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后浪
~先读书,后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广西百色教师被举报性侵学生事件引发的涉教育领 ... ·  21 小时前  
女神汇  ·  恋爱脑发作有多可怕? ·  4 天前  
女神汇  ·  原来女生都有当侦探的潜质: ·  2 天前  
彬彬有理  ·  《哪吒2》爆火的原因,很残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后浪

故宫博物院书画藏品里的那些诗和那些事

后浪  · 公众号  ·  · 2024-12-10 17:35

正文



2024

12/10

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提升个人修养的宝库



●●●





朱自清先生曾在《经典常谈》中

这样介绍《诗经》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

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写的诗了。但记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


《小雅·节南山之什》(局部 · 十月之交)


春秋时的乐工就和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一样,老板叫作太师。那时各国都养着一班乐工,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还得搜集别国乐歌。不但搜集乐词,还得搜集乐谱。

除了这种搜集的歌谣以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谏、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从此就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


千年之前,

乐工奏乐的场景我们今日已经无法亲眼所见。

但博物馆中收藏的陶俑,

却能够再现当时歌舞升平的场景。


歌舞伎陶俑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三百零五篇。汉代以后成为儒家必读的经典。

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更多的是通过文字去熟悉这一传世经典。实际上,据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记载,南宋皇帝高宗赵构、孝宗赵昚都曾亲自书写《诗经》。除此之外,他们还命当时著名的山水、人物、花鸟全能的画家马和之补图,使诗歌内容形象化,用以宣扬“礼乐教化”。


马和之像 苏文 绘



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不少和《诗经》有关的图卷。藏图均为长卷式,采用“一文一图”装裱形式,依《诗经》原诗顺序楷书“风、雅、颂”各部分诗文,后配相应的诗意图。构图多以树石为边框,中央区域穿插人物故事情节。


其中作品质量较高的《小雅·节南山之什》图卷,是取《诗经·小雅》中《节南山》等十篇之大意描绘成图,每段前书《诗经》原文,依次为《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


《小雅·节南山之什》(局部 · 卷尾)


《节南山》图取诗中“节彼南山,维石岩岩”句意,绘高山深壑,瀑布急流;

《正月》取诗中“正月繁霜,我心忧伤”句意,绘霜多寒苦,柳树低垂、荷塘凋零;

《十月之交》取诗中“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句意,绘河岸边林木凋残,峰上四人远望乱云翻滚,红日将蔽。整幅图卷用笔潇洒,不追求形似,山、石、树、草尤为明显,人物衣纹工整之间见生动飘逸之感。


《小雅·节南山之什》(局部 · 正月)


此卷旧传宋高宗赵构书文,马和之作画。故宫博物院馆员、古书画专家分析,从《诗经图》上的书法看,字体应是习王之楷体作为样板,虽大体接近高宗的书风,个别字的结体和点画特征,与真迹相比,差别不大,但其用笔均较尖薄而失醇厚,实仅得貌似而已。


且各卷书法质量亦参差不齐,字的结体、点画、用笔与真迹相比各有所别,有的仅得貌似,有的连形模亦不具备,笔法均薄、弱。卷后亦无真高、孝“御书之宝”印记。故《诗经图》上的书法应非高宗、孝宗真迹,亦不似出于一人之手,可能是当时御书院中各书手所为。


●●●●●


除了《诗经》外

中国还有许多国学经典


《道德经》《逍遥游》《楚辞·九歌》

《古诗十九首》《洛神赋》《酒歌》

《归去来兮辞·绝交书》《兰亭集序》

《千字文》《洛神赋》《酒歌》《心经》

《杜牧诗》《陋室铭·进学解》

《岳阳楼记》 《赤壁赋》……


这些流传至今的名篇和《诗经》一样,

有不少书画作品与文人墨客的赏析文章流传于世,不少还被收藏在了故宫之中。


《名家大手笔:来自故宫的诗书画》一书

便收集了这些国学经典

集中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名家大手笔》

来 自 故 宫 的 诗 书 画



本书 以古典诗文为线索 ,精选了 52篇国学传承经典 ,每一篇诗文,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让我们在品读之间,能够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