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硬科技评论
科钛网是面向高新科创产业的首选资讯门户和服务平台,设有柔性印刷电子、半导体与芯片、新型能源技术、新型显示技术、智能包装、薄膜晶体管、智能穿戴与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与传感器等多个板块,为您带来高新科技领域的最新资讯及产业前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范县凌晨突发地震!网友:被震醒了… ·  昨天  
Excel之家ExcelHome  ·  AI时代Excel会被淘汰?LOOKUP函数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硬科技评论

卓胜微市值突破千亿:助力国产滤波器实现自主化

硬科技评论  · 公众号  ·  · 2020-11-10 09:00

正文


集微网消息 据集微网统计得知,从2020年7月至10月底,不少手机概念股和半导体概念股股价都处于暴跌之中,导致市值也严重缩水,但对于业绩超过预期的企业而言,股价不但没有下降,并且还不断创新高。


近来,笔者曾报道过,领益智造和传音控股,两者受业绩驱动,前不久市值双双突破1000亿元大关,而在11月9日,A股手机概念股/半导体概念股再次新增一家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卓胜微。
众所周知,对于手机射频前端而言,一直是国内手机产业链的短板,尤其是在射频滤波器领域更是如此,如高端市场的BAW滤波器主要为日美厂商占据市场主要份额。而卓胜微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大批量生产SAW滤波器,尤其是华为事件发生以后,进一步加快了国产滤波器实现进口替代的进程。
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至7.18亿元:卓胜微市值突破千亿
截至11月9日收盘,据笔者查询得知,该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达到了571.12元/股,市值突破千亿达到了1028亿元,其股价与年初的209元/股相比,增长幅度达到了273.21%。
据卓胜微第三季度报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卓胜微电子营收为19.72亿元,同比增长100.27%,相对应的净利润为7.18亿元,同比增长122.37%;第三季度的营收为9.74亿元,同比增长107.55%,相对应的净利润为3.64亿元,同比增长114.61%。
关于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据卓胜微表示,一方面,受下游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季节性波动的影响,公司第三季度销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公司抓住5G和国产替代发展机遇,积极拓展业务,业绩规模稳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Yole Development的统计与预测,模组和分立器件将会长期共存,分立器件与射频模组共享整个射频前端市场。射频前端模组化是未来的发展大趋势,能够在提高集成度的同时保证产品性能。现阶段分立器件在供应链安全和成本上更具优势,同时分立器件的灵活度更高,市场推广速度更快。
对此,据卓胜微表示,公司未来的整体布局将积极扩展新产品和业务,尤其是模组产品,包括:4G/5G模块,DiFEM接收端模块,LFEM、LNA Bank和WiFi FEM。作为业界最先开发12寸 65nm SOI工艺晶圆生产高性能天线调谐开关芯片的企业之一,截止上半年末,卓胜微天线调谐开关产品累计销售超过15亿颗。
据卓胜微近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DiFEM、LFEM、LNA Bank三个产品已经在智能手机品牌厂商量产出货,WiFi FEM目前已在路由器厂商量产出货。
募资30亿元加码滤波器:助力国产滤波器实现自主化
众所周知,在5G通信技术的带动下,滤波器作为射频前端核心元器件,在5G手机的使用数量和价值量成倍增长。从SAW滤波器来看,除了Murata、TDK、Skyworks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外,目前A股有卓胜微、麦捷科技等两家。
今年上半年,卓胜微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多款SAW滤波器产品,包括应用于卫星定位系统的GPS滤波器、用于无线互联前端的WiFi滤波器、适用于移动通信的滤波器等,上述产品均已量产或出货。
据悉,卓胜微射频前端芯片主要应用于三星、华为、小米、vivo、OPPO等移动智能终端厂商的产品。为进一步加强在滤波器产品的竞争力,卓胜微再募资30亿元投产滤波器和5G基站射频器件项目。
据卓胜微此前公告表示,拟向不超过35名的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0,553.77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高端射频滤波器芯片及模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5G通信基站射频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卓胜微称,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是公司把握国家政策支持,顺应射频芯片行业和下游手机及新兴消费电子等领域蓬勃发展市场机遇的重要举措,符合公司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深化业务布局的战略规划。本次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布局,为现有业务带来协同提升效应,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保证市场和技术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