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
消费降级
”的话题,物价在涨,房租在涨,只有工资没涨。不敢乱花钱了,买东西更讲究性价比。
就连对工作的期望也降低了,看清了
事少钱多离家近
的工作是白日做梦。
不能带薪休假,那可以带薪拉屎也不错;
没有双休,那下班后有私人时间也不错;
工作餐太贵,少吃点就当减肥也不错;
裸辞压力大,现在的工作做着也不错。
蝉主作为职场丽人,发现
工作降级
有以下表现。
工作追求降级:
带薪休假
→
带薪拉屎
以前对工作的追求是:周末双休,年底双薪,带薪休假,一个不能少。
后来发现
双休变单休,加班没有加班费,请一天假扣两天工资。
带薪休假没实现,只实现了带薪拉屎。
上班时去一趟厕所至少要待半个小时,最后除了得痔疮以外,没有别的收获。
工作目标也降级了。
公司新来的实习生,第一天就背了香奈儿的包来上班。
部门的同事住着家里买好的房子,生活品质比你高多了。
朋友圈刷屏的文章写着:你还在不知名的小公司拿三四千的月薪,而同龄人却创业做到了数千万的营收。
算了,更没动力了,
反正怎么追赶,也追不上他们。
以前想表现出色,快速升职。
现在的目标是,
工作不犯错就好,佛系看待晋升空间。
能升最好,不升也行。
工作时长降级:
五点半就走
→
加班无休
读书的时候看不上那些朝九晚五的工作,
稳定=等死,清闲=无所事事。
工作后恨不得打死自己,能五点下班简直是人间天堂的福利啊。
现在一睁眼就是
KPI、DDL和OKR
。
(业绩指标、最后期限、目标成果)
上班忙到死就算了,
下班后也没有私人时间,生活被工作填满。
微信的
置顶是七个工作群
,日常查收每一条“收到请回复”的工作安排。
聊天前二十排全是上司、同事、客户
,朋友圈也被要求每天转发公司的广告、优惠活动,头像必须换成公司的logo图案,就连昵称都要改成A XX公司 137****5082(电话号码)。
面向客户业务的职业,更是有苦说不出。客户才不管你几点下班,哪天休假,
再晚都会找你问这问那,你还不能得罪。
蝉主之前介绍过的急诊护士朋友,下班后微信提示音一响,她就
神经高度紧张
,担心是不是出事了,要不要立刻过去医院。
工资支配降级:
SK2神仙水
→
大宝sod蜜
这个月的工资还没发,房东就在催下个月的房租。
于是
工作餐
降级。
每次领个外卖红包,就觉得是在精准扶贫。
犒劳自己的方式是,午饭加个两块钱的煎蛋。
化妆品
在降级。不买专柜,开架也不错。
不买贵价,买贵价的平价替代。
不再囤货了,够用就好。
以前脸上用SK2神仙水,现在觉得浪费,大宝也挺保湿的。
商场一杯奶茶二三十,不如从家里带白开水出门,
便宜又健康
。
随便打个车就是一两天的饭钱,还是坐公交地铁划算。
新出的iphone xs太贵,自己的
旧手机删删内存
,也能凑活用。
衣服只买
基础款
,不用怕没得搭配。不逛商场,淘宝解决。
工作应聘降级:
裸辞待业
→
边上班边找
以前对工作不满意还敢裸辞,现在看一下银行卡余额不敢任性了。
裸辞一时爽,失业火葬场。
女性再就业,还会被挑剔
年龄
和未来
婚育
问题。
待业的时候找工作也很焦虑,
看得上的不要你,要你的看不上。
攒下的存款用完了,房租到期,又到了还花呗的时间。
回家以后在家里闲着,还要
被父母嫌弃
,催着找工作。
最害怕的是出门遇到熟人,被问为什么没去上班。
待业期间,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三个月后还没找到满意的工作,开始
怀疑自己
的价值。甚至失去了斗志,每天的情绪在崩溃边缘。
都说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于是担心自己找的新工作比原来那个更坑。
经历过裸辞后,不想再体验一次了。要么准备边上班边另谋出路,要么学着调节自己的心态。
甲方说,“你用的PS不够高端,要用Photoshop”,你在心里骂了脏话,但只回了“
好的
”。
改了几次方案,甲方说
还是用第一版最好
。
你想发微笑
和
,实际敲出来的是
和
。
给自己加油打气
了解完大家工作降级后的状态后发现,每个人都是
在现实压力下认真生活
,通过调侃自己的面临的困境,来
消解内心的苦闷
。
工作降级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束手无策的样子。
我们对工作的要求和期望降低了,但是对机遇还心怀希望,想要成为自己喜欢的那种人,实现当年立下的目标。
一边颓废消极,一边给自己加油打气。