华。但是,强大的她是否会需要作为读者和观众的我们这种一厢情愿的解读呢?我并不确定。纪录片里最后的一个画面,余秀华一个人走在乡间小道上,她一瘸一拐,走得很慢,摇摇晃晃地向镜头远处走去,向摇摇晃晃的生活深处走去。观众目视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看不见她的表情,却好像能够透过银幕,看见她内心的那份坚强和从容。
我又想起了整部纪录片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余秀华身穿一件红色大衣,站在漫天白雪里,站在空无一人的旷野里。她笑得那么灿烂,表情有些不受控制,嘴巴也是歪的,看起来甚至有点滑稽。
即使这个镜头也许是来自“演员”余秀华的摆拍,但我还是被它狠狠感动到了。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鲜活的不受约束的灵魂,在漫天洁白里尽情起舞。我看到了她在漫天的虚无和空荡之中,活成了一团耀眼而炽热的火焰。
作者| 无念;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皮皮丘;转载请注明
精 装 版《 双 峰 :神 秘 史 》
附 赠 红 蓝 眼 镜 !目前仅自媒体微店有售
中文版《双峰:神秘史》已正式上市,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购买!附赠红蓝眼镜噢!详情请戳《年度最烧脑的迷之书,神秘出炉》!
【 近 期 热 文 】
丧尸片鼻祖去世,活死人依然横行
B 站“阵亡”后的第一个周末,恍惚
你愿意成为《大护法》的自来水吗
膜拜这部神作前,你需要喝个半醉
要不是小黄人太萌,这系列早完蛋
都说奉俊昊扑街了,我不这么认为
阿巴斯去世一周年,别闭着眼睛活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活色生香|花园 | 吉光片羽
看死观影团|鲸鱼放映室|看图猜电影
影史札记|台词时刻|影人访谈|资源共享
合作投稿 | [email protected];微信 | kdykds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