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了知乎热文「你经历过哪些思维上的转变」,前几的热门几乎都是工作上的道理分享:
--永远不要等着准备好了再去做,机会是不等人的,边学边做才是最快的成长方法。
--你的问题就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这些大抵都是职场上十分真实而又深刻的道理,我觉得说的很对,便就复制给大家看看。
工作后给我带来的思维转变不在职场,而在于生活。与其说是思维的转变,倒不如说是成长带来的转变。
一是深刻地懂得了家是什么,二是看清了现实的骨感,二者统称为生活的无奈让我懂得了何谓「生活」。
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深圳度过的。因此,我没能像在外地读书的朋友一样,久久地回一次家,所以「回家」于我便就习以为常。
有时候,我会固执地无视家中美食靓汤诱惑,毅然决然地在宿舍玩着英雄联盟,因为这对我来说,便是一种自由。
毕业后来到南京工作,硬撑着国庆不回家,想着打破离家时间最久的记录,终是破了这一记录,感受到了略有成就的小骄傲。待到年二十二那晚,下班后的我草草地应付了晚饭,关上宿舍门后,拉着行李踏上回家的归途。一开始很平静,直到坐上公车时,内心便就有着压抑不住的喜悦。
那天的南京几近零度,我穿着一件保暖内衣,套着黑色毛衣站在公交站台等着车。我记得那晚的星星特别耀眼, 月亮也比往日好看了许多。我站着望向巴士驶过来的方向,盼望着巴士能够早点来,尽管我已经提前了三个小时出发。
搭上巴士,看着窗外,想着见到母亲时的心情,彩排着见到好友时的喜悦。坐了四十五分钟的巴士才到地铁站,而后换乘四十分钟的地铁才到达禄口机场。前往机场的人特别多,大家看似平静,脚步看起来却比往常快了许多。
启程回家的前几天,我常常刷新着天气预报,生怕糟糕的天气导致延误,好在回家当晚星空灿然,连空气都格外清新。
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机场,坐在椅子上,一想到快回家了,便又激动得站了起来,起身后又不知道往哪走,眼看登机口就在前方,却只能干等着。早早地排在队列首位,好像第一个登机便能早点到家一般。
那晚到家后,已是凌晨三点半,母亲并没有狂喜,只是叫我赶紧坐下喝汤,她静静地看着我,我知道,她其实很开心。喝完汤后,我依旧没有睡意,冲凉前,母亲说了句:「我帮你买了红内裤。」
内心一顿,也就只有母亲会想到本命年的我需要穿红内裤。
在父母身边时,总觉得「回家」不过是生活中再微小不过的小事,平日里对父母的关心也都渐渐麻木,待到长大后才知道「回家」这件事情举轻若重,而父母的关心也让人感到格外亲切。
「回家」这件事会随着追逐梦想的步伐而渐行渐少,所以,每一次回家时的喜悦和每一次离家时的目送,我们都要好好珍惜。
过年时在深圳呆了半个月,兴高采烈地约深圳的好友出来吃饭,吃完便就散了,而那些没能聚首的好友便只能盼望着下次再聚,我们嘴上说着「下次聚」,却不知何时才能再聚。
犹然记得来南京前,每每与好友分开时,他们都会说:「你在南京工作的话,我就多了一个去南京找你玩的机会啦。」
我笑着说:「那你别光说不做啊!」
来南京半年多了,亦时常有人提起来南京玩,我口头上说着:「一言为定」,内心却毫无波澜。
因为我深知,这些话语不过是分开时宽慰我俩的客套话,哪有年少轻狂的说走就走啊?
还记得好友小鱼儿在西安读书时,我们三五死党便在大一开学时嚷嚷着:「我们一定要在大学四年期间去一趟西安,找小鱼儿玩。」
时光荏苒,直到大学毕业,小鱼儿都回到深圳工作了,我们都没有去过西安。我作为曾经放话说「一定会去」的其中一个,时常感到内疚。
上周一,好友从深圳到昆山出差,凌晨到达上海,而后辗转到了昆山,白天培训完,便去了苏州。我想着好友第一次出差,不好掉队,于是失落地说:「你第一次出差不方便来就别勉强啦,我们下次再聚呗。」
好友笑着说:「那我不去啦!哈哈哈......」
终是没让我失望,好友在傍晚六点买了到南京的高铁票和我匆匆一见。
我从宿舍出发去南京南站等她时天色有些暗了,仿佛是年二十二晚启程回深圳的那天,天空中依旧有着美美的月色,空气格外清新,我走着路像是跑着一般。
那晚,我们走了好长好长的路,在城门下边听着回音响彻,看火车隆隆驰过。
大四下学期的时候,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感到不舍,我们嘴上说着舍不得,却无比期待着顺利拿到毕业证。时常有师弟调侃说:「舍不得那就延毕。」到头来,终究没人因为舍不得而延毕。
「舍不得」终究只是说说而已,而拍着毕业照收拾着回家的行李才是现实的脚步。前者是一种期盼,而后者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和好友聊到了深夜才睡着,闹钟在凌晨四点半响起,我俩匆忙地来到南京南站,赶着第一趟开往昆山的列车。
与她一同坐在南京南站候车厅边上,不知道说些什么,轻轻地抱了一下便就分开了。
我站着迟迟不愿转身,直到她渐渐模糊在空旷的大厅。
终究是要分开,谁不想聚多离少呢?
我们都想自由自在的生活,眼前叫我们走好该走的路。
内容经作者授权发布
原题《抬头看天,低头看路》
一名想成为文艺青年,却活成了程序员的工程师,傲娇且矫情,风骚却依旧少年,自称“傲矫骚年”。
微信公众号:葉落
我深知活着便有着许多的不得已,因此我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编辑: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