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最著名的载体或应用,该技术已经被世界机构、政府、企业、专家、从业人士广泛确认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革新性技术。”世界经济论坛甚至预测,到2027年,全球GDP大约有10%将会存储在区块链上。
9月初,央行等七部委叫停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在内的各类代币发行融资,重申融资中使用的虚拟货币不具有货币属性。一时间,各大虚拟货币应声下跌,ICO也不再人人追捧。但是,中国的比特币投资者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他们认为,比特币依然是全世界投资范围内重要的资产,中国的交易平台还没有关闭。虽然此前财新网报道称监管当局决定关闭中国境内虚拟货币的交易所,但截止目前为止还未出台相关政策。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刘晓蕾认为,虽然比特币,区块链,以及刚刚被宣判死刑的ICO经常被一同提起,它们之间也确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几者决不是同一件事。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记账的技术。它的去中心化和不可更改的特性使得这一技术在许多领域,包括金融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而比特币,作为一种加密数字货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种应用。而ICO,是通过发行新的加密数字货币(简称代币)的方式进行融资的行为。
禁令将“虚拟货币”与“代币”进行了区分:禁令中提到的“虚拟货币”可以理解为已经在市场上流通的加密数字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等;而近期通过ICO方式发行的新的加密数字货币,被统称为代币。禁令明确要求代币的发行融资活动应立即停止。并随后开始对60多家代币交易平台进行清理整顿。但是对“虚拟货币”的交易及兑换并未明确禁止。截止到发稿时止(9月11日),三大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交易活动仍在正常进行。
虽然随着中国逐渐收紧对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监管,但是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仍是受到各方的认可。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接受中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ICO被叫停并不妨碍相关的金融科技公司、行业机构、技术公司去继续研究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本身是好技术,并不是只有通过ICO才能进行区块链技术研究,还可以通过各种技术进行研究。我们要把区块链技术和ICO区分开来,区块链技术可以运用于很多领域、场景,包括一些社会管理领域场景,不应当将区块链和ICO划等号,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和发展区块链技术的视野。
不规范的比特币交易的确会带来诸如洗钱、暗网交易、操纵市场、投机炒作等问题,但技术无错,比特币本身其实也无错。在近日财新报道中的接近领导小组的人士也提到,“要关闭的就是比特币交易所,不是针对比特币”、“只是禁止在中国境内的虚拟货币场内交易,并非禁止所有虚拟货币与法币在中国境内的交易”等。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我们仍需要认识甚至重视比特币本身的价值与意义。
一方面,比特币、以太币等已经逐步被国际上主流国家所接纳,可以跨国交易,也可以点对点地在互联网上交易,尤其是比特币,已经逐步演变成为最有可能替代黄金的潜力投资品种。此时,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再去取缔,正如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在文章中所讲,
“作为最主要、著名的区块链技术载体和应用,比特币是全球化的区块链资产,可以在境外或地下交易,完全取缔有难度。”
另一方面,比特币背后是全球最大的公有链,已经很难被单一力量所操纵,属于真正的去中心化运行。在各国普遍探索区块链的联盟链运用、扬弃区块链“去中心化”特性的同时,有必要保留一个彻底的去中心化的、不可被操纵的公有链,为区块链技术的商用化预留另外一种可能。毕竟,区块链的未来是联盟链还是公有链,没有人敢打包票。此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做出单一取缔比特币的决定,否则会丧失区块链发展进化过程中在公有链领域的想象空间。
在比特币短暂的发展史中,比特币获得了全球的广泛关注,目前,德国、以色列、加拿大、法国、美国加州、日本等均已承认了加密数字货币的合法性,比特币的合法性逐渐得到认可,不只是散户,对冲基金、大型投行对比特币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无疑意味着其交易量也会不断上升。
刘晓蕾认为,只要所有的交易平台都能够进行规范化操作,应该不构成对于人民币外逃的太大担忧。那么真正的焦点在于,比特币是否在实体经济中有应用价值。目前国家大力推动经济脱虚向实,鼓励实体经济发展。如果比特币在实体经济中没有应用价值,而只有投资炒作价值,那么限制其炒作,将有利于引导资金从比特币的炒作中回流到实体经济中。这也应该是监管部门考虑出台限制比特币的主要原因。无论传言是否为真,加强对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监管,促进虚拟货币的交易规范化,应该会是监管下一步要走的路。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盛松成近期曾公开表示,虽然不少ICO项目的代币可以说是“空气币”,但中国仍应该鼓励区块链技术,“其实比特币可以说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最著名的载体或应用,该技术已经被世界机构、政府、企业、专家、从业人士广泛确认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革新性技术。”世界经济论坛甚至预测,到2027年,全球GDP大约有10%将会存储在区块链上。
刘晓蕾认为,实际上一个好的区块链技术应用项目,并不是只能通过ICO融资,完全可以通过传统的VC/PE等融资手段来实现。区块链作为分布式记账的技术手段,解决了去中心化的认证的问题。在诸如产权认证,钻石及艺术品真伪认证等等诸多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没有区块链技术之前,此类认证需要一个中心化的第三方机构,比如法院,仲裁机构,或者银行。因此交易成本高,花费时间长。区块链的技术使得认证的简化成为可能。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在支付,清算,记账,征信等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到应用场景。区块链技术目前还属于发展的初期,但是这一技术逐渐成熟后,在未来将有广阔的前景。从长期看,这次监管部门出台的政策对区块链项目而言,应该是利好的。去除了那些没有实质内容的欺骗性的项目,可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让区块链的生态圈聚焦到创新性的技术革新上,而不是关注在它的隐性金融工具的属性上。让真正有技术内涵的区块链项目有机会发展。笔者相信,这一技术会像互联网曾经改变世界一样,改变未来的经济与社会。中国一定不能错过这次区块链的科技发展大潮。
注:本文观点来自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晓蕾、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综合金融时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